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化谷子豌豆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气候特点、水资源条件、地力水平等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当地的种植习惯与优势农作物,因地制宜地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从而实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环境之目的。本文以该区域的谷子、豌豆轮作为基础,探讨其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及与之相应的机械化栽培技术,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地区特点,能促进该区域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达尔罕地区小麦生产现状,并分析两地区小麦农户的成本结构、生产收益情况,结果表明:①内蒙古小麦种植方式是轮作,仍采用耕地、耙地传统耕作方式,蒙古国达尔罕地区小麦种植方式是休耕,采用保护性农业耕作方式,内蒙古较达尔罕土地利用率更高。②蒙古国达尔罕地区小麦亩均生产成本72.35元,比内蒙古小麦亩均生产成本低264.39元,保护性农业耕作方式节约了种子、化肥投入成本,但产量也相应降低,达尔罕小麦每亩利润204.69元,较内蒙古兴安盟每亩小麦利润低230.11元,但由于成本较低,使蒙古国达尔罕地区成本利润率达183%,是内蒙古小麦成本利润率的6.31倍。与内蒙古自治区传统耕作方式相比,蒙古国免耕保护性耕作方式降低了小麦成本投入,提高了小麦生产效率,因此,建议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土壤和气候条件相似的其他地区,小麦农户实施保护性农业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名称中的"保护"实际上就是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对土壤及水、肥、气、热的影响,优化作物生长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蔡荣  蔡书凯 《资源科学》2012,34(9):1705-1711
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翻耕的环境友好型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国内,其推广工作却相对较晚。本文基于安徽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现状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利用Probit回归方法分析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因素;利用OLS回归方法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用认知、户主非农兼业情况、户主受教育年限和户主是否村干部是影响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因素;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水平具有正向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用认知程度越高、户主非农兼业时间占总劳动时间的比例超过50%、户主受教育年限越长、户主为村干部的农户越有可能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与采用传统耕作技术的农户相比,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户稻谷单产水平大约要高出93kg/hm2。  相似文献   

5.
运用Agent建模方法,设计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决策模型,通过农户选择人工秸秆焚烧还田作业(传统耕作技术)与自购农机或购买专业服务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比,研究政府补贴、管制(惩罚)、农技推广(信息诱导)三种政策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动态影响。发现以影响耕作成本的价格杠杆调节机制的补贴和惩罚措施都有助于减少农户秸秆焚烧行为,但提高补贴比惩罚对诱导主动积极型农户采纳效果更为明显;三种政策相比,对环境认知程度较低的农户而言,通过成功的信息诱导措施来刺激农户偏好对采纳决策影响具有最佳效果;从政策影响农户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方式而言,提高政策刺激强度会促使农户倾向选择购买服务来实施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的实地调查,定量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的政策决策提供了实证依据。调查发现,黄河流域地区真正能采用规范的保护性耕作的面积很小,大部分农民只是采用了其中某一项技术。计量结果表明,政策支持、项目实施、劳动力机会成本和灌溉条件等因素都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从长期来看,随着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民知识技能和资金投资能力的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有效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灌溉条件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保护性耕作必将被更多的农民所认识和采用,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耕作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经济效益是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小麦玉米种植户的调查,采用扩展的C-D函数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种植制度下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作物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作用的发挥具有缓释性;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农户顷均利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考虑家庭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后,顷均利润的效果更明显。(2)种子费用、灌溉费用、机械服务费用对作物产量有正向影响,农药除草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取决于其是预防性的还是控制性的。(3)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土地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不计家庭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规模对顷均利润有正向作用;土地经营规模与作物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地的细碎化阻碍了农户顷均利润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高天志  冯辉  陆迁 《资源科学》2023,(3):579-592
【目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本文基于黄土高原陕甘宁地区1268份玉米种植户调查问卷,运用随机前沿(SFA)模型测算农业生产效率后,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M)检验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利用逆概率加权回归调整(IPWRA)估计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对增收减贫的影响效应。【结果】(1)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考虑反事实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户生产效率比未采用农户高2.9%。(2)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对农户增收减贫有着稳健的正向促进作用,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人均家庭纯收入比未采用农户显著增加8.9%,进一步使用PSM不同匹配方法验证了该结果的有效性。(3)相比单一技术采用,农户联合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效率提升更高;相比甘肃和宁夏,陕西地区的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收减贫效果更为显著。【结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政府应积极推广、激励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为耕地保护的保数量、提质量、增效率、减贫困等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演变发展过程、现状和技术规程;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的必然选择及保护性耕作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演变发展过程、现状和技术规程;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的必然选择及保护性耕作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概念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同一目前,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已基奉全部采用了以机械化为支撑的保护性耕作。我国对其的定义为“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或概括为秸秆覆盖、以松代耕、免耕播种、综合除草”。其核心是免耕播种,主要作业均使用机械来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对于世界其他黑土区由于犁耕、秸秆翻埋耕作而引起的土壤退化,我国东北黑土区以旋耕、秸秆离田、秸秆田间焚烧为主的常规耕作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更为严峻。以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黑土保护与利用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文章简述了保护性耕作的由来、定义、国外成熟的技术模式及其在我国推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15年来以中国科学院为核心的科研团队,联合吉林省农业部门、高校、地方农业科学院等相关单位,攻克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黑土地实施的难关,研发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和条带耕作机,以及秸秆覆盖还田宽窄行免耕、条带耕作、垄作少耕等技术,总结形成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的历程。同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应用后的效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传统耕作技术的升级,是一项重大的农业技术革新,可以有效的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促进农业产量的增加,是利于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农耕技术。因此,在我国农业要结合现状,大力的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对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的给与解决,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华夏星火》2009,(11):3-3
10月29日,农业部在京举行全国保护性耕作座谈会暨北京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验收会。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突破5300万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面积达到25亿亩,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3亿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对青海省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进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全国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458万亩,增幅近30%。农业部从2002年起,以旱作地区为重点在全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0年期间应用面积增加了100倍,2012年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亿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后,保护性耕作逐步推广应用到70多个国家,据FAO统计,目前,全世界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近1.7亿公顷,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1%。通过对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情况的概述,提出对我们相关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传统翻耕、裸露休闲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一场耕作技术的革命,它是在扬弃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代农耕文化。也就是说,它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耕作技术的优点,摈弃、抛弃了传统的耕作技术的缺点,是一种更科学、更先进、更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9.
磁混肥是以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一种新型肥料。它不仅可以解决燃煤电厂粉煤灰堆积占地、污染环境的严重问题,还具有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的功效。 该肥在主要土壤类型上的水稻、小麦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提高10~30%,粗蛋白含量增加2.5~3.0%;水稻产量提高10~20%,粗蛋白含量增加1.7~5.6%。  相似文献   

20.
成安县2006年推广应用小麦测土配方涂层缓释一次肥1.2万亩,遍及全县9个乡镇200多个村。实践证明:施用小麦涂层缓释一次肥的小麦长势、产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田。具体表现为:(1)在肥料成本或含量相等的情况下,施用小麦测土配方涂层缓释一次肥比常规施肥亩增产小麦54.8公斤,增产11.6%。(2)省肥:施用小麦测土配方涂层缓释一次肥只在播种时施一次肥,返青期、起身期不在追肥,可省肥20%。(3)节水:传统施肥小麦全生育期需浇水4次,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