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国际媒介     
今年夏天,美国东南部最大的报纸《亚特兰大每日宪章》废除了传统的编辑部,把其改造为4大部门而不是原来的十几个部门,优先考虑网络需要的策略在各个方面得到体现。《亚特兰大每日宪章》并不只是在重新思考新闻,而是试图超前开启新闻业新的运作模式,请看《编辑部重构:报纸的未来态?》。美国报业的整体情况如何?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免费报纸目前是业界和学界的热点,美国的免费报纸发展现状如何?请看特约记者郭全中所写的文章《美国报业扫描》。在中国和日本,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点不同。日本媒体即使在报道本国新闻时,负面报道、批评报道的数量也较多,而中国媒体贯彻的是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辩证看待日本涉华报道的倾向性》对日本媒体的新闻价值标准、新闻报道习惯和方式进行了多侧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19):34
人民网上市后遭热炒,是耶?非耶?请看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张鸿飞的《人民网上市遭热炒的冷思考》。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媒体的深度报道正在向"浅度化"转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看齐鲁晚报编辑王海涛的《深度报道"浅度化"嬗变》。综艺节目中体现地方特色,中央电视台《星光大  相似文献   

3.
去年岁末,许多媒体刊发了一则《原兰溪市委书记孔哲涉嫌杀害女记者方筱萍》的案件。在刊发这起案件时,不少媒体还特意加上“不正当男女关系引发凶案”、“是不正当男女关系,还是另有隐情”等扎眼的文字。 这些报道似乎告诉人们,这是一起桃色事件、情杀事件。 然而,此案经开庭审理,原来是一起普通的凶杀案件。  相似文献   

4.
近一段时间以来,某些恶性杀人事件见诸媒体,大兴灭门案、南平杀童案、泰兴伤童、潍坊血案……几乎对每一案件,有的媒体都做了详尽报道:犯罪现场、作案细节甚至凶杀惨烈之现状。而这样的报道似乎又有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支撑,即客观报道,保障公众知情权等。  相似文献   

5.
为何创设暖新闻栏目?凤凰网CEO刘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言,内在原因是因为凤凰网一直以来重视人文关怀,追求社会责任的媒体自觉.不过,最直接的触动因素源自他在纽约收获的感悟——纽约时报上并没有那么多凶杀、色情、猎奇的新闻,相反,报纸上有很多充满人间温情的正能量新闻. 新闻传播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出现了一种“事不惊人死不休”的怪象,部分媒体一味追求点击率,迎合多数网民追求刺激、猎奇的心理,在报道上聚焦于凶杀、色情等新闻事件,甚至将这一偏好扩展到对时政、国际新闻的报道上.从新闻价值上来看,它们的传播究竟有何意义?尤其对于媒体来说,这是我们的报道价值所在吗?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法     
《青年记者》2016,(4):63
2016年年初,法庭审理快播案件时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认为,必须从法律的角度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请看《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应当正本清源》。2015年,中国的传媒法研究,既体现出对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在新闻传播领域落实的期盼,也反映出面对媒体格局巨变的彷徨和求索。总体上来看,这一年传媒法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硕。请看山东政法学院教师王伟亮的《2015年中国传媒法研  相似文献   

7.
在媒介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闻自由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发挥着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司法公正,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媒体权利的滥用,而影响司法审判。本文通过分析《华西都市报》对"孙伟铭案"的报道,指出媒体在报道司法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公众舆论、新闻媒体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以探求媒体在司法案件中的正...  相似文献   

8.
张强  莫玫瑰 《新闻传播》2012,(9):215-216
本文以《华尔街日报》和《华夏时报》对于吴英案的新闻报道为例,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在新闻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运用两个层面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仅仅就这两篇报道而言,西方媒体倾向于冷静客观的方式来陈述事实和发掘其背后的新闻事件,而中国媒体则停留在案件本身,并未对事件做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16):39
微博时代,媒体人该怎样应对虚假新闻?《晶报》编辑兰小棵结合四起虚假新闻案例作了分析,认为辨识和应对虚假新闻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调动资源,认真核实;善用网络,及时辟谣。限娱令对新闻有什么影响?对人文节目有什么影响?对媒体监管有什么影响?请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刘宏教授的《限娱令的影响》。近年来,齐鲁晚报在重大时政报道方面不  相似文献   

10.
媒体人常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但是如今媒体上的新闻,凶杀、造假、灾难、事故、绯闻丑闻等负面信息泛滥,非理性炒作流行,若干年后再回头看今天的新闻,呈现的将是怎样的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