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诗《奥德赛》和小说《西游记》通过奥德赛和唐僧的形象 ,反映了中西方“人神共处 ,回归家园”的共同话题 ,体现了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 ,不懈进取的共同特点。但也形象地再现了中西方生存伦理、价值观的不同。奥德赛形象体现出西方恃强抗争和浓烈的反省意识 ,唐僧形象揭示了中国人关注生存伦理的世俗化和政治化 ,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杰作<西游记>,成功地塑造了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唐僧,这是<西游记>中一个真正的人的形象.在唐僧的身上凝聚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特征.他具有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尽管他的理想是脱离现实的,他的理想与现实生活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本文将通过对唐僧形象的分析,说明吴承恩表现中国古代文人特性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诗经>的比兴手法是我国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比兴”之法被视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五千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比兴”是意境美的载体,没有"比兴”就形成不了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的体现,滥觞于<诗经>.<诗经>中"比兴”之法的运用使其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创造了诗歌"意”与"境”的完美统一.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意境美已成为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美学标准之一.学习研究和继承发展<诗经>中那些亘古常新的创作方法,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服务,同时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中的"读”是一种"中西合壁”体,其"西”的内涵在于"起语两词”的结构形式和"记时、记处、记容”时附起词、语词的语法功用;其"中”的内涵是"辞气"以及与之相关的"读先乎句".<马氏文通>中关于"读"的种种论述体现了"中西兼顾"的推演思路.通观<马氏文通>中关于"读"的内涵及其推演思路,"中西合壁"呈"西"主"中"次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可以"在<春秋左传>中宜分为两种情况助动词"可以1"和结构松散的两个词"可以2".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助动词"可以1"在<春秋左传>中处于绝对优势,"可以2"并非"可以1"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在<折断的翅膀>中,"我"与萨勒玛*克拉玛的人格特征,是作者潜意识中"自恋情结"的产物;"我"与萨勒玛*克拉玛的爱情观,则代表了作者主体人格的分裂,从另一层面上体现了纪伯伦人格结构中的"自恋情结";而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死亡"场景中,纪伯伦潜意识中的"自恋情结"则在变形和升华中进入涅 .  相似文献   

7.
的美学特征     
从孔乙己两次出场的肖像描写分析了<孔乙己>"白描入骨"的美学特征;从众人笑孔乙己和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两个细节分析了<孔乙己>"细节摹神"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中布恩地亚庞大家族树上引人注目的艳丽"花朵"--众多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类剖析,将其中女性人物分作三股力量;而无论从属于何种类型,她们都未能逃脱悲剧性的命运结局,无一幸免地被送上了集体罹难的履带,上演了一出在凄美中凋零的花史.并由此角度出发,对<百年孤独>的主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旅,甲、金文均用作军旅义,每旅五百人,形制旗下两人(众、从),从"(木冈)",与旗帜有关.旅卦,主要是商旅卦,与军旅义无涉,是西周初人的一种观念反映,尤其重要的是旅行方位.<周·易>经文中多见"攸往"、"所往"的卦、爻辞,显示了西周初年人们活动的特点."利西南得朋"、"东北凶"反映了周部族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民族态势,说明在周部族起始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其活动范围还是相当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用西方逻辑学思想来研究墨学,提出墨家著作里也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这种用<墨辩>里的一些概念来比附西方逻辑学理论的做法与梁启超的文化现有关.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逻辑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之先河.其消极影响在于不利于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研究,影响着当今一些学者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感情经历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孤单和无奈.<围城>的现代性体现在以敏锐的艺术触角和哲学思考观照了现代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10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古典名著可谓中国封建社会的军政伦理、市井伦理、比较伦理、家族伦理"百科全书”.其中的典型人物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典型品格,点评下来仍能与我们以有益的现代伦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诗学审美的角度阐述了曹丕<典论*论文>经由魏晋玄学到陆机<文赋>的美学转变过程及其意义.着重强调了从"诗赋欲丽"到"诗缘情而绮靡"的美学嬗变对于先秦以来所形成的儒家诗学审美观的巨大冲击,揭示了它在人的自觉过程中所具有的本体论的审美意义,指出了对于艺术形式美的重视和欣赏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艺术自身的发展要求、时代变化的影响和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潮发展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艺术审美理想的发展和转变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纠正了<说文解字>对"相"字本义的错误解释,以"相"字为例简略阐述了"引申义"和"本义"之间的发展关系."相"字的本义不是"以目观木",而是"以木代目"."相"字是从"盲人的手杖"这个本义,引申出"帮助"、"辅佐"和"省视"、"察看"两大语义系统,它们的读音都应该统读成xiàng."相"字在作为副词时念xiāng.作为副词的"相"字,大致有四种用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一个"长"字的读音.  相似文献   

17.
<城堡>是卡夫卡的巅峰之作,城堡的象征意义一直是文学界未解的谜.对<城堡>主人公土地测量员K的形象剖析有助于揭开<城堡>的重重迷雾.作为城堡聘来的土地测量员K,为身份和工作与至高无上的城堡产生了冲撞,然而这种冲撞是徒劳的,丝毫也不能撼动城堡的权威,遭到的只是孤独和蔑视.这是一个单独个体对强大而又荒谬的世界的抗争,而冲撞与抗争正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这也许是卡夫卡想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18.
"印象派"是19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以表现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色彩见长.画家莫奈和作曲家德彪西都属于印象派,他们的作品<印象*日出>和<大海>,虽然前者是油画,后者是交响乐,但它们在风格、内容、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9.
国家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本文以学写<探究性阅读报告>为例,从课前自学探究,学写<预习性学习报告>;课内合作探究,学写<探究性阅读报告>;课后拓展探究,学写<拓展性阅读报告>三个阶段,阐述在阅读课中如何进行探究性阅读指导策略及实践效果,从而为提高阅读质量提供一条可操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级英语>第二册第十一课注释9中将"east wind"解释为"万物苏复的春风",但无论是从英国地理环境,英国文学作品例证,还是该文作者本意来看,"东风"应被解释为"凛冽的冬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