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地西藏学生作为在藏、汉双语背景下学习英语三语习得者,语言迁移现象较为复杂。研究试图从语言迁移理论出发,通过藏、汉、英三语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藏语、汉语是如何对藏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产生迁移影响,以期在进行三语教学时立足藏族母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设计适合内地西藏学生语言学习活动,一定程度上克服汉、藏双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有效促进正迁移,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英语语音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和对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毅 《西藏教育》2016,(4):30-32
<正>内地西藏班学生由于特殊原因,在英语课程学习中存在着巨大困难。来到内地西藏班学习,藏语是学生们最常用的语言,驾轻就熟;汉语是学生们最想学习的语言,这对他们在内地学习和交流至关重要;而英语成了学生们的第三门语言,语言学习负担过重,加之三种语言之间的互相干扰,造成了孩子们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学习信心不足。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赵家顺  刘天平 《教师》2008,(6):39-40
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藏族学生基本上要学习藏语文、汉语文和英语,但是学习效果却不佳。面对这种现状,认真分析了三种语言在学习语境、教学条件和语言应用等方面的差异性,并结合西藏实际和未来发展要求,进而比较其重要性,认为藏语和汉语都相当重要,必须学好,均可从小学一年级开设,而英语则可以推迟至初中一年级开设。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藏北牧区的学生来说,英语可以看成是他们的第三语言。因为他们除了必须掌握母语——藏语以外,还必须掌握汉语作为中华民族沟通交流的共同语。英语学习主要是采用通过"藏语——汉语——英语"的沟通思维模式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汉语在牧区藏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充当中介作用。"学生用本来就很薄弱的第二语言——汉语来学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第三语言——英语。"([1])其学习难度不言而喻。受当地相对落后的交通、通讯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藏北牧区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不高、学习需求普遍不强。在他们看来,英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省藏族学生英汉语学习为对象,对200名藏语单语、汉藏双语、汉语单语学生的英语词汇掌握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藏语或者汉语作为第一语或第二语会促进第三语的英语学习;语言距离越近,迁移作用效果越明显,相对于汉语而言,藏语与英语更具有亲缘关系,对三语习得的迁移作用更明显;第一、第二语言掌握熟练程度也会促进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申扎县完小汉语教学现状 申扎县完小自建校以来,不断深化改革,注重基础教学;注重藏族优秀文化建设和其他语言领域内的西藏研究;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汉语、藏语和英语专门人才的培养,努力探索符合办学规律、又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的办学路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写作的教与学,无论在汉语、英语还是藏语的教学中,对老师以及学生都是难点。要提高老师写作教学的能力和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做到以下三点:一.写作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二.写作训练体系上提倡用讲练结合法;三.养成自觉写作和白愿写作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藏族学生在学校要同时学习三门语言课程,即藏语、汉语与英语。藏语最初是自然习得,汉语目前在西藏许多学校从小学开始便与藏语同步学习,而英语是在上中学之后才开始接触的,且属于印欧语系,是完全不同的语言。汉、藏这两门语言会同时对英语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双重作用。运用对比语言学理论,分析藏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翠平 《新课程研究》2009,(11):170-171
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藏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与内地学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藏族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同时学习藏语、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这无疑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度。尤其是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藏族学生尤其感到难度大。  相似文献   

10.
对藏族学生而言,英语是第三语言,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首先要将英语转化为汉语,然后再将汉语转化为藏语。由于藏族学生的汉语基础比较薄弱,这导致他们在学习英语时困难重重,连很多简单的词汇或语法,都需要他们绕很多个弯才能明白,更别说一些有难度的英语学习。为提高藏族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我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中的相关知识对英语和藏语的辅音系统从音系学的角度进行了系列对比,其对比研究的结果主要以期能够有助于英语和藏语语言对比的系统研究和以藏语为母语的学生的英语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英语书面表达对藏族学生是难点,高考得分低,笔者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藏族学生以藏语为母语,汉语为第二语言,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三语言。而且藏族学生主要是通过汉语来学习英语,他们的学习困难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汉语具有规则复杂、灵活多变的特点,对母语非汉语者,要透彻掌握汉语很难,要达到灵活运用更难。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藏族学生基于藏语来理解汉语,存在较大跨度,再要把汉语变成英语,又增加一道跨度。就像形成了一条很宽的河,不易跨过。  相似文献   

13.
<正>与汉族学生不同,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经过迂回的路径,即从英语到汉语再到藏语,又从藏语到汉语最后到英语的思维理解模式,所以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除了思维上的障碍外,由于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等客观原因,让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英语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们对于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不仅越来越吃力,而且越来越没有兴趣和自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教学改进。"英语角"就是给藏族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创造讲英语而暂时忘却母语的空间。在形式多样的英语角活动中,每一位藏族学生都  相似文献   

14.
一、藏族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藏汉英三语转换给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困难 藏语是藏族学生的母语,藏族学生习惯用藏语进行思维。但在英语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是用汉语来讲解英语的,由于多数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不是很高,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因此,藏族学生学习英语时要进行藏汉英三语的转换,从而加大了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藏族学生的第一语言是藏语,第二语言是汉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汉语文基础较差、语言素质不高及在学习中使用网络语言等。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的,因此,我区高校应该结合自己实际,探索出恰当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水平。  相似文献   

16.
西藏地区以藏族为主体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区域特性决定了其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民族特性相结合。目前西藏地区初中学校对藏族学生实行藏语、汉语、英语三语教学,但英语学科成绩明显落后于另外两门学科,且该情况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通过研究分析西藏地区初中英语学科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为该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一.藏文班学生的化学学习特点分析(一)语言障碍藏文班学生的母语是藏语,汉语是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的第二语言。藏文班的教学科目中,除了藏语文课本使用藏文,老师上课使用藏语;其它科目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课本中没有藏文解释,老师用普通话上课。藏文班全部都是藏族学生,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绝大多数用藏语交流。特别是来自农牧区的学生,生活范围狭窄,使用汉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的汉语水平只相当于内地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的水平,他们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语音习得的准确性非常关键,不同语言语音系统间的差异会对外语学习产生影响。目前我国藏族学生在学习藏语和汉语的同时,还要学习一门外语(英语为主),英语学习对于大多数藏族学生而言是作为第三语言的学习,已经习得的两种语言势必会对他们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应首先对三种语言的语音进行比较,寻找到差异所在,才能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建议和帮助。本文通过对藏、汉、英三种语言的语音进行对比,认为三种语言在语音数量、语音结构、语调等方面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59):103-104
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作为当代高中学生不仅要学会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知识,还应关注英语所蕴含的语言文化,以及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运用,和运用习惯上的差异。强化语言文化意识对学生英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能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帮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本文通过英语教学中与文化相融合以及校内外环境创设和农村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和平解放和实行民主改革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西藏的语言教学从单一的藏语教学过渡到汉、藏双语教学。随着西藏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特别是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30年中,西藏的教育事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时期,语言教学在原双语教学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外语(主要是英语)教学,形成了多种语言教学并存的局面。本文结合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我区语言学科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