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韦泽洋 《档案与建设》2013,(9):34-36,45
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北至陇海铁路、西达汉水、东临黄海、南起富春江,横跨苏、皖、豫、鄂、浙五省,包括苏中、苏北、苏南、淮南、淮北、皖江、豫鄂边、浙东八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总面积25.3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3420余万。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事业为夺取抗战胜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创作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突出标志就是文学创作。抗战期间许多作家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反侵略保卫国家战争中最波澜壮阔的一次战争.它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系统地研究抗日根据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总结其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陈清清 《浙江档案》2007,(12):56-57
七十年前的今天,我军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一方面还致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廉政建设,使根据地不仅深得人心,还蓬勃发展,共创建和发展了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开明士绅,是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民主政权中属于中间势力的一部分。过去,我们大多从政治方面讲其作用,很少再加以深化,这使我们对开明士绅的理解只局限于一个方面。实际上,开明士绅在根据地的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及社会救济等活动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根据地建设和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这些功绩,不能抹煞。本文拟就华北抗日根据地开明士绅的贡献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艳梭  王飞 《档案天地》2012,(12):13-18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时期是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抗战中我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了广  相似文献   

6.
张培  马艺 《军事记者》2008,(1):62-64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其中,晋察冀边区作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重要的一支敌后抗日力量,于1938年1月成立了边区政府,成为"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就创办于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1937年12月,  相似文献   

7.
王贞 《北京档案》2016,(1):45-47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如此.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创建根据地,使八路军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1940年底,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由抗战初期的4万人发展到50万人,抗日根据地的人口由抗战初期的150万人增长到1亿人.  相似文献   

8.
新四军是8年抗战中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主力部队之一,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也是当时全国19个解放区的重要组织部分。而新四军的转危为安和发展壮大,以及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刘少奇同志曾经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值此建军80周年之际,记下刘少奇的这一段历史功绩,对于缅怀先烈,教育后人,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民族的号筒”——邓拓与《晋察冀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军事记者》2003,(11):56-57
邓拓,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晋察冀军区政治部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创办《抗敌报》,向全区发行。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邓拓在这时调来报社任主任,以后担任社长、总编辑。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为《晋察冀日报》,解放前夕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为《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抗日根据地创办时间最早和最长的党报之一,是晋察冀边区最重要的一个报纸,是边区党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喉舌。聂荣臻曾称赞该报是…  相似文献   

10.
1943年,随着抗日斗争的不断深入,山东胶东①抗战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1944年初,胶东抗日民主政府②在中共山东省委、胶东区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放手发动群众,组织动员党政军民各方面力量,对日伪军和日伪组织展开了全面的政治攻势。其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日报》是抗战时期在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一份"忠实地负责指导与记录鲁西北的抗日战史"的报纸。毛泽东曾为该报题写报头。为了扩大抗日宣传,1937年12月,中共鲁西北特委创办了《抗战日报》油印版。办报宗旨是"建设抗战文化,肃清汉奸言论"。初创时期,只是一张刻有3000多字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是一场极其广泛的群众性的战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在武器缺乏又无外援的情况下,长期坚持极端残酷的抗日战争,并使自己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除陕甘宁边区外,我党还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一批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重心。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共产党十分重视美术宣传,经常因陋就简地举办形式多样的美术展览,如室内画展、街头画展、流动画展等。这些美术展览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歌颂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也有针对革命队伍中的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的。为了加强美术展览的宣传效果,有些美术作品有时还与其他艺术形式相配合。与国统区不同,抗日民主根据地美术展览很少有单一画种的展览会,更多的是漫画、木刻、石版画、连环画、年画,还有素描、速写、油画等绘画种类一起混合展出的综合性画展,显得稚拙而不够完善。但这些美术展览既丰富了战时的文化生活,又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革命斗志和增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使美术成为抗日救国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05,(7):9-10
山东报业的真正发展,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七七”事变后,济南、青岛和津浦、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相继失守。原国民党当局控制的报纸除少数内迁外,大部分停刊。在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一大批宣传抗日救亡的报纸却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根据地军民紧密团结,通过组建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骨干而组建起来的桐城抗日学兵队,肩负着宣传抗战政策、动员组织群众、抵抗日军侵略及打倒反动势力的重任。桐城学兵队是一支听党指挥、纪律严明、英勇无畏而又富有战斗力的抗日武装力量,为桐城抗战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扬 《中国档案》2023,(9):80-81
<正>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唤起民族觉醒意识,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一批抗战宣传期刊蓬勃发展起来。在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期刊史料中保存着1939—1945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上海、重庆出版的抗战期刊65种553册。这些抗战期刊题材多样、栏目众多、印刻清晰、文风朴实、通俗易懂,生动再现了抗战敌后战场的历史细节,宣传内容贴近部队和根据地的战斗生活,颇受广大军民欢迎,具有珍贵性和唯一性,现从中甄选3种并做介绍。  相似文献   

17.
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响,振荡着每一个炎黄子孙。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血液也在沸腾!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投身到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中……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中共中央的通讯社——新华社也迅速在敌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分支机构,同敌后各地区报社的采编人员一道,挥笔化刀枪,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篇篇气壮山河的抗战报道。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永垂青史。  相似文献   

18.
抗战的旗帜团结的灯塔──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报刊概述李宗泉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抗日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下,开辟了解放区战场。全国解放区共计十四个,其中包括抗日民主政权行署...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抗战时期淮北根据地乡村征兵实践为切入点,考察中共的宣传教育群众能力的养成经历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是这种宣传教育群众能力的不断成熟,有力地保证了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在根据地的具体实践,也为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建设及其最终解放全中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指点江山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空前危难关头,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积极主张建立广泛的抗曰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并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人民游击战争,抗击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