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台北远景出版社社长,由于职业关系,常从《出版广角》上了解大陆出版界的信息和动态。最近,由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健康状况的关系,不少读者对他的兴趣愈加浓厚。我作为在台湾最早出版《百年孤独》的出版者,一直在寻找一部有关这位作家的传记作品,恰巧这时我读到《出版广角》2001年第1期上一篇“《百年孤独》出版前后”的节选文章,拜读之余,使我喜出望外。这不仪因为那段摘登文章读来引人入胜,更因为文  相似文献   

2.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于去年底举办了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台湾文坛去年发生的十件大事,大陆作家钟阿城作品的出版被列为第四,该报称之为“大陆作家钟阿城登陆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的调查,以1986年《台湾文坛十大事件》为题,向台湾地区抗战后(1945年)  相似文献   

3.
著名诗人、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谢尔·埃斯普马克博士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每去世一位增补一位)。他根据评委会允许援引的资料撰写的这部《诺贝尔文学奖内幕》,在1986年为庆祝瑞典文学院建立200周年用瑞典文出版,随之又出版了法、德、英文版后,授权我国瑞典文翻译家、《人民画报》副总编辑李之义译成中文,由“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出版者漓江出版社出版,并撰写了中文版前言。这里选载书中的两节,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  相似文献   

4.
台湾《中国时报》最近发表了莫昭平的文章,谈台湾出版大陆书籍的情况。文章说,台湾出版大陆图书,热的时候,让本土的出版品直冒冷汗;冷的时候,让书商急如锅上的蚂蚁。近半年至一年来,从书市、读者以及出版者的反应与动作来看,“大陆热”都已迅速冷却,“一窝蜂”已变成“细水长流”;“发高烧”也退化为“平常心”。大陆作品“出版热”烧得最旺的颠峰,是前年及去年上半年。虽然政府在前年11月才正式开放大陆出  相似文献   

5.
港澳台之窗     
台湾爱书人的阅读管道 在台湾,有着让爱书人左右逢源的获取最新出版信息的各种阅读管道。首先是不少报纸都设有固定专刊,如《中国时报》的“开卷”专刊,十多年的经营,培养出许多忠实读者,版面最多,书评和专题报道更树立了“开卷”风格;其他如《联合报》每周一的“读书人版”、《民生报》的“读书”周刊、《工商时报》的“大书坊”和《中央日报》、《中华日报》的阅读版面,也都为爱书人保留了一块专属的书香园地。 在杂志出版领域,台湾虽然还没有专业的阅读杂志,但一些大型连锁书店或经销业者,定期推出书讯等相关刊物,免费赠阅。在这类刊物中历史最悠久的是金石堂书店的《出版情报》,综合书市的各项出版消息,还有作家专访  相似文献   

6.
去年,台湾出版市场诞生了三家由作家执掌、以文学为主轴的新出版社,分别是作家陈雨航创办的一方,诗人焦桐和妻子携手创业的二鱼文化,及前《联合文学》月刊总编辑初安民负责的印刻。一时间文学书籍加倍涌向书市。若再加上尔雅出版社“年度小说选”在停歇四年后重现江湖,九歌出版社推出台湾当代名家散文选系列,还有印刻将推出的文学杂志等,仿佛已赶走多年来“文学式微”的阴霾,而出现“文学复兴”的曙光。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联合早报》前些时候发表署名文章《台湾的老作家》,为迁台的老作家出书难鸣不平。文章说: 七十年代初,台湾出版了一套《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有八巨册。余光中在《总序》里说:“大陆来台的作家之中,已经成名且号召有力  相似文献   

8.
从台湾出版社年度出书计划,可以看出各家老板“把脉”的功夫和做生意的眼光。1998年文学书似乎有更兴盛的趋势。时报出版公司推出的以本土作家作品为主的“新人间”文学系列,以及许多其他出版社推出的作家全集,如皇冠的《刘大任全集》、前卫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台湾陆续出版了不少大陆文学作品,并曾一度形成大陆图书热。然大陆文学作品在台湾出版后在读者中和市场上的反应远未达到期望的那样;许多大陆的畅销书在台出版后却如泥牛入海,无声无息。个中原因,值得研究。最近台湾作家劳逊在《中国通》杂志上以《大陆文学作品在台湾的“文化苦旅”》为题,谈大陆文学作品在台湾的种种际遇及读者不爱看大陆文学作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峡两岸人员、文化交流规模的扩大,台湾文学出版界的一些从业人员已陆续前来大陆的作家和出版社签订合同,协议把大陆已出版或未出版的一部分文学、学术著作在台湾出版。这是一件好事。为了搞好这一文学交流活动,大陆的作家和出版界有必要了解台湾出版业的情况,弄清楚来大陆的台湾文学出版从业人员是否是知名出版社的代表,或者不过是名不副实的皮包商人。近年来,我因主编《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辞典》,对台湾文学出版业的情况有所了解,这里作一简要介绍: 台湾的文学出版界包括出版社、书店、书局、出版公司、文化供应社、报社、文化社、“新闻处”、“教育厅”以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出版者和作者的权利、义务需要通过订立出版合同予以明确;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需要通过订立出版合同才能获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书稿情况不同,稿酬标准、付酬方式等也不相同。为使编辑把握签订合同的诸要素,有必要制定《出版合同实施细则》,依据《细则》签订《图书出版合同》,以避免合同条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出版社的情况不同,《出版合同实施细则》可以各有特色,但下列内容是必不可少的。1-签订合同的前提是选题已获批准…  相似文献   

12.
据台湾《出版情报》报道,一个月出一本书的高产作家林清玄,最近推出了他的第100部书《多情多风波》,从而为其写作历程刨下新高峰。 配合新书的出版,台湾九歌出版社与金石堂书店合作,在台湾44家金石堂书店展开赠书活动,即购买一本《多情多风波》,即可得到一本林清玄手绘禅画笔记书《林清玄禅画禅话》。  相似文献   

13.
继《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在台湾出版之后,中南财经大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古远清教授的新著——《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再次在台湾文坛吹起一股热风,台湾《世界论坛报》、《台湾联合报》、《台湾新闻报》、《葡萄园诗刊》、《文讯》等多家报刊对此书的出版刊文进行详细报道。新加坡、澳门和香港等地报刊也刊文予以关注。 当代台湾文坛最具影响力的评论家颜元叔教授称此书的写作是一种“壮举”,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具有丰富的史料性。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张健教授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的图书市场,文学书籍始终是引人注目的,且不说有多少家出版社因出文学书而发达,在近年金石堂等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文学书的上榜率十分可观,几乎年年冲击半数。近几年文学书籍的出版总量,年增长率在50%以上。台湾文学书籍的出版好景,首先得利于一大批作家身份出版发行人的努力。《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女士于1968年创办“纯文学出版社”,一直坚持以出版文学类书籍为主,每年只出十几本,本本求精品,如沉樱  相似文献   

15.
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已制订出《申请出版大陆出版品要点》草案,明确规定可出版有关科技、艺术、史料文献或反共言论的大陆出版品,并必须事先通过第三地区取得授权,每次以申请10种为限。出版者在申请出版前,应与第三地区已获得原著作权人授权者签订授权契约,著作权人若为中共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得准予出版,不过版税以作者视为认定的著作权人。授  相似文献   

16.
工作DNA     
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郝明义在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随笔《工作 DNA》是一本为所有工作着的人写的书,真切而让人感动。“工作是什么?在我们还没有弄清真义时,工作已经无声无息地进驻我们的生活,占据我们的生命。对于工作,有些人乐在其中,有人欲迎还拒,有人反对到底。这本书的作者,则显然当作是一种生命的觉悟。”下面选载书中的三篇随笔和附录《一个出版者对二十一世纪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7.
台湾现有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和有声出版物出版单位共6183家,其中形形色色的图书出版社共2671家,出版的杂志有2869种。台湾当局通过一系列的出版法规来控制和影响整个出版业,其主要法规有《出版法》、《出版法施行细则》、《出版奖助条例》、《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施行细则》、《报业道德规范》、《新闻记者信条》、《新闻业广告规约》等。根据《出版奖助条例》的有关规定,台湾当局的“新闻局”从1976年起设立了出版金鼎奖,每年一次,迄未中断。  相似文献   

18.
在台湾,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有关“性”的话题已能公开讨论,相关图书也应运而生。许多出版社不仅出版了不少单本书,更有些出版社推出了有关书系。如时报出版公司有“两性研究系列”,自立晚报社有“Woman & Man”,张老师出版社出版了《爱·性·婚姻》,方智出版社推出了“爱情生活系  相似文献   

19.
万里长城万里长林佩芬编者按:林佩芬是台湾历史小说家1976年起发表作品,现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天问》《努尔哈赤》,历史散文集《长城外面是故乡》等。林佩芬的历史小说气势豪放,行文婉约,写景山河、论情豪杰,入木三分,曾受到台湾作家柏扬等的赞誉。对于长城,...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美术出版起始于70年代,繁荣于八九十年代,比文学出版要晚得多。从1945年台湾光复,至国民党退守台湾的前20年,台湾的美术出版仅有几份短命杂志和一些极其零散的不成规模的书籍,如1945年由大陆赴台的木刻家黄荣灿主编的《新创造》,仅一年就夭折了;1950年由何铁华主编的《新艺术》,不到几年也停刊;1956年和1970年分别创刊的《美术》、《美术杂志》都免不了这条短命的俗径。这期间,虽有“五月”、“东方”的艺术造反,但终究没有促成台湾像样的美术体制,其中当然也包括美术出版。因而“五月”、“东方”画会中的不少成员也都纷纷流散欧美,另寻艺术发展之土壤。这种美术出版的荒芜状况,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相应的美术人口和设施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