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那是1956年的10月初,在北京阜成门内(即宫门口)西三条胡同21号鲁迅故居的东侧,新落成一座规模宏大的鲁迅博物馆。一天上午,当我前往采访时,忽然见到一群人拥簇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急忙赶上去打听,方知是鲁迅生前的挚友内山完造先生。他是特意从日本赶到北京,参加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听说,这位70多岁高龄的老人下飞机后还没有顾得上休息,就急着来到这里,观看博物馆新陈列的鲁迅生平事迹展览。  相似文献   

2.
那是1956年的10月初,我刚忙完首都国庆节的报道,又立即投入了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采访。当时首要的任务,是报道新落成的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北京阜成门内(即宫门口)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的宅院,是鲁迅生前在北京居住的最后一个地方。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前夕,在鲁迅故居东侧的一片树木掩映中出现了一座乳黄透绿的高大建筑物,这便是新建成的鲁迅博物馆。一天上午,当我前往采访时,忽然见到一群人前呼后拥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  相似文献   

3.
陈溥  陈晴 《北京档案》2012,(4):48-49
翠花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南部,中国美术馆南侧.东西走向,东起王府井大街,西至东黄城根南街,全长322米,宽约5米.明朝属保大坊,清朝属镶白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人民路11条.现属北京东华门街道办事处管辖.胡同中规整的四合院很多,大宅门不少,住过不少有身份的人家.胡同中的九号院曾是张勋的一处宅子. 张勋复辟帝制的策源地 翠花胡同因为辫帅张勋当年在胡同内的9号院住过,在1917年张勋恢复帝制的历史丑剧中,又成为张勋的临时指挥部,因此这条胡同自然也就名震神州了.  相似文献   

4.
正从北京的东黄城根的北端向南走不远,路东便有一条胡同,名为大取灯胡同。说起大取灯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的至元年间。从崇真万寿宫到天师庵草场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在现在的大取灯胡同以北,为道教大宗师张留孙建起了一座崇真万寿宫,因忽必烈曾封张留孙为"天师",故当时的老百姓又把崇真万寿宫称为天师庵或天师宫。元代推崇道教并盛行一时,源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曾得益于道教全真派传人丘处机的  相似文献   

5.
1996年9月间,在讨论三联书店店史出版工作时,仲秋元同志命我写稿。我是1950年2月在上海考入三联书店的,半年以后被调到北京三联总管理处编审部,第二年年底,三联并人人民出版社。这是建国初期新中国出版事业实行出版、发行分工,出版专业化等重大决策的一个具体步骤。编审部部分同志归人民出版社,我于8月间先到东总布胡同的人民出版社报到。东西总布胡同是一条笔直漫长的胡同,我从原来在胡同西头的29号办公,移到东头的10号大门上班了。 尽管我在三联书店工作不到两年时间,但这是  相似文献   

6.
说起来张大妈称得上是老北京了,她在京城的羊肉胡同住了50多年。不料去东北的儿子家住了半年,国庆前夕回到北京就有些找不到“北”了——  相似文献   

7.
公元938年,占领北京的辽太宗将唐幽州城(今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升为"南京",又称燕京。1012年(开泰元年)改称南京析津府。街道分大街、小街、火巷、衖通四等。北京建都后的第一条胡同,是三庙街的胡同,位于现北京城内西南角,长椿街国华商场的后面。这是900多年前辽代建立的,当时名为檀州街。这条街由于历史上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后得名三庙街胡同。到元朝后,规定大街  相似文献   

8.
1947年9月北平邮政管理局编印《分区街名一览表》记载羊肉胡同有四条,分别在西四南大街、延寿寺街、果子巷、牛街。查《京师坊巷志稿》,以上四条羊肉胡同分别在第133页、244页、265页、239页,另外还有裱背胡同北边的羊肉胡同,在98页。西四羊肉胡同历史上住过许多名人,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宣统三年北京电话簿字画分类簿 十三画 溥公府/东四六条 溥宅毓叔彭(民政部)/什景花园 溥将军/大甜水井 溥宅/菜厂胡同 溥宅(农工商部正堂)/干面胡同 溥宅/什景花园 農工商部工艺局/四眼井 農工商部劝工陈列所/四眼井 農工商部接待所/粉子胡同 農事试验场/山贝子花园 農工商部绣工科/丰盛胡同 農工商部丞参堂/农工商部署内 農工商部庶务司/农工商部署内 源丰润/施家胡同 新升泰缎庄/长巷上三条北口外 新泰厚票庄/木厂胡同 新丽号玻璃铺/王广福斜街 诚霭轩/慈慧殿 诚裕如(内务府)/什景花园 诚宅/马大人胡同 爱国报馆/小马神庙 爱宅/大甜水井 鄒宅(度支部)/米市胡同 鄒宅(外务部正堂)/西堂子胡同 隆茂源银号/前门大街 隆宅(右翼委翼尉)/察院胡同 雷宅(军机处)/八角琉璃井 雷云生/小水车胡同 董宅(大理院)/米市胡同 董宅/苏州胡同内五老胡同  相似文献   

10.
朱岩 《兰台内外》2013,(1):13-14
在北京府右街北侧,有一条不宽的胡同叫养蜂夹道(现在它的原址上已建成了一座305医院),胡同的尽头有一座神秘的院落,门牌是养蜂夹道一号。平常,这座院子的大门紧闭着,只有重要首长的专车出入,大门才会打开。1958年夏天,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的朱慧,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到养蜂夹道一号任副书记兼主任。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从明北京城复原图上数,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629条,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发展.据清<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街巷胡同大约已2076条.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街巷胡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通过这组老照片来看看早期街巷胡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自古有传,天子脚下“卧虎藏龙”,北京城里遍布名人。仅在小小的总布胡同中,就有数不尽的名人能士。东总布胡同、西总布胡同和北总布胡同这三条历经沧桑的古街,不知遍布多少作家、学者、艺术家、名医、军政要人及宗教人士等各界名人的足迹,体现了总布胡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名  相似文献   

13.
庞晨 《北京档案》2016,(11):58-59
西城区有位叫舒了的85岁高龄老人,他为了留住北京胡同的样子,挖掘胡同档案史料长达15年时间,走遍二环内每一条胡同,此后,又用了8年时间把这些胡同全部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婉容的宅院     
北京的胡同呀,有多少的"说不清,道不明"。它那旧窗棂、灰瓦墙,就诉说着它饱经的沧桑。只要住过胡同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胡同的书。本文就摘自《老北京胡同里的传说》一书。  相似文献   

15.
宣统三年北京电话瘴字画分类簿 凌云车马行/虎坊桥西 十画 时寓(农工商部),/下斜街消防队操场/养蜂夹道 桐花庄/西皮条营消防分遣所/东直门大街 殷揖臣(内阁政务处)/前青广消防分遗所/大高殿木板房 陕H中学堂/保安寺街粱宅号伯尹/韩家谭 朗贝勒府/缸瓦市粱宅(邮传邻)/抉饭寺胡同磨盘院 菩宅(法部)/旧刑部街粱宅/麻线胡同 孙师郑(吏部)/东北园梁绩三宅/民政部街 孙宅(邮传部)/巡捕厅胡同诲军事务处/石驸马大街 连E(农工商部)/大酱坊胡同海军部大堂/石驸马大街 翁宅(邮传部/后壬宫厂海宅(禁卫军)/黑芝麻胡同 财政学堂/象坊桥梅公府/东四二条 …  相似文献   

16.
徐冉  朝阳 《档案天地》2015,(2):58-63
胡同,多见于中国北方城镇、农村。"胡同"一词,最早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词句。关于胡同一词的来源,据《北京的胡同》一书载,"胡同"虽是元代出现在中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其解释有三种,一是"胡同"来自蒙古语"水井。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水井周围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将水井转为街巷之意,称为胡同;二是胡同相当于小道路、横街、小巷等。也是从蒙古语来的;三是金末元初,  相似文献   

17.
北青 《航空档案》2004,(11):76-77
1913年至1915年,蔡锷困居北京的那段日子里,所住的地方在如今的西城区棉花胡同66号,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所普通的宅院中。经近百年变迁,现在是普通民宅。院内的建筑已多有变动,但基本还保持着原先的格局,前后院之间的过门似乎仍是当年的模样。院内尚有数株老槐,瘿节累累,给人以历经沧桑之感。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有好多条古老的胡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讲不完的动人故事。笔者曾因家里拆迁而搬进大羊宜宾胡同一个亲戚家的房子,后来翻阅史料才知道这条胡同凝聚着历史的幽香。大、小羊宜宾胡同位于北京东单东面、建国门西北面,明代叫杨仪宾胡同。在明代,宗室诸王的女婿称为仪宾,这是对上层的尊称。普通百姓只知道驸马,知道仪宾的很少,所以长期口耳相传就走样了。有的学者以为是由大羊尾巴(读"以巴")和小羊尾巴改为大、小羊宜宾胡同的,其实有误。谈到大、小羊宜宾胡同的历史,不能不提到"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广场出发,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  相似文献   

19.
南竹杆胡同113号 1975年7月12日中午,我的爷爷夏衍,被"无产阶级专政"了八年零七个月之后,由"敌我矛盾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在没有任何结论的情况下,拄着双拐,从秦城监狱回到了东城区南小街南竹杆胡同113号的家中。那时候,不在北京的我只有六岁,既没有亲眼目睹,  相似文献   

20.
总布胡同坐落在北京东单北大街,是一条老胡同,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总布胡同明朝属明时坊,之所以叫它"总布胡同",一说是因为总捕衙署(相当于公安局)曾设在这条胡同,后来可能是"总捕"这名儿不好听,所以后来改叫"总铺"胡同;另一说是因为总铺衙门就设在这条胡同里而得名.总铺,即总甲理事之所.乾隆时整顿地名,"总铺"胡同改叫"总部"胡同.清末宣统年间,改叫"总布"胡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