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以母女关系为视角,分析了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其作品《喜福会》中对构建美国华裔女性身份的探索。文章从民族身份、性别身份、文化身份三方面对华裔女性的身份做了分析,探究因文化冲突、语言隔阂,甚至阶级差异而造成的更复杂的母女关系,并进而讨论在双重文化处境里,这些女儿们在经历与母亲冲突和磨擦过程之后,如何撷取中西文化上的特点来适应美国情境和完成女性主体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是美国犹太小说深刻的文化根源。索尔&;#183;贝娄作为20实际美国杰出的犹太作家之一,其作品在探讨人类的精神危机之外,也深刻地反映了美国主流文化与作为亚文化的犹太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论述了文化融合与冲突在其小说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冲突化解中,因第三方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处的地位而使其发挥巨大的作用,因而第三方的相关研究也成为当今冲突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学界对何为第三方以及第三方的地位和角色并未给出明确的、符合逻辑的界定与澄清。第三方地位与角色的获得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因此从第三方的基本内涵入手探讨其地位、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是第三方理论体系构建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流散文学很重要的表现内容是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和文化身份认同。印裔美籍流散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小说《同名人》描写了两代印度移民自我身份探索中的困境、文化融合等问题。在"第三空间"的视角下,文章分析该小说中第二代印度移民面对家庭内家国文化与家庭外异质文化之间冲突与抉择时,通过与异族青年婚恋这种方式,在多种文化间进行自身身份的探索,从而获得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冲突存在的普遍性和冲突的基本观点入手,分析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冲突也有其积极作用,应该正确认识冲突,充分利用良性冲突,化解恶性冲突,找出解决冲突的主要办法,并针对这些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王青 《考试周刊》2008,(13):82-83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文化背景、经历、知识体系不同,会使交际活动受阻,甚至无法开展,出现交际冲突现象.本文围绕着交际冲突,从语义概念入手,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及在交际场景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冲突存在的普遍性和冲突的基本观点入手,分析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冲突也有其积极作用,应该正确认识冲突,充分利用良性冲突,化解恶性冲突,找出解决冲突的主要办法,并针对这些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意象分析法,分析了王小波小说中“夜”的意象。在此基础上,进而阐述了他小说中阴阳两界冲突的精神结构及由此形成的独特小说结构模式,揭示了其小说精神结构和作者写作心灵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9.
教师多元角色的矛盾冲突与现实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角色是其身份、地位、使命、职责、行为规范等的复合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角色身份已由单一到多元、由固定到变化。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多元角色存在着矛盾冲突,其主要原因一是哲学认识论上的分歧,二是教师素质条件的局限,三是教育评价管理和教师培养提高工作中的问题。教师多元角色现实转换的基本策略是:教学任务分析与角色定位;教学过程运行与角色扮演;教学环节转换与角色交替;教学目标达成与角色反思。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牛津大学与牛津城间的历史冲突分析入手,解析这一系列冲突事件对彼此所发生的影响,以及冲突在大学史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试图通过这样的一个经典案例的分析,为我们探索传统大学与它所在社区间互动的性质提供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1.
杨维炜 《考试周刊》2010,(54):42-43
小说《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威利在剧中经历了从年轻到年老的变化,并在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产生了矛盾冲突,引起了身份危机。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威利的身份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新批评的方法,从小说的要素出发,对海明威的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冲突进行了分析,从而阐释了小说中人与上帝、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并发现这部小说中的冲突贯穿始终,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3.
试论女性新闻从业者自我认识的内隐性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女性新闻从业者自我认识的内隐性冲突表现:一是社会对女性角色期望与女性自我角色期望之间的冲突;二是女性自我心理与女性自我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三是“玻璃天花板现象”与女性自我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最后文章就如何促进女性新闻从业者职场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看民办高校,其组织特征形成于身份认同与角色意识的矛盾和冲突。其组织个性差异集中表现为"民主与集中"、"平等与卓越"的"二元价值冲突",以此为分类标准,可以将民办高校划分为三种类型。领导者则是造成民办高校组织文化差异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5.
莫言的乡土小说一直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新作《蛙》也不例外。《蛙》向我们畅所欲言地展示着人情伦理与国家意志、女性身份与男性作为、计生政策与物欲世界、自我救赎与"继续荼毒"这一系列的冲突,向我们阐释了社会是一个异化的存在,它在不断的异化和冲突中更加真实的进化与完善,一步步的建构着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全部世界。  相似文献   

16.
方群 《文教资料》2011,(22):70-71
本文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视角出发,对黄哲伦自1979年以来创作的与华裔文化身份探寻有关的8部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黄哲伦在其剧作中体现的文化身份冲突、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超越及文化身份反思的独特文化身份探索之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孤独的孩子》的作者在孩童时期随父母移民美国,居住在曼哈顿犹太移民聚居地。她的小说始终将犹太移民与非犹太移民的斗争作为主题,尤其是移民同化、移民中的女性身份困境、他们寻求解放和平试图在新世界为建立自己的身份而斗争的主题。本文通过对犹太女主人公瑞秋与父母的冲突、自己内心的冲突、与弗兰克·贝克的冲突的解读,来展现犹太移民生活在文化夹缝之中和新旧世界之间的艰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宗教视角出发探索小说中人物的人性,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以及宗教对人性的影响作用,进而阐释作者浓厚的东方宗教情愫及其对人性的悲悯.  相似文献   

19.
女性创业者比女性职员或男性创业者面临更高水平的工作家庭冲突,尤其是渴望企业高成长的女性创业者,工作家庭冲突的管理对其来说也就更加重要.本文就工作家庭管理策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及外部资源和内部角色的相对重要性两个因素对策略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命题.  相似文献   

20.
小说的本质是故事,其创作要素包括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和展示等.我们可以尝试从写作的角度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探索作者创作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必然或多重选择,体悟其最终抉择的用心,在猜想、比较中获得创造性阅读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