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痊愈、护理满意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人数为42例,所占百分比例为84%,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人数为28例,所占百分比例为56%,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躁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治疗依从性更好。因此,该种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7.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率为93.02%,对照组为74.4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积极预防,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呼吸内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与相关的防范应对措施予以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上半年收治的6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下半年收治的68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之后将两组患者对综合护理质量的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综合评价及患者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事件发生的概率远小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使护理的质量与安全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综合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62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腹腔残余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西药辅以中药组方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医保守治疗方案,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率为95.0%,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其中治愈率为52.0%,显效率为10.0%,有效率为28.0%,无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组方综合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用西药治疗,提示精心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12月我院1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5.7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2.1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从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之间收治的创伤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清创消毒等处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面的术前预防和术后预防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中2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发生几率为5%,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13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32.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用药安全性较高,切口愈合效果较好,可以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疗效,为酒依赖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对60例酒依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替代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包括风险评估、制定全程健康教育计划、心理护理干预等。对2组患者出院时的戒酒心理、行为进行评价.同时于出院后每隔4个月进行1次随访,持续1年。结果:观察组的复饮率、再住院率分别为20.o%ff~10.0%,低干对照组的40.0%与33_3%,且观察的复饮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酒依赖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学生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多元化教学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在期末考试中用同样的方法来检测两组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P<0.05)以及临床操作技能(P<0.01)都远不如实验组。结论: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智齿冠周炎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发现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66%,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好转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智齿冠周炎的患者,临床上应当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此方法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母婴的健康,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探讨路径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106名护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3名)和对照组(53名),实验组护生采取路径教学法进行教学管理,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结果,评价路径教学法实际效果。结果所有护生经过3个月外科实习带教后,实验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属于全新标准化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主观随意性,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对比两组在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后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和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影响心血管内科不安全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改善治疗的效果,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0例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其中30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另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外科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共421名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两组间压疮发生率是否有差异。结果:实验组共232名患者,其压疮发生率为7.76%;而对照组189名患者其压疮发生率为16.9%,经χ2检验分析得知P<0.05,两组中风患者压疮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日常护理工作中针对中风患者采取积极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压疮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探讨我院实施的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6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相关效果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1)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HSS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改善效果优于观察组;(2)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改善效果优于观察组,且在干预实施后的不同时段均效果显著(P均〈0.05).结论:我院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患者所采用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VS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5,P=0.024)。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 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8,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6,P=0.006)。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如何运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以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110例实习护生,按照序贯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应用PBL教学模式开展护理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LBL)进行带教,两组教学时数相同,实习任务结束后,对两组护生临床实践及理论水平进行测试,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了解入组护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显示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具有差异性。结论:PBL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重视学习者综合素质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护生临床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在某院实习护理人员共8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实习人员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为44名,对照组实习护理人员沿用传统教学查房模式,实验组实习护理人员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评价指标(诊断正确率、措施落实率、效果评价及时率和护理计划合格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护理人员的技能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认识,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并提高了实习护理人员在感染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创口感染2例,泌尿性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对照组发生创口感染6例,褥疮2例,泌尿性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9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腔积液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62.4%[1],严重低钠血症常促使或加重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及时和纠正低钠血症,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我院肝病科2006年5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腹腔积液并发低钠血症患者35例,由于重视病情观察,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