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重要的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本文从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心、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情境、锻炼孩子的耐性和创设小朋友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等几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朋友,除了跟同班小朋友的同龄交往外,还有哪类交往体验不能少?家长至少要关注这3种……故事4岁的麦兜跟着父母搬到新小区,以前小区里的伙伴不能天天一起玩了。于是,爸爸带着麦兜总在小区里转悠,过了没多久,麦兜就跟小区里的小朋友混熟了,交到了新朋友。宝宝交朋友很重要。这是因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我们需要过一种社会生活,与其他人展开交往。作为人类社会的幼年个体,孩子的交往活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我们就学龄前独生子女在家中与同辈群体交往的情况,对集镇156户、乡村110户独生子女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龄前独生子女喜欢与同龄伙伴交往,而作为儿童个体社会化承担者的家长的态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孩子的交往。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交往的态度、行为大致可分为四类:1.隔离型。主要表现为家长未认识到孩子交往的价值,不帮助、不赞成甚至阻挠孩子的交往,使孩子在家中缺少甚至没有同龄伙伴。2.控制型。由于双亲对孩子的过分关注,担心孩子在交往中吃亏、闯祸或发生意外,对孩子的交往对象  相似文献   

4.
孩子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玩伴,与同龄孩子的交往机会也比较少,而他们本身又是非常渴望在生活中能与小伙伴更多接触的,当他们在周末外出游玩时如果偶遇同班的小朋友,其兴奋与开心不言而喻;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爱发脾气、缺乏对别人的关爱等问题,这些都与他们是独生子女且又在家庭中备受呵护关爱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展,独生子女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家庭中普遍的现实。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方面并无差异,当孩子在能够独立行走并掌握了简单的口头语言后,就自然会喜欢与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孩子一起玩耍嬉戏,这大约是在孩子两岁前后,但由于独生子女家庭中没有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如果父母亲不为孩子提供一些与同龄孩子相互交往的机会,孩子就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于会出现“独占、自私、孤群、不合群”争性格特征,这就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了。因而,当孩子两岁以后,父母亲就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寻找一些年龄相仿的伙伴,比如从邻居中寻找,从亲友中寻找,使孩子有较多的机会与同龄伙伴相处。同龄伙伴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是任何请热儿童心理的成年人都不可企及的。几个在体能、智能、经验诸方面相差不多的孩子,很快就会玩得热火朝天,他们之间确确实实是有“共同语言”的。一个孩子想出来玩法,另一个孩子也一定玩得来,在玩的过程中,一方也不可能过分领先而使另一方失去兴趣。这种伙伴之间的交往,对于培养孩子的交友能力,竞争能力,以  相似文献   

6.
陆兰 《教育导刊》2007,(11):54-54
在成人生活中,看望慰问生病的亲友乃人之常情,可谓司空见惯。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友善同情的良好风尚。然而,在孩子的交往中,看望慰问生病的小伙伴却不多见。不少家长认为这是成人的事,小孩子懂什么,没必要,因而从未加以启发和指导。笔者认为,这种交往活动对孩子来说同样需要。因为一切良好的品德都应从小塑造,能有机会慰问生病的小伙伴是培养孩子友爱互助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家长应如何对孩子加以引导呢?  相似文献   

7.
文摘     
美国加洲大学的劳伦思·哈伯教授对一些幼儿进行为期十年的追踪调查,观察哪些孩子善于与成人交往,哪些孩子喜欢与同龄伙伴交往,并跟踪了解他们入学后的表现和学习成绩。结果发现,当这些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那些幼时爱与成人交往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好,而喜欢与同龄伙伴  相似文献   

8.
三至六岁儿童由于独立性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渴望跟同龄小伙伴交往。同龄小伙伴随着相互间的接触、玩耍、交往,渐渐地凭相似的爱好、情趣、个性及各自家庭相近的文化层次、生活条件,形成松散的小群体。在小群体中,幼儿为了赢得小伙伴的认可,求得在小群体内与伙伴活动、游戏的机会,往往不得不主动地去适应小群体的要求,甚至违心地屈从不合理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显然,这种从众心理,将给学前儿童的成长以影响。不同条件的小群体,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有明显不同。但无论哪种层次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都直接影响到群体内全体幼儿的身心发展,因为小群体中伙伴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品质将相互影响。调查表明,小群体伙伴的不当  相似文献   

9.
张国东 《湖南教育》2014,(11):50-51
如何与同龄的伙伴相处?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这似乎已成为独生子女的成长之惑。学校里众多的同龄小伙伴,为独生子女们提供了极佳的学习场。对教师来说,在引导孩子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教给他们与伙伴相处的5条原则。  相似文献   

10.
4岁的佳佳一直不喜欢上幼儿圊,因为她的免唇手术治疗后,嘴唇上留下了一条疤,而且她讲话也没有同龄的小朋友清楚,所以常常受到小朋友的冷落。 童童因为“露齿”模样有点怪,在小朋友中也不受欢迎,这让年幼的他早早地尝到了烦恼的滋味。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些领面部存在缺陷的孩子,特别是“免唇”的孩子,已经占到出生率的千分之一。我们知道姣好的健康的面容对孩子的一生有多么重要,所以,从现在起请您关注孩子的口腔颌面部保健。[编按]  相似文献   

11.
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就对孩子百般呵护,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他们生怕孩子与他人打架吃亏受气;怕孩子跟伙伴学一些不良习惯;怕孩子疯野了……孰不知这样实际束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交往是孩子正常发展的一种需要,特别是同伴间的交往比孩子与成人交往更具有重要意义。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互相交往中,才能学会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交往中,还可以学会处理同伴间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三四岁的孩子开始喜欢与人交往,但有的孩子能很成功地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孩子却不受欢迎。不能与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往往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较少,由于缺乏社会锻炼,许多孩子往往不会与他人交往。  相似文献   

13.
咨询热线     
孩子只会当小朋友的“小尾巴”怎么办河北省故城的荀红芳女士来信问:我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时,总是随着其他小伙伴玩,当个“小跟屁虫”“小尾巴”。我担心孩子没有主见、缺乏自信。请给予指导。答:对孩子在和小伙伴游玩中只会跟在后面“小尾巴”这一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81对因气质造成的。应接受孩子的这种个性,不要流露出“你真没出息”这类情绪。要慢慢引导孩子树立自信心,激发其竞争意识,鼓励他在集体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91对因环境影响的。首先要主动为孩子的交往创造条件,如和朋友、亲戚、邻居、…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的世纪,是以人的素质为根本的激烈竞争的世纪,随着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广泛、深入而复杂,因而人的交往素质显得格外重要。而如今的少先队员,大多生长在独身子女家庭,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管制太多,使孩子失去了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便表现出交往经验与技巧的不足;而家长对孩子  相似文献   

15.
有专家指出:"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他们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可资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我园是同龄编班,我们积极实践在各种大型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让混龄教育活动作  相似文献   

16.
儿童发展的理论向人们揭示出:儿童发展依赖于成人,又独立于成年人,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然过程。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作业、看书学习及自主地与同龄伙伴交往的能力,但孩子这种独立性的发展却常常受到家长的阻碍,致使其对成年人依赖的成分依然很大。这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孩子本质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处理孩子与成年人的关系上过低地估计了孩子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交往能力很重要,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接纳孩子的伙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的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的清洁与秩序的“破坏”。父母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们自理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空间,允许孩子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游戏;节假日主动为孩子们创设机会,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游…  相似文献   

18.
孩子之间的友情是在共同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建立和深化的。多数孩子是很乐意与同龄伙伴相处的,家长应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相似文献   

19.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争。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人之前,管束不光是父母的权力,也是责任。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心声。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20.
李瑾 《山东教育》2010,(6):51-52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快乐的小伙伴。读过“花袜子小乌鸦成长系列”后,非常羡慕小乌鸦那一群可爱的小伙伴,有了伙伴的陪伴,成长多姿多彩,成长历程才不会孤单。读过这套精装图画书后,女儿对于友谊越来越看中,对于兄弟姐妹越来越渴望,对于朋友这个词的含义也越来越能够深刻体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