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赵宁  胡菡 《新闻世界》2011,(8):56-57
本文从观众对于电视媒介的依赖性入手,阐释了媒介从利用观众依赖或为满足观众求知的立场出发,建构了真假专家的电视形象。假专家的危害性,无论是对于其自身,还是对于电视媒介和电视观众而言,都是显而易见。文章还分析了媒介建构的真专家所带来的弊端和可能导致的三点危害,包括电视媒介功能重心的转移、受众传播地位的倒退、专家形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塑造正在成为学界和业界日益关注的话题。 所谓电视媒介品牌,是指品质、服务、市场被受众普遍认同的电视媒介产品或机构,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对其品质、个性和核心价值的承诺保证。简言之,电视媒介品牌是受众对电视产品的普遍认同和媒介对受众的承诺保证。作为品牌的电视产品应具有独特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以观众为本"如果细观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媒介素养"一词的最早来源即为"电视素养"。在一九七〇年代美国一些学校开展了"电视素养"课程,随后在大约一九八〇年代传入英国,  相似文献   

4.
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特点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媒介技术孕育了公交移动电视这一电视新媒体。但对于受众来说,技术是其次的,他们最关心通过这个新媒体是否能看到更新更好的电视节目。“内容为王”是媒介市场竞争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受众为本”是生产媒介内容产品的指导原则,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制作必须基于自身的受众特点。与传统电视受众相比较,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与收视实践,是一种仪式的现代性表征。电视仪式就是以电视为媒介中心组织起来的结构性行为。人类学仪式借助电视这一现代传媒技术已经深刻地切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发挥着重要的结构性作用。对电视仪式的研究既可以展示古代仪式的现代表征,亦可以揭示电视艺术的人类学意涵。电视仪式具体地表现为三大性征:1.媒介技术特质;2.社会结构特性;3.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艳 《东南传播》2011,(5):37-39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列车电视由原始逐渐走向成熟.本文阐述并评析了当前理论界有关列车电视媒介的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中国列车电视媒介的特征与不足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利益相关方的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调动乘客的兴趣为基础,以解决信号实时传输技术为手段的列车电视媒介运行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  相似文献   

7.
目前,电视叫卖广告成为电视媒介逐鹿商场的营销利器,为电视机构赢得了巨额利润,但电视叫卖广告的背后往往存在着严重的欺骗行为。面对电视叫卖语态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需要加强媒体自律,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媒介生态,传统广播意义上的电视也面临挑战.新媒体不仅改变了电视的节目内容,分化了传统意义上的观众,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视的性质与内涵.本文将整理中外已有文献中对于电视是否会消亡的争论,探寻这些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并且试图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以及电视的未来在哪里.本文认为电视的未来难以预测,它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是否能深刻理解互动和参与.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1,(3):73-83
电视的未来考古,是电视媒介考古和电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电视媒介的技术特性,使其必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作为人类曾经最为亲近的"视觉机器",电视未来的失却中依然潜藏着可能。从"动态视窗"到"全知视觉",再到"交互视界",电视未来一般想象形态的流变与人类社会的媒介化进程相同构。电视的未来考古研究,即是从"过去的电视媒介"中发现与译解电视未来想象的文化密码。虚拟媒介考古学和未来考古学等理论资源,为其研究的路径及方法制定提供重要参照。作为电视史研究的新视角,以中国电视为例进行未来考古初探,有助于在回思过去中重识当下,进而开拓未来寻回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产业化的层层推进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媒介已经逐渐实现由“做节目”到“做活动”的转型。这种显著的变化为电视媒体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扩大电视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和增强电视媒介与其他类型媒介之间的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掀起了一股读报之风,频频出现的电视读报栏目为电视媒介注入了新活力。电视读报栏目,作为媒介竞争的产物及新老媒体交流与融合的典型之一,给受众带来了一次新闻消费的革命。由于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电视读报栏目所具有的独特的媒介文化意义和其表现特点值得剖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正像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文艺理论的指导和文艺批评的点拨一样,电视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一种综合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与之相应的电视文化批评。这是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经验,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规律。尤其是在时代变革、体制转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一种积极、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电视文化批评,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电视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电视从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媒介变成了家喻户晓,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媒介。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  相似文献   

13.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语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该如何融合发展,显然仍然存大很多的求知数.本文以"电视+"为主体,从互联网与电视的基因比较分析切入,试图破解媒介融合的现实之困;透过媒介融合的逆向思维,探索"电视+"主动拥抱"互联网+"的路径;研究以电视作为融合中心粘聚,探寻以"电视+"为中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电视生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时代游戏规则突变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生存环境,电视的生存处于危机与希望之中。“网上造浪”,“内容为王”和“打造虚拟中的真实”可能是电视的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电视频道专业化是电视消费市场细分的必然结果.电视频道专业化是在电视媒介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科学的调查研究,针对广大的电视受众的不同社会层面、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习惯等,对电视媒介的细分、对受众市场的细分,进一步强化了电视这一媒介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在这一细分过程中,经济频道异军突起,在各级、各地电视台(站)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6.
虞怡 《视听纵横》2005,(1):82-83
说起电视媒介经营,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广告创收。的确,在当前中国三级办台框架下,广告创收在各个台的年收入中一枝独秀,占到了各台年收入的八至九成以上(业内人士称广告是电视媒体的生命钱),广告创收为电视媒介的壮大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特别是电视经济学的提出及电视媒介所面临着的集团化、市场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产业化的层层推进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媒介已经逐渐实现由"做节目"到"做活动"的转型.这种显著的变化为电视媒体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扩大电视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和增强电视媒介与其他类型媒介之间的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卢迎安 《新闻界》2007,(6):53-54
本文分析了电视媒介的公共性概念,并进而研究了目前影响和制约我国电视媒介公共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曙丽 《东南传播》2010,(11):83-84
这是一个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共舞的时代。作为大众媒介领袖的电视,在消费主义的浸染下,改变已是必然,然而“如何改变”却是一个复杂的多项选择。大众传播环境已经翻天覆地地变化着,电视却在一波波的变化中迷失了自我。回归电视的本质,以内容为王,观众为本,看重市场的价值,三位一体,也许是电视王者归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大众媒介在电视谈话节目的可视性问题上存在认识偏颇,似乎谈话节目生来就是听而不是看的。长期以来,电视谈话节目主创人员往往过分注重发挥和体现语言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