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读是由外而内的吸收,是理解语言;写是由内而外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要使学生能读会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读和写既各有章法、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学生写文章,往往失之于笼统、粗疏,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读得少、读得浅、读得乱。文章要写得好,一定要读得好,吸收消化好。就写论写,捉襟见肘,是下策;以读促写,天地广阔,是上策。读的要求高一点,读得深入、广泛,  相似文献   

2.
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读是基础,写是提高。教学《牧童与画家》一文,要打通"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做到教前找点、读中学法、迁移运用,让学生沉入文本,真正理解文本的言语内涵和表达秘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读写结合的效能,让学生读得到位、写得精彩。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英语教学中的"读"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目前英语教学现状,通过分析、比较,初步探讨了教学中"读"的真正内涵."读"的习惯要从最简单、最基础的语音读起,然后由词到句词,由句及篇,"读"亦要读得准确,更要读得熟练.本文提出在"读"字上做文章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语文专家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是跛脚的阅读教学。”众所周知,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写作则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能有理解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要多读多写     
【设计思路】读书是一件伴随我们终生的事,所以本次作文不局限在完成一次写作训练上,而要让学生明白读书写作的深远意义,不仅要明确为什么读,为什么写;读什么,写什么,更要学会怎样读,怎样写,搞清读和写的关系,掌握由博而精、由勤而恒、循序渐进的规律,让学生在长期读书写作的实践中体会多读多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实施过程】一、明确为什么要读及读什么的问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二、认识写应成为我们内心的真诚渴望有所学,便有所得;读得多,收获就多,记…  相似文献   

6.
因此,阅读课就应该成为学生的读书课,它由初读(读得对,即不读错字,不读破句)而美读(读得好,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起码是学生自己读得有滋有味)而烂读(读得熟,"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课文的言语、内蕴就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而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7.
读和写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读是由外到内的理解吸收,写是由内到外的理解表达。“理解”是读写转化的联系纽带。读写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读写转化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探索读写转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下面就这一问题谈点体会。一、读写转化的基本途径1、解题审题的转化。一般说来,阅读时解题能力强的学生,作文时审题能力也较强。因此,我们既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时的解题能力,又要注意把这种能力及时转化到习作市题上去。如学了《小木船》,可让学生习作《一支铅笔》,引导学生分析物与人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8.
读和写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着。读是由外到内的理解吸收,写是由内到外的理解表达。“理解”是读写迁移的联系组带。读写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读写迁移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探索读写迁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一、读写迁移的基本途径根据读写两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特点,读写迁移的基本途径主要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以读为本"的口号倡导已久,在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朗读声中,我们的学生如何真正做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神韵、读出情味,在反复的读书中去体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是作为当前一线教师所要研究探讨的,也正是本色语文的价值追寻.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在"读写联动"的课堂上,我们有这样的见解:"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学生写得好,读得就更好。"在"读写联动"的课堂上,"写"主要是指阅读进行中(而非通常的阅读结束迁移时)的随文练笔,而"读",主要指文本阅读。因本文所述的"随文练笔"与对文本的"读"是互相穿插的,"读"注入"写","写"也同时注入"读",二者存在着互为促进的关系,它们的碰撞往往产生联动效应,所以称为"读写联动"。  相似文献   

11.
如何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开展有效、深入的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自身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一、反复朗读,其义自见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人物要读"活",无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符号等。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前提。如果离开了"读"字,文本解读也就失去了意义。若课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 ,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 ,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那么如何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认为训练语感的方法虽千变万化、千姿百态 ,但这个法 ,那个法 ,根本大法是读。离开了读书这一根本大法 ,其它一切法无异于缘木求鱼 ,舍本逐末。要不折不扣地做到读书为本 ,并把读和想、说、写、演等巧妙结合起来 ,要让学生专心地读、仔细地读、投入地读 ,要求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动情 ,要使学生读出理趣 ,读出神韵、读出情味 ,最终越读越想读 ,越读…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要听说读写相结合海原县一小郭猛,耿耀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听和读是辨别、理解语言,是“信息的输入”;说和写是运用语言。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是“信息的输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听说读写结合,让学生以听说和模仿为基础,以写放胆文和...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农村小 学阅读教学中,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学生的朗读与默读得 不到很好的实施。要培养农村儿童的阅读能力就要从诱发阅 读兴趣,明确阅读意义;落实阅读任务,培养阅读习惯;读与写 相结合,开阔阅读视野上入手。  相似文献   

15.
问题3:有不少老师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学习写作而读,写作才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应该如何理解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它和阅读教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但真正从读到写转化起来并不容易,读得多,也不一定写得好.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以读为本”的口号倡导已久。在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朗读声中,我们的学生如何真正做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神韵、读出情味,在反复的读书中去体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是作为当前一线语文教师所要研究、探讨的,也正是本色语文的价值追寻。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读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价值所  相似文献   

17.
阅读美文是一种享受,能够涵泳其中更是一种陶醉。阅读是由外向内的吸收,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作文是由内向外的表达,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作文是写出来的,也是悟出来的,它离不开学生的阅读和对作品的领悟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知道,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落实,读是写的基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这样才能实现以读促讲,以读促学,以读促思,真正的让学生爱上语文。一、语文课课前预习时要让学生读教师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预习下一篇课文。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先自己认真地读课文。读课文不是简单地将课文读出来,而是要通过读课文做到:将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即使做不到读得有感情,最起码也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对所  相似文献   

19.
认识你自己     
人都在写自己的历史,但这历史缺乏细心的读者。我们没有工夫读自己的历史,即使读,也是读得何其草率。"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严欣 《文教资料》2010,(30):81-82
读写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科学、有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找准读与写的结合点.使读与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统一。体现阅读与作文原本就是“一家”,同构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读”中有“写”,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写”中用“读”.水到渠成地实践阅读中学到的“方法”.从而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