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对于塑造自身形象、增进理解意义重大。新的国际格局和传播环境要求跨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渠道、内容、受众意识等方面进行变革。本文以"美丽江苏"的跨文化传播为例,分析了这一品牌形象传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六结合"的理念和具体的传播策略。它们指向了这样一种对跨文化传播的理解:跨文化传播是一座"桥",连接了不同的群体,其价值不是为了传播自己,而是依靠对"自己"的传播,争取相互之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于语言学习目的的国际社交软件逐渐兴起。本文以一款多语种学习社交软件——"Hello Talk"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与问卷调查、访谈,分析语言学习社交软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现状、优势与问题。研究认为,当下语言学习社交软件为国家间的跨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路径,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传播渠道。未来应进一步关注与利用国际社交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际民众间的沟通交流,同时让中外的国家形象与社会文化得到更加真实、具体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张霞 《传媒》2017,(16)
本文在简要阐述国家形象构建中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家形象构建中跨文化路径选择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我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10日,"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是由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课题组主办,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影视作品最高形态的纪录片,因其记录真实的社会认知价值、历史文献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拥有了其他新闻产品和艺术作品无法企及的国际传播力,成为构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及传播本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跨越意识形态和文化障碍,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新世纪以来的10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中国  相似文献   

6.
许晓松 《东南传播》2023,(7):116-118
在新媒体当道的时代,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工作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本就带有跨文化传播的属性与功能,却因传播视角的单一、客观性不足、形式单薄等问题,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力。当传统的文化传播路径受阻,视角的转换或能带来转机。从“他者”视角切入,可得出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形象建构的两条思路,即在内容上争取“共情”,在主体上主动“靠近”。在传播视角突破的同时,发挥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则能从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媒体三方面,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中跨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中的李云迪和朗朗为例,简要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形象建构及国际传播影响力与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迪 《军事记者》2012,(6):55-56
我军对外传播的目标受众,与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思维习惯、语言环境、社会制度等,在对外塑造我军形象时,为赢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就要讲究传播艺术。应当为提升形象自塑能力、构建跨文化传播战略、实施全媒体传播策略而主动发言、把握对外传播要求、利用新兴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9.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全燕 《东南传播》2011,(10):52-53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培杰 《视听界》2011,(1):58-61
纪录片在文化产业战略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传播价值和潜力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 与其他影视产品相比,纪录片有信息量丰富、跨时空、跨文化传播的特征,有助于树立和展示国家形象,进行跨领域交流。优秀的纪录片能产生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具有相当的国际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4.
形象必须要经过传播,才能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形象.国家形象唯有在对外传播中才能真正塑造起来.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下,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成了构建国家形象的主要传播手段. 中国的国家形象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国家形象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舆论中所形成的形象,即他人认同".①这也就表明国家形象是一种外在的"评价和认定",是人的一种主观观念和认识,是可变化的,存在着差异和不一致性.换句话说,国家形象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被理解的,它"既不是由该国的客观现状所决定,也不是由该国的自我标榜所认定的,它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承认,而这种认可和承认又深深根植于认知主体所置身其中的文化知识结构或共享的意义符号系统".②  相似文献   

15.
张美玲 《今传媒》2016,(6):103-10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播本国文化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因素。对外宣传片作为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有效途径,其跨文化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宣传片在形式上要注重视听语言的专业性,在内容上要考虑不同文化的接近性。本文从多方面对宣传片进行跨文化传播策略的分析,进一步阐释其传播的内涵与规律并展望中国跨文化传播的未来,为实现中国与世界的良好沟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安静 《传媒》2024,(8):75-76+78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级别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不仅关系到大湾区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维度及其在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确保传播方向正确性、加强传播过程规范性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等具体对策,以求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形象跨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郜书锴 《东南传播》2011,(10):17-19
本文采取二次文献检索的方法,对进入新世纪10年来的国际传播理论进行综述,归纳出这一领域研究的三个重大主题,分别是全球化时代与中国立场、跨文化传播与国际议题和传播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并对每一个主题下的文献逐一作观点摘要,还就不同主题的理论研究特点作深入剖析,以期对深化新传播生态下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中,传播体制是关系传播能否致效的关键所在.而无论是国有还是商营体制在现实传播生态中都会产生较多的符号噪音.本文借鉴国际上经过实践验证、较为成熟、适合跨文化传播特点的公共服务电视体制和国家或电视台合作体制,从传播主体、运营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华语电视对外传播的体制创新路径:即要拓展国内具有公共或民间性质的团体和由国家或电视台出资与外国、境外媒体组成专业的跨文化电视频道,综合运用国内电视机构的税收转移支付以及建立社会团体、公众的公共资助基金、国家基金、跨国基金等资源补偿方式,为中国华语电视国际传播注入了制度活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4,(16):34-38
国家形象的研究一直是政治传播、国际传播和国际公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形象理论与媒介化社会中的影像出发,从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与社会心理认知的角度梳理了国家形象研究的理论流派和认知维度,并对中外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国家形象进行分析,力求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及其理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在国际社会中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对外交流中,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软实力的文化筹码,比起硬实力的展示更易被国际社会接纳,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宣传片溯源最早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可追溯至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苏联曾经制作了一系列黑白纪录短片——《苏联新貌》,该系列短片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扭转了西方人眼中苏联是落后农业国的印象。1966年,日本成功举办东京奥运会,并首次将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