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同济大学和普陀区教育局合作创办的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地处繁华的长寿地区,临靠美丽的苏州河,占地58亩。学校于2002年6月开始筹建,2003年6月正式挂牌。创办三年来,学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迅速发展。作为著名高校的附属中学,由教育部副部长(原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同志亲自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并成立了由同济大学专家教授和经验丰富的资深校长组成的办学指导顾问团。作为普陀区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培育的学校,区教育局投资了上亿元对学校进行新建和扩建,并汇集各方优质资源,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2014,(9X):2-82
<正>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由同济大学与普陀区委、区政府于2002年合作创办的全日制公办完中,2007年6月评为"普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正努力争创上海市特色高中。建校以来,学校依托同济大学品牌,主动创新发展。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坚持"科技与人文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着眼优质发展,学校高考本科达线率从2002年的12.7%逐年提高到92.3%;着眼理工特色,相  相似文献   

3.
试论学校办学行为评价中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同济大学王芝云关键词:办学行为,评价,价值观,方法学校办学行为评价中最困扰人们的是评价体系的确定,人们不仅在评价内容上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在评价标准上也各执一词,不同评价主体对学校办学行为优劣的不同价值判断,说明所...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2010,(4):8-8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普陀区委、区政府与同济大学联手合作办学的成果。学校依托大学,立足校情,借助高校与政府扶持,发展内涵,提升质量。  相似文献   

5.
同心向未来再展宏伟业——同济大学庆90华诞筹百年发展□王建云一、建校90年来的办学成就同济大学是我国早期建立的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新中国建立后,亦是首批被正式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今年5月17日是学校建校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同济大学虽几经...  相似文献   

6.
2002年,在撤并两所中学的基础上,普陀区政府与同济大学共同筹建了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与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但我认为.反差就是学校发展空间,反差就是动力源泉。为了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树立学校良好形象,使同济二附中尽快被社会、家长认可,我带着“让  相似文献   

7.
同济大学是全国最早和运营商开展全方位合作建设校园网的高校之一。同济大学开始全面建设校园网,由于学校多校区办学,有4个分校区,最远的分校区离主校区有30多公里,受到建设资金和跨城区光缆敷设等条件的限制,要想尽早实现校园网在所有校区的全覆盖。需要在建设机制和体制上进行创新,我们选择了和运营商全面合作。同济大学是全国最早和运营商开展全方位合作建设校园网的高校之一。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帮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做学校的定位与发展模式的课题中发现 ,这些学校中既有博士、硕士、本科 ,又有函授、夜大、高职 ,还有各种类型的中外合作办学 ,所以学校的规模很大 ,但层次模糊不清。为了使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提高办学层次 ,课题组提出 ,要按学校各办学实体的办学类型和办学状况与学校实现目标定位的关系 ,把各种类型的办学形式分成核心层、紧密层、扩展层 ,这样分层后比较能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也得到了这两所学校领导的赞可。本文将把这3个层次的内涵、如何操作介绍给大家 ,以供各高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1952年,经过院系调整,同济大学成为全国最大、学科最齐全的土木建筑类高等学校。1958年起,同济大学开始增设机、电、管理及理科专业,逐步向理工结合的多科性大学转变。近十几年来同济大学进行了各方面改革和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具有理科、工科、管理学科和文科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教委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优良校风,为国家、为社  相似文献   

10.
黄艾娇 《神州学人》2005,(11):42-43
同济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一所“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国际化”被列为学校的三大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同济大学历来就有对外合作交往的传统,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已逐步形成了“以德法等欧洲国家为重点,加强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合作”的鲜明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刘育蓓  曹卢 《上海教育》2023,(10):38-39
<正>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是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是同济大学杨浦基础教育集团牵头校。学校在稳慎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过程中,紧密依托高校合作办学,结合基础教育特点和学校实际,借力高校资源和经验做法,在机制建设、队伍建设、特色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切实履行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用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一九八○年五月以南京建筑工程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所建筑类高等院校,属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管。南京建筑工程学校是一所历史较长、力量较强的中等专业学校。其前身是创立于一九三三年的上海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一九五三年四月,学校在原有机械和土木两种的基础上,分开建立两所中等专业学校。其中土木科扩建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南京建工学院建院六年来,各项工作进展较快,现正沿着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方向发展:有全日制的四年本科、三年专科,函授的六年本科及夜大的四年专科。专业设置已发展为建筑工程、勘测、机电、经济管理、建筑等5个系,共9个专业。另设有基础课部、马列主义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和电化教研室。  相似文献   

13.
吴敏  计琳 《上海教育》2011,(9):27-27
《上海教育》:同济大学是如何看待大学的社会服务的? 周家伦: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随着现代大学的发展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的,社会服务应该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其他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济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始终把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当仁不让的使命和责任。学校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并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  相似文献   

14.
校内院系办学绩效评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校真正自发、主动地要对校内各院系的办学绩效进行评估并排名。本文从校内院系绩效评估的目的和思路、做法和特点、实际作用和对评估结果的辩证认识等方面来对同济大学开展的校内院系办学绩效评估做一些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管理活动中的现代思维方式□陈士衡陈士衡/同济大学高教所副研究员(上海200092)大学管理活动是受办学管理者的思维活动支配的。办学管理活动越复杂,就越需要现代思维。所以,大学办学管理者应掌握现代思维的基本特点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校管理水...  相似文献   

16.
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简介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是机械工业部所属的一所高等工科院校。其前身是1915年的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学校,1933年改建为同济大学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建国后,迁到南京,1953年在同济高工机械科的基础上建立了南京机械制造学校,198...  相似文献   

17.
《江苏高教》1995,(1):79-79
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简介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其前身最初是同济大学机师学校,1933年改建为同济大学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3年在同济高工机械科基础上建立南京机器制造学校,1983年改建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6月,经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18.
同济大学具有百年历史,其留学生教育可追溯至抗战前,韩国独立后的首任教育部部长就曾于20世纪20年代初留学同济。新中国成立后,同济大学从1954年起开始接收留学生,经过多年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留学生教育经验,留学生规模和层次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2005年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2100多名,来自70多个国家。近年来,同济大学的留学生教育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以下特点:办学国际化。学校鼓励各学院进行国际化课程体系设计,编写英文教材,由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教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的短期联合设计教学每年吸引国外20多所大学超过100名留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同济二附中扎根于同济大学百年办学历史的文化沃土,在“依托同济、自主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在总结学校十年办学、优质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的要求,学校明确提出“生态课程、和谐教育”的办学追求。“生态”,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融共生的关系。教育领域的“生态”意味着不同主体之间合作相融、和谐共生的蓬勃场景,既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差异性,也包含学习过程的合作性、开放性和情景化。  相似文献   

20.
1993年,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创建;2000年,被正式批准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3年,建校10周年。学校坐落在泰兴城区西南,西倚江平路,占地60939平方米。校内环境幽雅,各项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郁。学校秉承“博采众长创特色,开拓进取争一流”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爱生、敬业、垂范、善导”的教风和“自信、自觉、自强、自拓”的学风。已向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各级高校输送优秀生源近3000人。2003年,本科进线人数进入泰州市8强行列。学校在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素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