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唯一的科学理论。当代青年学生是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望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他们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信仰和实践程度,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因此,要培养当代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邓小平理论内化为他们的共同的政治思想和牢固的精神支柱,就必须进一步深化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尤其要解决“进头脑”的“切入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观方法论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哲学课如何贯串邓小平理论教育的探索赵甲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整个贯串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要实现邓小平理论进课堂 ,教师必须学好邓小平理论 ,教学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教学方法也应有所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是因为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党的指导思想,是解决新时期青年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为了做到以邓小平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应当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邓小平理论与党的十五大文献的关系、邓小平理论与其它各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党课中加强邓小平理论的讲授,是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具体体现,是党课内容所要求的,也是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有利保证。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和时代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我们认为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四个结合点: 1.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实践环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  相似文献   

6.
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祝小宁,管文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如何扎扎实实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如何科学、有效地把这一理论编入教材,进入课堂,用以教育武装青年学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ZI世纪的行动指南。因此,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能否重视,重视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效果,关系着邓小平理论能否实现其对实…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总结了我国当代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为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而提出来的。邓小平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宏观的开放特色和务实的实践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体系,是?..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伟大旗帜。“两课”教育必须高举旗帜,使邓小乎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特性的最明显特色。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都把教学和科研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这是正确的。但是从教学、科研和育人的关系看,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高等教育的一切工作,尤其是“两课’‘教育必须抓住育人这个环节,用邓小平理论育人,铸造大学生的灵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注意教育内容的深化改革外,也要改革教育方法。本文着重探讨并研究邓小平理论在教育中的若干育人的方法。一、…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就必须自觉地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用这一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本文就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解决的“三性”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基本要求(供高等专科学校使用,征求意见稿)教学目标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基本要求(供本科院校使用,征求意见稿)教学目标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基本要求(供高等专科学校使用,征求意见稿)[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  相似文献   

15.
一、在指导思想上 ,既要全面系统 ,又要突出重点1.把系统、全面地讲授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作为基本任务。“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 ,从而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因此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 ,要把全面系统地讲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全面、完整、准确地阐述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2 .在全面系统把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侧重于解决现…  相似文献   

16.
校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一直重视用邓小平理论教育武装大学生,对广大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  相似文献   

17.
一、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放在首位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只有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才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邓小平理论中包含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深刻内容。例如,邓小平同志关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关于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关于如何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价值取向,关于如何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关于“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关于要面向群众、面向实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判断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有关方面的要求和规定,从本学期起,各高等学校对学生包括成人教育系列的学生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课程。在这里,笔者就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谈些看法。 (一)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伟大成果之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另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真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开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这一次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路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二十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邓小平理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威力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活力。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是要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伟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一、邓小平理论提出和解决了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和方法。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对于正处于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个判明历史方位,确定战略的前提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这正…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闪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邓小平理论是把唯物辩证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的典范,本文对邓小平理论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