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文化软实力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约瑟夫·奈所讲的国家软力量并非我们现在所翻译的"软实力"而是"软权力",其软实力理论体现着他的软实力观,即美国掌控世界的霸权观、冷战对抗的思维观,以及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因而也有自己的软实力观.如果缺乏对软实力观的研究,很可能在软实力问题上落入"软实力陷阱".中国的软实力观是与中国的国际关系观、特别是文化价值观紧密联系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那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又可称之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新话题,也是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学理论。这种新的国际政治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当国际政治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小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并围绕此而展开研究,软实力理论形成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中国学术界对文化“软实力”的介绍和探讨,是在20世纪世纪之末,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3.
依据约瑟夫·奈教授的英文论著,结合我国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进程,从“软实力”与软权力的关系辨析入手,对“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学术来源、演变特征和实践意义逐一作了分析.“软实力”与软权力的概念不可以简单等同,“软实力”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概念在中国具有独立研究的价值,它们被中国政治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文化软实力无法回避对西方语境下软实力概念的探究.西方语境中软实力概念经历了正式提出、在实践中遭遇困境和理论上进一步丰富、软实力概念成熟三个阶段.西方语境下的软实力概念本质上是发达国家维护本国利益的手段.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传承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解,必须对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做出正确的阐释和实践引导.  相似文献   

5.
警惕美国的软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霸权建立于力量基础之上.信息时代随着软力量地位的上升,软霸权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软霸权各方面相关联,并与硬霸权相配合,构成复杂的霸权体系.软霸权突出表现为制度霸权、文化霸权和科技霸权.软霸权以柔性的手段,披着合法性的外衣,谋取特殊的政治经济利益.发展中国家深受软霸权之害.中国要积极发展软力量,反对包括软霸权在内的一切霸权.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道德规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软实力"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是传统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自身优势,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土”既是全球化话语霸权的产物,是第三世界作家进入国际文化流通市场的地方性标识,也是置身全球化语境的中国作家突破西方主流文化编码的重要依据.王安忆上海历史叙事以空间化的叙史方式与本土化的民间叙史立场,鲜明地体现着其本土性建构的意图.王安忆“本土上海”建构中的文化认同焦虑,既是作家个体文化心理认同困境的体现,也表征着身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作家本土性建构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的衍变历程反映了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话语格局的整体变动趋势.当前,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同步进行的战略平衡行为,应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的主动建构入手,聚合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强文化建构与传播体系建设,以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为目标,谋求可持续的结构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今全球化语境下,面对美国对华在政治、教育、传媒及产业等层面文化霸权行径,中国需采取相应的对外文化战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中抵御美国文化霸权,为推动国际的多极化和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等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国际边疆话语体系中,不管是领土、主权、边界等硬边疆概念,还是利益边疆、战略边疆、文化边疆等软边疆理论都是西方国家创制并占据国际边疆话语体系主导权的边疆理论。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国家利益的外溢,中国迫切需要用传统与新生的边疆理论来阐释中国的和平崛起,解读并维护国家利益。然而,具有浓厚帝国思维和霸权色彩的软边疆理论,却使中国的边疆话语言说陷入了一种两难的悖论:不承认西方边疆理论话语,则中国无法与国际主流边疆话语进行对接与勾连;承认西方两极对抗下产生的软边疆话语体系,又无法解读中国的包容和合与和平崛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理论建构,需要我们对既有的西式边疆话语体系进行正本清源式的梳理与凤凰涅槃式的重铸。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霸权"逐步建立起来.文化渗透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美国"文化霸权"源于其根深蒂固的种族等级观念.种族观念逻辑地证明"优等"种族文化上征服"劣等"种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特殊的民族经历造就了美国特殊的民族性格,高度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意识、美国例外的信念及好斗自私的本性,成为建立"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国际政治学家认为"硬权力"衍生出"软权力"."硬权力"的膨胀是建立"文化霸权"的真正现实基础.随着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调整其战略重点,把文化渗透作为征服别国的主要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化和国家形象都是构成软权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权力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通过国际文化传播,借助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可以直接向世界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但目前中国文化软权力面临的困境已影响到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中国要通过文化软权力的培育和运用,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美誉度,推动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3.
外来术语的引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翻译问题。softpower这一术语进入中国之后被翻译为“软实力”、“软权力”和“软力量”,甚至引起了学者间的持久争论。从术语学的角度看,对softpower的翻译违反了术语的单义性和单名性原则,没有充分考虑来源语中该术语的概念体系和目标语中该术语的概念体系,以及这两个概念体系之间的对应。从翻译学的角度看,解构主义给翻译的异化原则提供了理论支持,使译者对来源语术语的忠诚度减弱,自我创作成分增加。从意识形态的视角看,学术本土化为通过术语翻译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创新提供了道义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刘琼 《培训与研究》2007,24(1):60-62
帝国理论是对帝国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以及对帝国现象的描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帝国形态——古典帝国、现代帝国,以及象征全球化的政治经济秩序的“新”帝国现象。帝国、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一系列的演变表现了帝国的不同特点,也是权力话语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声音。帝国的阴影在地球上徘徊,是人类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幽灵。  相似文献   

15.
软权力理论是国内政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该理论的缺陷也影响了软权力理论的科学性,其中软权力概念的模糊界定是引发学术争辩的根源.通过梳理约瑟夫·奈的英文原著,总结了约瑟夫·奈软权力概念的本意,也发现了约瑟夫·奈对其理论的扩展意义.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社科理论的通用标准,提出了较为严谨的软权力概念及其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简析冷战后的美国文化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美国运用文化这个“软权力”与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起,共同构筑其世界霸权。其推行文化霸权的手段主要是借助网络和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传播其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自觉抵制美国的文化霸权.保护本国文化主权,将是世界各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漫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由国家大力扶持的文化产业,因此在新综合国力竞争的语境下,肩负有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使命。文化软实力属于国际竞争力中的文化竞争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吸引力作用,且这种力量往往以"自然化"的面目呈现,是文化的符码化的再现与建构,中国动漫产业应该充分运用图像符号的传播优势,对外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性演变为后现代性的理论语境中,安东尼奥·奈格里和迈克尔·哈特认为,帝国主权取代了民族—国家主权,以一种去中心化、去领土化的权力中心支撑起生产与市场全球化之网,而使得帝国主权能够在全球得以布展的基础则来源于非物质劳动,从非物质劳动当中孕育出的帝国主权在全球实施着生命政治统治。文章在阐释“帝国主权”及其布展的同时,探讨帝国时代是否真的到来和帝国主权形式被误判的原因,以及在全球化进程中,奈格里和哈特所提出的帝国主权理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日益重要,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是我国十八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繁衍不息的精神力量源泉.因此,批判性地弘扬传统文化,对增强民族认同,繁荣当代文化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和不足,说明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发展史来看,"Rector、Chancellor、President"这三个词都可译为"大学校长",但这三个概念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权力关系格局.与这三个概念所蕴涵的大学校长身后权力关系格局相比较,中国的大学校长身处一种特殊的权力关系格局,很难对应于前述三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中国大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理顺制约大学校长的权力关系格局,而不是一相情愿地发现并任命优秀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