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词春天来了,"快乐王"满面春风,跟大家一同感受"春意盎然"!春天一到,春游就成了队员们最关心的话题,也是辅导员们都在研究的问题。山东枣庄贾宪章老师的《莫让春游成"忽悠"》一文,在辅导员中产生了不小的反响,更引发了大家深入的思考。我们的春游究竟该怎么搞?什么样的春游会更受孩子们欢迎?如果真的不能去大自然中春游,"春游"活动又该怎么搞呢?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2.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又到了让学生走出校门集体春游的时间。说到春游也就不禁想到邻居家的小刚去年让“春游”变成“忽悠”的事情:植树节后一个周末,小刚郑重其事地告诉妈妈周一班级要集体去春游。  相似文献   

3.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又到了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去集体春游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邻居家的小刚去年让"春游"变成"忽悠"的事:一个周末,小刚郑重其事地告诉妈妈周一中队要集体去春游。由于以往学校一直组织开展春游活动,邻居没有丝毫怀疑,还亲自到超市为小刚买了适量的瓶装水、水果和食品,并一再嘱咐  相似文献   

4.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咪而归。”这是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提出的快乐教育。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中小学生春游的好时节。然而,如今的春游越来越走样和“简单”,有的学校到附近公园景点凑合着玩两三个钟头;有的联系另一所学校,两校聚在一起搞联欢当春游;有的干脆就安排在校园里“模拟春游”;“春游就是‘零食大会餐’”。不少师生为此纷纷发问,如此成了“鸡肋”的集体春游,还有必要再搞下去吗?怎样组织春游才更有意义?你们学校是如何策划春游活动的?春天里,你们学校还组织了哪些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5.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又到了让人神往的春游时光。可时下许多学校习惯于和春游“躲猫猫”:要么因担心安全问题而放弃春游,任由学生徒生向往;  相似文献   

6.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莫让“活动”完全取代教师的传授,莫因学生“自主”而忽略教师“主导,莫让多媒体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莫让激励性评价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操场春游     
[事件]草长莺飞四月天,春游踏青正当时。但在郑州的一些学校则上演了春游“怪事”——在学校的操场上搞春游。这样的“操场春游”就是让学生从教室出来,围坐到操场上,吃着零食,互相介绍外面的景观,一起想象大自然的美好。——2007年4月2日《河南商报》  相似文献   

8.
张小武 《教育》2008,(6):40-40
5月5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随着这一天的翩然而至,清爽宜人的春天将和人们暂别。这意味着,“春游”这个在中国各级学校延续了多年的传统只能在来年的春天和学生们再见。不过,虽然“春游”暂去,但“春游”引发的争议却还在持续——事件的起因是3月26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交管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明确禁止学生春游的文件。  相似文献   

9.
操场春游     
《上海教育》2007,(4B):4-4
【事件】 草长莺飞四月天,春游踏青正当时。但在郑州的一些学校则上演了春游“怪事”——在学校的操场上搞春游。这样的“操场春游”就是让学生从教室出来,围坐到操场上,吃着零食,互相介绍外面的景观,一起想象大自然的美好。[编按]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师带学生到河边春游,将学生分成4组,比赛“竹篮打水”。要求每组同学采取接力的方法,用竹篮从河里打水到岸上10米外的桶里。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师带学生到河边春游,将学生分成四组,比赛“竹篮打水”。要求每组同学采取接力的方法,用竹篮从河里打水到岸上10米外的桶里。  相似文献   

12.
每到清明前后,我们学校总要进行一次远足。春游来回一二十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没什么,但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吃力。即便这样,每到春天孩子们依然盼望着春游。于是旅途中孩子们不亦乐乎。一路上,不断有“小鸟”报告好消息:“老师,油菜花开了。金黄金黄的,真漂亮呀!”“快看,有两株桃树。  相似文献   

13.
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处处欣欣向兼,正是春游的大好时机。但各地学校相继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为春游蒙上了一层阴影。出于学生安全考虑,为了不使春游变“春忧”,我们很有必要在“确保安全”上多动些脑筋。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春游”、“秋游”、“夏令营”以及“出国考察”等集体外出活动,为此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课外生活》2009,(4):44-45
阳春三月,本是学生春游的好季节。然而,为了学生安全,有的学校干脆不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春游;有的学校虽然组织春游活动,却只让学生在“家门口”春游。  相似文献   

15.
“忽悠”最初称白话,是东北人的口头禅,指说话办事离谱儿、没边没沿儿、让人不着边际。改革开放后,东北人觉得“忽悠”说起来比“白话”好听,顺口,深刻又显着文化,于是“白话”就改说成“忽悠”,并成为东北人评判人、事好坏的最简单、最干练、最实惠的词儿。而赵本山和范伟演的小品《卖拐》很经典地诠释了“忽悠”的一种含义,就是有骗的意思。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揭示自然界中客观规律的学科,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不得半点“忽悠”。  相似文献   

16.
“忽悠”这个词不知道是不是本山大叔原创的,不过现在许多人正在向本山大叔学习“忽悠”的本领。经常有人会大呼自己被奸商“忽悠”了,买了物不美、价不廉的商品。如果评选最容易被奸商“忽悠”的地方,电脑城绝对榜上有名。因为电脑这个东西的科技含量太高了,我们在暑假里大有DIY电脑的心情了。在电脑城里琳琅满目的配件与鱼龙混杂的店铺中抱回一台心满意足的电脑,没有过硬的电脑知识与足够厚的脸皮是不行的。让我们先把好不容易跟父母软缠硬磨申请下来的买电脑的巨款藏好,将“购机防忽悠大全”修炼到最高级,再“杀”入电脑城吧!  相似文献   

17.
春游本是学生很盼望的集体活动,可是当我刚向学生宣布明天要春游时,有几个学生一边叹气,一边说:“又要写作文了。”“真没劲!”一个调皮的学生还嘀咕了一句:“我去年写的游西湖的作文还没扔。”言下之意,他还想“一稿两用”……  相似文献   

18.
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处处欣欣向荣,正是春游的大好时机。但各地学校相继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为春游蒙上了一层阴影。处于学生安全考虑,为了不使春游变“春忧”,我们很有必要在“确保安全”上多动些脑筋。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7,(11S):43-43
案例 李刚(化名)所在的小学按教学计划组织学生春游,出游前,学校让每个学生带回一纸“安全协议”让家长签字,内容大致为:学生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其间如不听从老师管理而出现意外,后果概不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如不同意此协议,将视作放弃此次春游活动。为了能让李刚参加春游,其父亲在协议上签了字。但是在春游过程中,李刚与同学打闹时摔倒,导致小腿骨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事件前不久,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学二年级组织学生春游,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而野外活动情况难于预料,为防患于未然,在春游前,学校让每个学生带回一纸协议,要家长签字同意双方之间签订的“生死状”。“生死状”上的主要内容大致为:学生×××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在活动中如不听从老师管理而出现意外的,一切后果概不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如不同意此协议,将视作放弃此次春游活动。事情发生后,一些家长很不理解,虽然拗不过孩子,都在“生死状”上签了字,但心里却堵得慌,便向媒体投诉,结果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