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科技风》2020,(5)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一方面通过高职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就业必备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6S管理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的创新管理理念,而在高职院校中推行企业6S管理,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就业能力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学生通过6S管理养成的良好习惯,在将来的就业和实际工作中都能够得到有效应用。本文通过对推行企业6S管理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剖析,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5S管理是源于日本的一种优秀管理方法,是诸多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员工个人品德的根本途径。文章简要介绍了5S管理理念的含义,分析了职业素质、实验教学与5S管理理念的关系。提出在在高职院校学生实验教学中,可融入现代企业文化中的5S理念,以达到构建高职院校适应企业的桥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素养等效果。并提出了在实验教学中实施5S管理方法的一些具体方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26)
6S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它是5S的升级。近年来6S管理模式被引入到我国企业的管理中并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由于其出色的管理效果以及先进的思想理念非常契合于实训室的管理,因此不少高校都将其引入到实训室的日常管理中来。如何开发出6S管理模式的潜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实训室管理,已成为当前学校管理者所应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就6S管理在实训室日常管理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5S是一种创新管理模式,源于日本,5S的核心词语在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5S管理目的在于企业生产效率最大化和生产质量最佳化,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和失误,5S的管理理念是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宗旨是提高员工的整体工作水平,让企业对于整体生产过程更加具有控制性,让整个生产过程井然有序,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如何去除当下高校语音实验室中的弊病及5S管理理念在高校语音实验室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建设的管理需要,为有效提升高校后勤服务品质,阐述了"5+3"S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导入"5+3"S现场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讨论了在高校后勤服务过程中实施"5+3"S现场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引入5S管理理念 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5S管理的基本理念,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引入5S管理的必然性,以及运用5S管理理念提出具体的措施来改善实训室管理。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 《科教文汇》2012,(28):176-177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当前高职学生管理的实际出发.分析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将企业的优秀理念和管理引入学生管理.从而构建高职学生管理企业化新模式.增强学生管理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杨宏强 《科技与管理》2011,13(3):101-104
5S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现场管理方法。从理论角度深入地研究了5S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应用状况;从实践角度客观地指出了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实施5S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如何有效实施5S管理,这对我国企业成功实施5S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介了5S管理的背景知识与5S管理的内涵,通过对5S管理的背景知识与5S管理内涵的介绍,说明我国国际商务企业进行5S管理的必要性。5S管理不仅适合于工业企业,国际商务企业也同样需要。本文根据国际商务企业的业务特点,提出了国际商务企业实施5S管理方案和实施细则,意在透过推行5S管理使国际商务企业员工最终获得一种自主意识,培养一种持之以恒精神,塑造一种企业文化,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从改变环境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最终实现塑造全新国际商务企业形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针对传统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将现代实验教学管理理念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基于C/S(Client/Server)和B/S(Browser/sever)混合架构,利用MSSQLServer2000,ADO、VB、ASP技术平台,基于校园网络环境构建了符合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的信息系统,促进实验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杨志国 《科教文汇》2014,(36):150-151
在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胜任力理论指导下,笔者通过对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课业评价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分析研究,系统反思了高职管理类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课业教学实践,明确了全过程观察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的课业评价要旨,并对使用档案袋法收集评价信息、课业评价的报告体系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蒋庆荣 《科教文汇》2014,(36):128-129
教学标准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基本要求,制定具有区域产业特点及校本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能够使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撑,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能力的提升,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李莉 《科教文汇》2014,(36):15-16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职院校在“大德育”的理念下,通过“三师制”,即以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导力量,以“小班级”为单位的学生集体进行示范性“大德育”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如何激发主体能动性,培养阳光型、专业型、拓展型“三型”大学生。本文的研究,拟在实践活动中针对高职院校中班级德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通过“三师制”实现对“小班级”的“大德育”培养模式的构建体系,推动高职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薛亚红 《科教文汇》2014,(36):123-125
CBE职业教育模式是世界三大职教模式之一,加拿大CBE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这一先进的职教理念,贯穿于加拿大职业教育全过程,落实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则是加拿大CBE职教模式成功的关键和最有力的保障。本文探讨了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及成功的关键,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多学习借鉴加拿大职教成功经验,促使其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少峰 《大众科技》2014,(9):205-206
该公司现行的职能式管理模式落后于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过于粗糙,管理不到位。三步走,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实现公司生产流程化管理。第一步:将现行的生产管理按14类进行一级细分,一级细分后再进行二级、三级细分,使生产管理的工作精细、到位,达到生产管理"精、准、细、严"的基本要求。第二步:通过一年的"精细化管理"试行,公司对所开展的精细化管理进行全面跟踪、纠正、总结、评审、改进,并在些基础上制定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即制定公司精细化管理管理标准,并作为公司管理的标准在公司内全面推行。第三步: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试行半年后,经过再次全面跟踪、纠正、总结、评审、改进,纳入公司管理体系,编写程序文件(或管理流程文件)、流程管理说明书、流程管理执行标准等文件,开展公司生产流程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岳建彬 《科教文汇》2014,(10):168-169,173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其考试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考核方法改革的角度出发,在两门工科专业基础课程考试中采用“一页开卷”考试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善了学风考风,拓宽了教师教学改革的思路,探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一页开卷”具体做法,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全面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化育人”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尚处于缺位状态,社会认可度低,育人目标偏重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工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隐患越来越突出。对此,高职院校要提升对校园文化育人的关注度,从转变办学理念、课堂文化育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发挥教师育人主体作用四个方面探究高职校园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叶锋 《大众科技》2014,(1):114-115
在《中职语教学课程标准》中,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中职语文教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文章从教学模式探究、兴趣导向、学习习惯养成及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开展中职语文自主合作式教学的措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及课堂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李淑娟 《科教文汇》2014,(36):225-226
“营改增”的实施完善了我国的税务制度,优化了税制结构,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对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营改增”对建筑安装企业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应对“营改增”对建筑安装企业不利影响的策略及未来进一步增值税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安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大众科技》2014,(4):112-114,126
以市场需求和服务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办学思想已为大家所接受,但市场对就业学生要求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矛盾比较突出,市场普遍反映毕业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差;就其原因主要是实践教学体系安排上出了问题,如: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清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完整,实践教学保障不健全等。文章提出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和加强实践教学保障建议并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例,借以抛砖引玉,与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