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美国华裔文学代表作家林露德,在其历史人物传记小说《木鱼歌》中,描写了三位来自不同种族、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女性。三位女性之间拥有巨大的文化差异,在文化冲突碰撞之下,却又和谐共存,构建起多元的文化空间,构成了整部小说的叙述者。从三位女性个性化的交替叙述中,最终展现出女性在不同生存环境下,如何实现自我性别界定、体现自身价值、以及女性在面对生存环境的障碍时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大漠三部曲”的现实主义开掘和“灵魂三部曲”的“神性”写作后,雪漠的长篇小说《野狐岭》转向了对神话、历史和现实的全面整合.《野狐岭》的创作使雪漠又一次“打碎”了自己,不但在写作手法上转向了现实主义写作与神性写作的有机融合,而且在精神层面上转向了自我超越后的现实反观.雪漠如同觉世的苦行僧,在领悟、超越、升华后关照世人的心灵和现实社会.这既是雪漠写作的两次转型,又是雪漠精神的两次超越.  相似文献   

3.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通过叙述一家农民、一个村庄的日常故事,再现了现代性冲击下的乡土生存。三部曲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漠祭》表现了乡镇基层官僚宰制下的乡村被动处境,《猎原》再现了乡土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白虎关》揭示了现代性对于传统生活秩序与价值观念的挤压。三部曲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关怀乡土苦难与乡土路向的深重焦虑。  相似文献   

4.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通过叙述一家农民、一个村庄的日常故事,再现了现代性冲击下的乡土生存。三部曲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漠祭》表现了乡镇基层官僚宰制下的乡村被动处境,《猎原》再现了乡土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白虎关》揭示了现代性对于传统生活秩序与价值观念的挤压。三部曲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关怀乡土苦难与乡土路向的深重焦虑。  相似文献   

5.
作品信息     
正雪漠推出丝路主题小说集《深夜的蚕豆声》作家雪漠的丝路主题小说集《深夜的蚕豆声》以一位西部本土作家向前来采访的西方女汉学家介绍中国丝绸之路为线索,引出19个在中国西部大地上发生过的故事,全景描绘、立体呈现了"丝路众生相"。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主办的"雪漠‘故乡三部曲’与西部写作研讨会"在京  相似文献   

6.
雪漠的小说主要围绕地处西北大漠边缘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叙写即将崩溃的大自然,深刻反思现代人性的迷失。本文着重分析雪漠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旨在表达对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雪漠因《大漠祭》而一举成名,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广泛关注。他的成功,一方面应归功于其作品丰厚的生活底蕴,另一方面则缘于其作品中所弥漫的浓厚的宗教意识。雪漠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藏传佛教),他的人生观显然受到了佛教教义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雪漠的作品中还大量地涉及了西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道教文化现象。道教文化像一件五彩缤纷的衣裳,给雪漠的作品增添了几分明丽的色彩和神秘的气息,使得雪漠的作品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不知道为什么,认识了甘肃作家雪漠以后,我 的脑海中时时闪现出很多的感叹号:满脸络腮胡子的 西北汉子!黄沙扑面、内涵丰富的“雪漠文化网”! 执著而独特的雪漠精神!那一切的一切无不时时地震 撼着我,催我尽早地带领我的读者朋友们一起走近雪 漠,走近人称“甘肃小说八骏”的著名作家的心灵世 界。 《语文世界》:您是专业作家,从写作的角度来 说,您与我们《语文世界》的读者朋友是一样的。您  相似文献   

9.
《大漠祭》是作家雪漠的长篇力作,雪漠因之而享誉文坛。而《大漠祭》也被广大读者和评论家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是一部时下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部小说和之后的《猎原》、《狼祸》以及再后的《白虎关》共同构筑了作家雪漠的文学世界。本文以《大漠祭》为切入点,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的方法,从宏观上对雪漠小说的风格进行解读,挖掘其文本写作在结构上采取的无情节叙事技巧和人物再现。  相似文献   

10.
甘肃武威籍作家雪漠的第七部长篇小说《野狐岭》于2014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解开蒙汉两支驼队消失之谜为线索,以"招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发生于百年前的中国西部骆驼客的探险故事,把消失了的骆驼客的生活写得波澜起伏、惊心动魄,被认为是"激活读者不曾经历的历史"的"重构西部神话"。《野狐岭》是开放式的话题写作,是最能体现雪漠叙事才能的作品,也是2014年长篇小说界的重要收获,它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正如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所说:"雪漠回来了!从《野狐岭》走出来了一个崭新的雪漠。不是一般的重归大漠,重归西部,而是从形式到灵魂都有内在的超越。"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西部作家雪漠,他对故乡的情感记忆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西部凉州贫瘠而辽阔的土地,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都是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正是怀着这种赤子之心,雪漠重回故乡,重温故土,怀着"听真话、听实话"的诚恳心态,应邀前来兰州参加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在2014年12月20日举办的《野狐岭》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雪漠因长篇小说《大漠祭》一举成名。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广泛关注。他的成功,一方面应归功于其作品丰厚的生活底蕴。另一方面则缘于其作品弥漫的浓郁的宗教意识。雪漠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藏传佛教)。他的人生观显然受到了佛教“万法皆空”、“慈悲为怀”、“利他主义”等教义的影响。因此,解读雪漠的作品。必须借助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2.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猎原》是新世纪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生态文学文本。在这部作品里,雪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代中国西部农民在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下卑微而又坚韧活着的生存境况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文化生态,全面展现了西部农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深入反思和探究了西部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态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生态之间的隐秘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猎原》是新世纪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生态文学文本。在这部作品里,雪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代中国西部农民在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下卑微而又坚韧活着的生存境况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文化生态,全面展现了西部农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深入反思和探究了西部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态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生态之间的隐秘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者阎连科将三姓村置于极致的苦难面前,三姓村的男性也成为苦难和牺牲的宏大叙事场面的中心,成为抗争死亡宿命的悲剧英雄。然而,三姓村的女性也在男性世界的缝隙中默默地发声,以独特的姿态与死亡斗争,她们的命运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三姓村的女性不仅生活在死亡宿命的悲剧下,同时也难逃男性绝对权威下的女性悲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性是在几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她们比男子相对缺乏生活体验,于是一旦女性的意志受到抑制和否定时,女性的苦难和不安意识就更多地集中于自身所熟悉的情感或情欲体验,甚而至于过份关照自身的身体体验,这种以情抗理的行动注定了其命运的悲剧性。以邓幺姑一生的情感演变为例来探究新旧交替、民主思潮萌动的晚清时期,中国现代女性对自身意志与命运的关注和抗争,人性的蠢蠢欲动宛如死水泛起的微澜,预示着狂风骤雨的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6.
苏童“红粉”系列女性深陷三对矛盾,即个性需要与历史力量之间的矛盾,女性自身的苦难命运与复仇意识的矛盾,对男性既鄙视又依附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流传于南方诸省的弹词(福建称为“评话”,在广东称为“木鱼书”),其中有一部分是女性作家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再生缘》、《天雨花》、《榴花梦》、《笔生花》、《蜃楼人影》等。这些作品表现了古代女性作者的思想相当深刻。妇女的苦难际遇砥砺着她们的意志,从而导致进取不息的精神,乃至产生参加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作品内容涉及妇女生活的各方面,是  相似文献   

18.
雪漠于2014年7月推出新作《野狐岭》后即在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这一作品是他继"大漠三部曲"与"灵魂三部曲"后的又一尝试性作品。该作品在文本形式、思想内容上,体现出与其之前的作品所不具备的鲜明探索性精神。本文拟从这部作品的灵魂描写、信仰的探索性、形式的创新性、文本的独特性、人物符号化以及雪漠的少年心性与脉脉温情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19.
季栋梁的中篇小说《黑夜长于白天》是2015年一部描写农村女性的力作。笔者认为作者不仅仅是在描述农村女性的苦难史,而是在面对苦难与穿越苦难的历程中,完整展现女性在苦难中奋斗的精神风貌以及在理想与现实、责任与自由、情与义等之间的理性抉择。小说中的女性在被损害中自我修复并逐渐强大到具有拯救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作品信息     
正雪漠携新书《山神的箭堆》上线直播"疫情是一块试金石,它可以试出一个人生命的韧性和强大。"日前,作家雪漠携新书《山神的箭堆》第一次上线直播,通过屏幕与读者进行了阅读交流,在线观看人数逾9万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传统型作家的直播带货效果出人意料之好,新书《山神的箭堆》预售单日销量过万册,成为作家中名副其实的"带货王"。《山神的箭堆》是雪漠最新出版的甘南藏地文化游记,讲述神秘的藏地故事。该书由人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