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I0012-I0012
美国IBM公司意外发明了新一代热固性聚合物。与现在广泛使用的聚合物不同,新一代热固性聚合物不但更轻、强度更高,更重要的是,它可全部回收,且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能减少浪费与污染。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6,(2):63-65
在使用聚合物凝胶体系进行调剖堵水时存在常规有机铬交联剂与聚合物交联时间短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多重乳液体系包覆液相的交联剂为思路,研发了两种多重乳状液交联剂体系S80/T20和T161/T20体系,用以凝胶体系的延缓交联。两种延缓交联剂体系的内相交联剂浓度为1%~1.5%。二者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相比而言,T161/T20体系形成的稳定性更好,更适合较高温度的油藏条件。两种体系可以在不对生成凝胶强度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起到很好的延缓交联作用,与聚合物交联生成的凝胶粘度均达到3000 m Pa.s以上,与加入Cr(AC)的凝胶体系强度相当,对岩心的封堵效果较好,岩心封堵率达到87%以上,验证了其实用性。3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不同分子量、不同聚合物浓度、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的二元体系分子尺寸大小,进一步认识了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聚合物与不同储层的匹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2500万聚合物配置的二元体系经剪切后与地层孔喉进行配伍,当聚合物浓度为1000~2000mg/L时,注入性能较好,当聚合物浓度为2500mg/L时,在渗透率为204m D岩心中发生堵塞。  相似文献   

4.
王颖莹  黄荣禄  李生福 《内江科技》2011,32(12):122+149-122,149
高30油藏具有储层非均质严重,油层温度高、粘度大等特点,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标定采收率为29.4%,即仍然有70%以上的剩余油。本文针对高30油藏条件,利用室内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和表面活性剂CDS-1浓度对复合体系表观粘度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复合体系的抗剪切实验,从而对聚合物进行了优选,推荐使用聚合物为抗高温疏水缔合聚合物HNT201-3。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标准难以准确评价聚合物剪切性能的问题,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系统地研完了聚合物溶液浓度、毛细管直径、长度、剪切压力等对聚合物剪切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毛细管长度越长、孔径越小,压力越失,聚合物溶液黏度剪切下降越明显,压力越大,流速越快,对剪切影响程度越大。实验室内评价聚合物产品剪切性能时,可以适当增加剪切压力,以便更好地衡量产品抗剪切性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乔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4,(12):177-178
二元驱地面工艺的核心技术是控制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损失率,粘度损失率增加会导致驱油效果下降,同时增加运行成本。通过对二元驱地面工程配注水质的筛选和优化,采用软化工艺去除水中的铁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减少上述离子对聚合物的化学剪切,可以有效降低二元驱注入体系的粘损,提高注入体系粘度。  相似文献   

7.
苏布道 《科学文化评论》2007,24(6):995-1001
首次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冰片与DNA的相互作用,以期发现冰片的抗病机理。通过共振光散射技术、荧光光谱法以及粘度法,确定了冰片与DNA的作用方式为部分嵌入式。在pH7.40,温度37℃,离子强度低于0.01mol/L条件下,冰片与DNA发生反应,导致410nm和470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且反应体系至少在12h内保持稳定。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离子强度和pH值,发现二者的反应对离子强度及反应体系的pH值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同时通过粘度实验和EB(溴化乙锭)荧光探针竞争实验发现:冰片的加入使DNA双螺旋发生扭结,导致DNA的粘度减少;冰片使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粉煤灰采用等量取代法代替水泥,测试相应配合比混凝土的塌落度、保水性、黏聚性和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坍落度成非线性增加趋势,且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大,和易性有所改善;粉煤灰类别不同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表现出一定差异性,随着I级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28d强度先增加后降低;随着II级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28d强度先降低后增加,在II级粉煤灰掺量为30%以后,混凝土28d强度明显降低。该实验数据为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分段氧化还原反应型引发体系,通过AM的均聚,合成满足油田三次采油用的聚合物,同时根据实验结果,通过加入尿素,链转移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改善了聚合物的水溶性,具有很强的经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在西安某厂区深层地热对接井安装了埋深大于2 000 m且深度不同的2个竖向U型深埋管换热系统,应用原位实验的方法进行了换热特性的研究。实验条件为埋管进水温度和水流率基本恒定,实时检测埋管的出水温度。通过埋管进、出水温差及流率得到埋管在实验条件下的综合换热强度及不同深度地热井的实验,表明埋管深度的增加对换热强度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陈家庄油田陈25北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开展了聚合物+地障碍低张力活性剂+降粘驱油剂的降粘复合驱油配方体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降粘增效聚合物驱油体系在陈25油藏条件下体系粘度35.3 mPa·s,动态降粘率90%。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方案优化,确定了(0.22%聚合物+0.4%降粘驱油剂)和(0.22%聚合物+0.3%低张力活性剂)交替注入的最优注入方案,预计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10.4%,增加可采储量68.3×10~4t。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普通的混凝土存在刚度较大、柔性不足且抵抗变形能力较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热分析的聚合物掺杂改性混凝土及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该方法先对聚合物掺杂改性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聚合物掺量为0、0.05、0.10、0.15这四种配比进行设计,由此得到聚合物掺杂量对聚合物掺杂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电镜、孔结构以及差热分析法进行聚合物掺杂改性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性能试验,从聚合物掺杂改性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方面分析混凝土掺加聚合物后的影响,以及对聚合物掺杂改性混凝土后具有的改性机理进行分析,并利用聚合物掺杂改性混凝土的性能试验和钻孔检测法,对聚合物掺杂改性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路面的使用价值,同时对研究具有更优性能的混凝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光散射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活性高分子聚合物浓度对孤岛地区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活性高分子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系数减小,平均粒径减小,出水层峰的厚度减小,说明乳状液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驱具有提高原油采收率幅度大、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是当前国内外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三次采油方法之一。但随着聚合物注入体积的增加,注聚井的注入压力高、达不到配注、间歇注入等欠注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由于近井地带聚合物堵塞,注聚后的水井难以有效注水,严重影响了聚驱后注水开发效果。本文针对河口采油厂埕东西区二元驱单元的实际情况,重点开展了四种常用的聚合物解堵增注技术评价,通过分解井筒返出老化聚合物评价实验、分解聚丙烯酰胺溶液评价实验、耐温性评价实验和缓蚀效果评价实验四项评价指标优选出最适合本厂注聚井的解聚技术,并通过现场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未来解聚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聚合物驱油藏的深部解聚探索出一套经济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以高钙粉煤灰为主合成材料,掺入印染污泥,并以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材料,并借助标准维卡仪、万能试验机、FTIR、SEM、EDS和ICP-MS等手段,分析印染污泥对该地质聚合物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凝结时间随着印染污泥掺量增加而缩短,在掺量高于20%时,由于凝结时间太短而不利于成型;其强度在掺量为10%左右时略有提高,而当掺量大于20%时,强度极大地下降;对掺量20%的试样进行重金属浸出含量测试发现,该地质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封固重金属的性能,试样重金属浸出含量远低于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矿物填料填充高分子聚合物(PP)的应力-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峰林  方旋  徐传云 《科技通报》1997,13(5):291-296
讨论了矿物填料填充高分子聚合物(PP)的应力-应变特征.研究表明,矿物填料填充聚合物(PP)复合物具有刚性填料填充硬性基体复合物的应力-应变行为特征;填充复合物体系的拉伸弹性模量与抗拉强度随矿物填充量的增加分别显示为增大与下降.这些特征主要与刚性矿物填料、硬性聚合物基体本身的性质、矿物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以及两者界面的相互作用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塔河油田温度(110℃)高、矿化度(20×104mg/l)大、钙镁离子(>1.0×10 4mg/l)P)/g 含量远超常规油田,常规冻胶体系难以满足油藏条件。针对塔河油田高温高盐高钙镁条件下常规冻胶体系稳定性差的问题,制备了高效冻胶体系,其配方为:0.5%AMS-2聚合物+0.4%AMS-A交联剂+0.4%AMS-B交联剂;冻胶性能:成胶时间9 h,成冻级别G级,稳定性为15 d未脱水。吸水后冻胶中分子之间产生较强的化学交联作用,形成致密规则的网络结构。交联体系中聚合物和交联剂浓度越大,冻胶强度、封堵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8.
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系统,现有研究未能将技术转移系统的动态演化纳入到分析框架中。本文借鉴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中国技术转移系统演化进行动态仿真研究,从纵向视角界定了技术转移系统包括技术研发系统、技术传播系统和技术应用系统及其边界,构建了技术转移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2000年-2009年中国宏观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政府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的增加带来的效果不如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增加带来的效果,且技术传播子系统对于经费投入的敏感度并不高;最后,根据动态仿真实验结果,为促进中国技术转移系统的良性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前  陈玉龙  金杨福 《科技通报》2019,35(5):1-7,12
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柱状两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复合薄膜在剪切场下的相结构转变以及边界滑移行为。重点考察了表观剪切速率γ_a、纳米粒子以及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相互作用强度ε_(A-NP)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薄膜内部的微观相结构、速度梯度分布、有效剪切速率以及各相间的相互作用能,探究了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体系的界面滑移机理。研究显示,纳米粒子的添加及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增大,均会使薄膜粘度升高,阻碍了其随剪切运动的能力,从而使体系出现急剧的边界滑移现象。当ε_(A-NP)20ε时,严重的边界滑移现象甚至使剪切作用无法有效地诱导纳米复合薄膜内部出现有序相结构。  相似文献   

20.
范潇 《内江科技》2019,(4):26-28
稠油边水油藏由于边水水侵,蒸汽吞吐中后期严重影响注汽开发效果。封堵边水一般需要使用大剂量堵剂,采用常规泡沫体系堵调封堵强度弱且稳定性差,有效期短;采用有机类堵剂投入费用高,经济效益差。因此,需要研究低成本、封堵强度高、稳定好的堵剂体系。石油开发中心针对郑411、草104和草109等受边水推进影响严重的热采单元,研究了油藏水侵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堵剂体系实验优选,对堵剂的性能与封堵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