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王和平 《科教文汇》2013,(22):13-14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廉政教育,二者在内涵上、目标上具有共通性和共融性。加强高职学生廉政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高职学生具备职业素质的自身需要。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加强廉政教育,可将廉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主线相结合、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素质教育课堂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廉政教育,二者在内涵上、目标上具有共通性和共融性。加强高职学生廉政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高职学生具备职业素质的自身需要。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加强廉政教育,可将廉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主线相结合、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素质教育课堂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时代进行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点剖析了包括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等主要教育内容,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制度、实行灵活的岗位管理和重视学术科研活动来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已被教育者所共识。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初衷,在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素质教育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不仅仅是教育观念的改变问题,而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体系的构造、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问题。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问题,素质教育的进行实质上就是系统要素间的交叉互动、集成与整体推进的过程。因此,只有系统地认识素质教育的特征和教育规律,科学地构造素质教育的有机系统,把素质教育的要素融入到教育全过程中去,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素质教育是一个变量 …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15,(11):72-73
根据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数学教育的内涵,本文提出在大学数学知识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并且进一步探索了如何在大学数学知识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营造适当的教育、教学环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现代教育技术从理论与媒体两方面支持素质教育的实施,从呈现教育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多样化、优化教育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优化教育教学信息处理过程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任职素质教育是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育,任职素质教育能使全体学员在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实施任职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素质教育意识,其次是广大教员要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探讨了任职素质教育特点、实施任职素质教育必备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文章将主要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穿插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而针对小学语文教育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进展并不顺利,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都能找到其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理念的问题,现在的教育理念过于强调智育,忽视了德育。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以德育为本,正因在教育理念上的偏差,致使素质教育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已被教育者所共识。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初衰,在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素质教育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不仅仅是教育观念的改变问题,而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体系的构造、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问题。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问题,素质教育的进行裨上就是系统要素间的交叉互动、集成与整体推进的过程。因此,只有系统地认识素质教育的特征和教育规律,科学地构造素质教育的有机系统,把素质教育的要素融入到教育全过程中去,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也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质量是近年来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幕课”来袭,它给中国高校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本文希望将“幕课”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引入大学教育。同时希望更多的高校加入到“幕课”中来,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对适应世界大学教育发展潮流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关键内容。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积极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和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不断地摸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决对策和方法,对于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此为重点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杜建宾  罗勇 《科教文汇》2014,(14):214-214
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不仅关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高校综合素质测评实践的回顾,分析了现行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存在缺陷,运用价值人的相关理论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重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第一年教育,又称“大学第一年教育”(FYE)。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不再只满足于数量要求。新时代,我们希望通过各界努力,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校第一年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于大学和社会的认知、专业技能的掌握、未来职业选择、人生规划;高校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能力的评价、师德的遵守;高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计、质量水平的评估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教育目标制定、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等。  相似文献   

16.
秦付华 《大众科技》2013,(4):252-254
素质教育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文章在分析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优势,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任智霞 《科教文汇》2014,(27):38-39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推进,高校在进行教学时也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公选课作为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高校相关部门应该要重视大学公选课的建设,构建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为高校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本文通过对当前理工科高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公选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加强教学管理,做好公选课课程设计,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唐加冕  叶国妍  肖楠 《科教文汇》2013,(25):56-56,58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在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搞好大学数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数学建模是加强大学数学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永恒的主题,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讨论了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uses patent citation data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across European region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draws on a panel dataset of 4580 European university-owned patents classified by 202 European regions over the period 1998-2004. The methodology involves a multilevel framework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factors at three hierarchical levels (individual, university, and regional) on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patent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gional factors, such as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industrial potential, and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R&D expenditure, do not play any signific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of European university patents. We instead find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patent quality stem from their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We also find that university size does not explain the quality of patents. However, there is significant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in all models, suggesting that differences in other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explain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variance in patent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