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常表现出一种很大的差异:如读同一篇文章,有的学生一读就懂,能领会全文大意,且能辨析词句的优劣好坏,体会语言的特色。而有的学生读了好多遍还不能把握全文,甚至词不达意。究其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人的语感不同,可以说语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人们互相交流、沟通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写好汉字应该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写字既能育德益智,又能养心健体;既能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又能培养全面素质。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学校不少教师由于对写字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应试教育依然存在的负面影响,写字教学严重滞后于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字只要读准写对就可以了”,于是,教学时往往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如何去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掌握笔顺,认识结构(事实上,通过反复训练,这些方面学生掌握得也确实不错),至于如何让…  相似文献   

3.
曹秀珍 《宁夏教育》2003,(11):36-3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读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读的方法。1.指导学生采用自读、互读、赛读、轻声读、放声读、品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品味,做到边画、边想、边说,完成朗读课文的任务。如学生在阅读时,同样的一个字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学生就能记住它,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与其他新字组合,新的词语不断出现,学生就对它有了新的认识。2.体现以读为本。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首先,读好长句、疑问句、感叹句,注重…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很难学好任何一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词汇一直是教师和学生最为头疼的难题,教师教的时候单纯依靠读、讲、考等办法,学生学起来基本依靠死记硬背,有时为了记住一个词汇反复书写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而收到的效果却不是十分理想。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词块理论应运而生,针对英语词汇学习这一难题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云华 《广西教育》2007,(4A):39-39
一、根据要求,因“宇”施教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要“识写分开”,因此我们对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写会的字在教学上要各有侧重。1.以读代写,轻松认识“会认”的字。教学认识的字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用多种教学手段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如开火车读、小组抢读、找朋友游戏(找出相对应的字和拼音)等。  相似文献   

6.
闫殿芬 《吉林教育》2008,(3):111-111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常目睹这样的情况:学生写一两遍就能记住的生字,非要写10遍不可;考试卷上做错的题,非要罚他5遍不行;文言文重点篇目的书下注释,硬逼学生抄3遍肯罢休#有的教材上的题还弄不清楚,却忙着研究“黄冈兵法”。有的作文已布置了两天还不知如何开头,有的实验课不懂实验目的,有的一节自习课什么都想学,主意还没拿定,下课铃响了,更有不少学生电视不看,名著不读,歌曲不唱,体育课不上,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可到头来成绩却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追求让学生在简单朴素的教学过程中,掌握最丰富有效的知识。《窗前的气球》一课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读文过程中,达成识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说好话、读好文的低年段阅读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新生的读题、审题习惯没有培养出来,由于识字量少,做作业和考试时,都是由教师或家长读题讲解。到了二年级,放手由学生自己读题时,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差距很明显。有的学生读题磕磕巴巴,一道题里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字,根本连题目都读不通顺,何谈理解题意?有的学生求成心切,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怎能不出错误?有的学生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做题,根本不看题目要求,岂不知此一题非彼一题,岂能这样迁移?审题是解题的基础,从低年级就培养学生好的审题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线的教师,常常羡慕名师、特级教师们精巧而又独到、信手拈来的教学设计,感叹他们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佩服他们写得一手好字……同时,更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那么,要想向大师们靠近,做一个扎实而出色的语文教师,课前,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到三个“三”。三读拿到一篇课文,先别忙着看教学参考书,也别忙着看人家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应该拿起课本好好地读三遍。第一遍是通读,也就是像学生预习课文那样,读准生字、多音字、难读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第二遍是解读,像毛泽东那样“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一边圈圈、点…  相似文献   

10.
雷结能 《江西教育》2003,(24):27-27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之句,确是经验之谈,而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更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读课文,具体来讲,扣紧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自由诵读,整体感受每当开始上一篇新文言文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先读三遍课文。第一遍,慢读,对照注释读通文句并存疑;第二遍,中速,读顺文句,把握基本内容;第三遍,快读,连贯绵延,一气呵成,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老师范读,示范引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要发挥老…  相似文献   

11.
<正>一、注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典诗词教学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诵读,这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方法,但是如何更好地诵读,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有的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一遍一遍地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的教师不停地让学生读,每读一次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评,要求许多学生不断评,评来评去评的兴趣全无;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会读,一遍一遍地领读,丝毫没有留给学生悟读的机会,要求学生勉强为之,  相似文献   

12.
××: 上封信跟你谈了词,现在且来谈谈句子。文章里的一个句子,就是口头说的一句话。按一般情况说,会说话就会写句子,懂得口头说的话当然也就懂得照样写下来的那个句子。教学生读课文也就是指导学生读作者写下来的话。道理很简单,事实也正是这样。我们的学生只要认识了几百字或者千把字以后,他们就自觉地找书来读,迅速地提高了阅读能力。可是,问题也并不那么简单。我们听人说话,有的话一听就懂,有的话要想一想才懂,有的话要接連听上几句連起来想一想才懂,有的话甚至要了解说活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节早读课。走进教室时,几个学生正在说笑,还有几个坐在位子上发呆,懒懒的,好像有什么心事,没有一个学生读书。看看昨晚放学时就为学生布置好的早读作业,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早读的好处不知讲了多少遍了,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啦,什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啦……讲得我自己都烦了。为什么学生却依然如故?真让人生气!我一时没了主意,顺手打开语文书,索性自己读起来。开始心里还带着气,渐渐地,我进入了课文情境,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14.
一、初读课文时的识字教学 1.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读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在书上画一画。  相似文献   

15.
无论中学还是小学,让学生抄写单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必备环节,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在讲新课时,首先要把该课文中没有学过的单词写在黑板上,教读之后便让学生抄写5遍或10遍,新课结束布置作业时,也常常把抄写多少遍单词作为必备内容之一,而反馈的结果常常令教师扼腕叹息;几乎所有学生都“圆满”地完成了教师所交给的任务,可是没有几个学生“记住”那些单词:怎么读的?怎么写的?更谈不上使用了.  相似文献   

16.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几千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要立足于一个“读”字,这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往往就是一个人的名片。然而目前小学的写字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师不善指导,有的教师仅仅看学生写了多少遍.有的甚至让学生自写;有的即使给予指导,也不得要领。不能严格地训练学生,导致学生写字姿势随便。字写得不规范,教学效果不佳。下面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8.
耐心细致读通顺.从低年级开始,老师读题时不让学生闲着,读到哪儿手指跟到哪儿,认识的字就跟着老师读,不认识的字要随时注音,跟读的过程学生自然心无旁骛.中高年级阶段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强调一个“慢”字,通常要求学生连读三遍,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会断句、会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直至了解题目中说的是什么事,和数学有关的信息有哪些.以“妈妈买来25个苹果和6个梨,小明吃了5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为例,学生要读懂买来苹果25个,买来梨6个,而不是苹果和梨共25个,还知道吃的是苹果,并且吃了5个,这样就达到了第一个目的.  相似文献   

19.
游祖玲 《湖南教育》2002,(13):48-48
师:(简笔画:阳光下的树和树阴,月光下的人及人影)(指影子)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生:是影子。师:小朋友也有影子,请大家欣赏自己的影子。(布置场景:拉窗帘,开灯)(学生自由走动,欣赏自己的影子,有的一边走一边做动作,有几个学生伸手去抓影子,不少学生发出嘻嘻的笑声,特别兴奋)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做记号,画出生字认读,教师下位抽查后,重点注意了学生对“左”、“朋”两个字的读音)师:请小朋友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一字一句认真读懂、读熟。(学生反复读课文,形…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让学生读、思、议,也能够花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却很少让学生在课上写(作文课除外)。语文老师都把上课的时间用在讲解分析课文的字、词、句,分析课文重难点上。课堂上要么老师讲,要么学生读、思、议,整节课显得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