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即”的语义分化及语法功能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是伴随着词义分化的渐变过程,每个实词的虚化都有它们各自的历程.通过对"即"的词汇语义和句法环境的历时考察,证实"即"字在历史的发展中其词义和用法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其虚化的过程为由最早的表示靠近之义发展引申,逐步演变为现在主要用来表示解释,还形成"即使……也"这一重要的关联词语,这是一个语义分化和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副词"难道"是由原本分立的两个语言单位"难"与"道",因句法位置的相邻而线性地组合到一起,在双音化大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组块"的作用下,通过取消二者之间的语法边界而逐渐融合并凝固成双音节复合词的.其词义经历了由实而虚的演变过程,由最初的"难以言说"演变为"说不定"的意义之后,"难道"便可引入一个具体而有疑问的命题,以此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主观判断或推测.后来在表判断或推测的基础上,词义又得以进一步虚化.当"难道"引入的是说话人无疑而问的真值判断时,"难道"就逐渐失去其具体的词汇意义而演变成一个表反诘的语法标记.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来,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语法化过程。“连”在现代汉语中用法颇多,这种共时方面的差异是历时方面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连”的本义是连结,是一个动词。后来由于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随之泛化;反过来,词义的泛化又引起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因此。在这种虚化机制的作用下,“连”的副词和介词用法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词汇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演变使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在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虚词。“不成”是近代汉语中新兴的一个语言成分,其最初由偏正词组演变为表反诘的副词,又进一步演变为语气助词。①本文拟就其由词汇成分演变为语法成分这一语法化现象作一些考察和探讨。一、第一次语法化——由偏正词组到反诘副词  虚词一般是由实词转变来的,复音虚词的形成也多与实词的虚化有密切的关系。从汉语典籍记载的语言事实来看,“不成”在唐代以前尚是一个松散的偏正结构,表示各种否定的动作和状态。如:…  相似文献   

5.
汉语史上"果"既是副词也是连词。副词"果"历经了"树木所结的果实(名词)——实行、实现(动词)——果真、果然,最后、终于,究竟、到底(副词)"的演变轨迹。连词"果"则沿着"果真、果然(语气副词)——如果真的(连词)"的轨迹虚化演变。句法位置的改变、语境的影响等是"果"语法化的主要动因,重新分析等是"果"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副词难道是由原本分立的两个语言单位难与道,因句法位置的相邻而线性地组合到一起,在双音化大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组块的作用下,通过取消二者之间的语法边界而逐渐融合并凝固成双音节复合词的。其词义经历了由实而虚的演变过程,由最初的难以言说演变为说不定的意义之后,难道便可引入一个具体而有疑问的命题,以此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主观判断或推测。后来在表判断或推测的基础上,词义又得以进一步虚化。当难道引入的是说话人无疑而问的真值判断时,难道就逐渐失去其具体的词汇意义而演变成一个表反诘的语法标记。  相似文献   

7.
"多少"是一个古已有之且今天仍然常用的词,它具有名词、代词、副词等词性,呈现出多元化的语法特点.它在意义及用法上的繁杂和差异,实际上是其历史演变的积淀."多""少"本是两个表义相反的形容词,后来二者连用组成"多少"这一联合词组,在不断的连用过程中二者的关系日益密切,逐渐从词降为语素,共同构成一个数量名词,此后又进一步虚化,演化出各种新的用法,随着词性的不断虚化,意义也逐渐抽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多少"的众多用法,并分三个阶段对其演变过程进行阐述,试图理清其历史嬗变的轨迹和线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语法化的角度来考察"来/去"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历时语料的详尽分析,我们推断动词"来"是假借名词"来"而形成的,在连动结构中演变成了趋向词"来".同时,有一部分"来"由于被前面的动词性成分剥夺了动词特征,而演变为连词.语气词"来"也是从名词假借而来."去"的历时演变过程是动词虚化为趋向词,同时在语义达到了一定的基础后,即动词"去"有了往义,又虚化为连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的”的语法化历程与语法化机制这两大问题:文章首先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的”的演变过程,指出结构助词“的”是由最初的指示代词“底”演变而来,其后又经历了从名词转化到虚化了的助词再转化到更加虚化了的语气词这个表义作用逐渐虚化的语法化过程。在分析研究“的”语法化历程后再着重分析总结出助词“的”的生成语法化诱因和机制,从而对其共时现象进行历时分析,指出它经过句法位置的变化,语义的变化,语音的变化等一系列过程,这些都是导致它的名词性表义作用逐渐虚化到只表语法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敬辞"请1"和"请2"均从西周晚期由行为动词"请q"虚化为修饰句子的语气副词,在<左传>时代正式确立.中古时期二者并行但"请2"渐趋衰减,自元代以后"请2"退化为粘着语素."请1"却从上古一直沿用到当代,并逐渐由"恭敬义"泛化出"礼貌义",有了话语标记功能."请1"、"请2"经历的语法化并不十分典型,"请1"在句法位置和语音特征上至今与源词"请q"很相近.敬辞"请"语法化的成因主要是认知上的隐喻投射、语用上的高频仪式化引发和推动词义的主观化、泛化.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中,"管"字不仅具备名词、量词、动词的语法功能,而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介词、连词、助动词和语气副词等用法。该论文首先对沈丘方言词"管"同时具有的以上这七种词类举方言实例进行论述,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及相关文献资料,试图梳理出名词"管"虚化成了动词、语气副词的过程。名词"管"的语法化,主要经历了"名词>动词>副词>语气副词"这样一个过程。同时,"管"的语法化动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原因共同促成名词"管"的语法化,语义的变化、句法位置的变化以及隐喻模式、降类原则都是"管"字语法化的重要动因和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副词“白”的语法化及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实词虚化、句法化和词汇化三种现象。文章把现代汉语中具有否定性和情态性副词"白"作为研究对象,从汉语史的角度在历时平面上描述"白"由实词虚化成否定副词"白"和情态性副词"白"的整个语法化过程,并从语义、语用方面分析了它语法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前80回中的结构助词"得(的)"用于引出情态、可能、程度及数量补语等,其句法格式在现代汉语中有一定的变化。用于情态补语前的"得1"由动态助词"得"虚化而来,用于可能补语前的"得2"的来源则颇有争议。"的"字功能的泛化,造成了补语前"得"与"的"的混用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常用时间副词"马上"由短语到词,由实义泛化,再虚化而成为时间副词,大约完成于宋元时期.经明清时广泛使用沿习至今."马上"的语法化是由于在句子中结构位置的变化,语义变化,以及语言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Asher等在编著的《语言及语言学百科全书》中将“语法化”定义为:具体语境中实词虚化或松散的结构紧凑化的过程。就实词虚化而言,又可分为实词向虚词的完全虚化和由意义较具体向较抽象转化的实词内部虚化。本文在对《论语》“及”字进行穷尽性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及”字的一些虚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汉语字词之间存在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如果一方发生变化,另一方往往会受到影响。汉语词汇语法化与用字变化就具有这样的互动关系。语法化对词语用字变化的影响表现在:词汇意义的磨损可使记录字形的表义成分逐渐赘余,从而发生减省或音化现象;语音弱化可能引起词语用字的更换调整;语法意义的增强可滋生具有别词作用的专用字。用字变化对词汇语法化也有促进或促退的作用,包括促使词义或读音弱化、推动新词新义派生、凸显和固化语法化功能、导致反向词汇化等。用字变化也可能掩盖语法化真相,给文本解读和语法化研究带来干扰。因此,研究汉语词汇语法化相关问题,应该适当重视有关词语的用字变化。  相似文献   

17.
夏邑方言语气词“来”的用法很丰富,既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进行,状态的持续等事态变化。也可以表示强调等情态语气。本文通过历史探源和方言比较,论证了该方言语气词‘‘来’’并非其他语气词的变读.而是动词“来”的语法化,是近代汉语语气词“来”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考察了该方言中合成语气词··子来,,跨层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跟”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的语法化过程是其功能扩展的过程。"跟"经历了"名词〉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样的语法化链。其语法化过程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在清代基本完成。在此过程中,句法位置、重新分析等都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量词“个”语法化为助词,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文章对《元曲选》中的“V个X”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从中探察量词“个”语法化为助词的轨迹,并对其语法化的诱因以及语法化过程中产生的语法功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语法化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而对某一地域内或某一方言的词汇的语法化研究则较少。毕节方言中部分词语的虚化,反映了毕节方言与中古汉语之间的联系,也是汉语实词虚化这一总体趋势的佐证。毕节方言词语法化的倾向,既是词义和语法变化,也是人们认知方式变化的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