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互联网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探究环境,使自主探究式学习更加广泛、深入、富有成效。但互联网环境下的许多因素对自主探究式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有了解并把握这些因素,才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现学习的目标,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模式以及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对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依据,通过调查分析网络环境下影响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实施个性化、探究式、合作式等自主学习策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模式以及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对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究式学习与网络的密切结合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环境的设计背景和实现思路、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环境的整体结构设计及该环境的具体案例实施,旨在探索网上探究式学习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探究式学习与网络的密切结合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环境的设计背景和实现思路、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环境的整体结构设计及该环境的具体案例实施,旨在探索网上探究式学习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及教学生态理论为基础。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教学社区,以信息为载体,将传统教学的人力、物力资源以信息的形式进行整合,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教学资源环境。在该社区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网络社区成员。教师起引导作用,承担教学呈现的任务;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进行认知加工和意义构建,主要通过开放式或批判式探究、自我反思与自主合作等教学策略获取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线性代数探究式数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文章论述了线性代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网络环境在线性代数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线性代数探究式教学应当把握的原则,阐述了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网络环境为支撑,以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构建网络环境下的线性代数探究式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实施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技术融入《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使网络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式学习模式、网络自主参与下的学生互助型学习模式和目标指引下的监控式学习模式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栽体。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涵义和特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施方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指出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三种历史学习模式及各自的应用:网络多媒体历史个别学习模式、网络多媒体历史探究学习模式以及网络多媒体历史协作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3.
秦超 《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1):39-46
该文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对一位高校教师的移动学习过程进行个案分析,讨论了移动环境下的学习绩效评价,对影响高校教师移动学习绩效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提炼。研究显示,高校教师移动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四个主要因素:无线网络环境、移动设备、媒介资源和移动学习系统。内部因素包括四个主要因素:个体特征、动机水平、信息素养和知识体系。外部因素会影响内部因素,而内部因素是影响移动学习绩效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叙事型个案分析,给出了高校教师移动学习绩效影响因素的鱼骨图。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reports an initial study on investigating inquiry-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in an upper primary class guided by an inquiry-based learning model in a seamless learning environment. Two questions are addressed: (1) how students advanced their domain knowledge?; and (2) how students developed their inquiry skills? One teacher and 27 Grade-four students from a local primary school were involved in the study. Six inquiry-based learning lessons focusing on a scientific “rustproofing” learning unit were conducted in a seamless learning environment, initiated in a digital classroom and extended to online discussions on a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over two weeks. The results show ways that the students advanced their domain knowledge and developed their inquiry skills.  相似文献   

15.
Web2.0环境下,各种社会化网络应用实践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化学习形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环境。技术支持的非正式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大学生可以在web2.0环境中寻找学习导师,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在线实践社区中学会合作、探究学习。为了促进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我们要加深了解非正式学习的价值,明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联系,创造多元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探索新技术并引领学生使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对高职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带来了巨大变革。文章在研究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理论基础上,结合高职数学建模实际,探索了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数学建模学习方式如何朝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提出了一些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职高专《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实际,结合网络支撑环境,提出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并通过教学试验检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通过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对于经济数学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本文从创设类比情境、探究情境、应用情境以及数学方法融入生活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设计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情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由于高度自由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监管,学习很容易受到外界事件的干扰,并不能完全保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有效的。为保证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质量与绩效,有必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在“有效学习”定义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并详细讨论了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从中得到提高网络环境下学习行为有效性的启示: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学前分析,检查学习者是否已有本次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并帮助学习者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给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在课中,教师要注重学习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给学习者施加一定的外部动机,并结合具体情况,给予学习者有效的引导;在课后,教师需要及时对这节课进行反思总结。  相似文献   

20.

Girls’ attitudes towards mathematics can impact their achievement and career choices in STEM fields. Can the introduction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IBL) in mathematics classes generate posi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girls’ perceptions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mathematics? Based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this study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rning environment factors central to an inquiry method and student engagement. Data collection involved administering two surveys to female mathematics students (N?=?291) in four schools: one to assess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another to assess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mathematics. Positive and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p?<?.01) associations emerged between learning environment factors important to an inquiry approach and students’ attitud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how IBL might improve girls’ attitudes towards mathematics classes and whether IBL environments are related to their attitu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