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再次成为国内外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二是经济周期延长:三是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再次成为国内外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二是经济周期延长:三是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被众多经济学家认为是对传统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突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研究总结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及政策的观察、解释、分析和运用新的方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基于此背景,全面介绍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优缺点做出了相关的评述,并研究总结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不可避免性入手,论述了破产机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及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此文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过程、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政府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和如何解决经济周期中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两大难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历了几个经济周期。从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大跃进”,从六十年代初期“八字方针”的实施到“文化大革命”,从七十年代的“拨乱反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国民经济已到崩溃的边缘,一个个周而复始的经济周期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与汉森、萨缪尔森创立并由希克斯修正的乘数一加速数模型相比较.尽管在有关否定萨伊定律、经济波动的内生性和重视投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等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机制及其趋势等问题的阐释上,两者存在根本的分歧。  相似文献   

8.
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9次周期波动,主要为增长型周期,经济波动程度逐渐由剧烈转向平稳,周期的长度逐渐拉长。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情况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未来我国经济周期将向中周期过渡,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周期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经济周期的积极作用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戴凤礼在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中,长期以来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周期波动是消极的,对经济运行是有害的,主张采取各种政策和手段来避免和消除这种周期性的波动。而对于经济周期的合理性和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周期理论领域作出了创新性的研究,不仅将凯恩斯的工资和价格的刚性论发展为粘性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经济周期理论,而且从价格弹性非稳定性来分析经济周期,开辟了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周期问题的新领域。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能够直面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市场失灵和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政府干预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有了许多新发展。本文从货币理论、非均衡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三方面综述了这些发展,并对这些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对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自卢卡斯,后经巴罗拓展的均衡周期分析法的充实而形成。它与早期理论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传导机制和冲击原因方面有所不同、通过对技术冲击、产生与货币关系、社会最优化、动态分析法、模型建构方法、生产函数和计量经济学检验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该理论无法准确揭示经济波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1991年4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近十年,成为美国有经济周期以来最长的扩张期,表现出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的所谓“两高两低”的新特点,学术界称其为“新经济”。对“新经济”的研究亦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发表了大量的论和专。本仅从新经济是否存在、新经济的含义、新经济产生的原因、新经济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和新经济的趋势、新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六个方面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4.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引入实际冲击,描述了经济波动根源更多地在于供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跨时间和动态的特点.简化实际经济周期,并用用图形来解释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思想和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可以更直观地阐释RBC模型的实质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经济周期同步性是判断金融合作可行性的重要指标。文本以中国和中亚国家1992-2012年的实际人均GDP为样本数据,运用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国家在长期内经济周期有共同的随机发展趋势,在短期内经济周期波动不同步,目前不具备实现货币共同体的条件。中国与中亚国家应当依托上海合作组织推动政策协调,密切经贸往来,发挥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探索内蒙古经济周期是个新的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应用性.本文用数学模型研究了内蒙古农业经济周期,包括周期的历史、周期的成因、周期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普遍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各经济学派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并形成了不同经济周期理论。建国以来,我国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的发展是非直线式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稳定性要远逊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学者通过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得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结论。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国经济周期的概况,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周期(改革开放以后)密切相关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完整的周期波动。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及其波动不同阶段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经济波动趋势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学者们都试图解释人口死亡率的顺经济周期波动现象。有学者提出了"生活方式改变说",但这一假说被随后的很多实证研究所质疑。本文从环境污染角度出发考察人口死亡率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回归结果显示,加入环境变量后,人口死亡率的顺经济周期波动现象有所减弱,甚至变成逆经济周期波动,这充分说明环境污染确实是人口死亡率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笔者随后就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疾病的死亡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基本上支持本文所提出的"环境污染说"。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监测预警理论,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经济周期波动监测预警模型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6年经济数据,编制2006年景气预警指标信号图,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7年1月份的预警指标进行仿真预测和预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