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不担心被看不起,也不会看不起别人。港陆交流越来越多,文化心态上的问题也会慢慢消融我在反省,香港人对内地人有没有敌意。我第一次到香港是1987年,期间曾经有4年在美国,到现在已经25年了。从历史上看,香港人对内地人有优越感,有同情,甚至也有某种怜悯,有看不起,但是谈不上"敌意"。"敌意"这两个字至少在过去是没有的,如果有也是最近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2003年,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猴天花、西尼罗与埃博拉病毒,也许还包括SARS,这些“人畜共患疾病”频频突袭人类,似乎在提醒我们——微生物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这个星球上了,对此,我们人类更像是地球的客人。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字的出现远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之前。那么,在文字出现后到纸张发明前,人类又是如何把文字记载下来,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的呢?本文介绍在那一段时期内,人类所制作的形形色色的“书”。粘土书在古代巴比伦、亚述等国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叙利亚、伊拉克境内),当时人们用粘土制成大小厚薄相宜  相似文献   

4.
火星和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科学们普遍认为,金星是地球的过去,而火星是地球的未来。美俄科学家对金星进行的十多次探测表明,金星上的环境异常恶劣,绝不适合脆弱的人类居住。那么火星呢?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地球人有朝一日很可能会乐得把火星当作自己的第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14,(48):12-12
虽然就全球而言,当下的人口出生率要比以前任何时候都低,但全球人口仍在不断增加。而由于妇女无法掌控生育权等问题,人口问题在非洲尤为明显。根据联合国的最新预测,全球人口在2100年时将达到123亿。人口的急剧膨胀已经挤占了地球上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而如今地球上动植物种类的灭绝速度,是人类出现之前的至少1000倍。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持人是一种“角色”,人们对不同栏目的主持人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角色期待”.主持人应遵循这一规律.从第一次为受众服务时就要以鲜明的格调和造型给受众亲切的认同感,而充满亲情温馨气息的“现代主妇型”在“为您服务”这个特定的主持人节目中是很美的,那不是明艳之美、华丽之美,而是一种气质美、人情美、充实之美.  相似文献   

7.
2012年,在万众的惶恐中,等待人类死刑.地震、台风、枪击案、核污染……天灾人祸,祸不单行,丧钟为谁而鸣?然而,太阳照样升起.在苦难面前,人类释出最大的温情.或许正如狄更斯所言,"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那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应有尽有,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正在步入天堂;我们正奔往相反的方向."在这悲欣交集的世界舞台上,欧洲文坛上演了一台怎样的大戏?  相似文献   

8.
大约在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界的一次大分化,也是自然史的一次大飞跃。从此,自然界出现了一支改造自然的新生力量。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自然辩证法·导言》)。先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出版了许多有关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论著,其中不少论著有鲜明的特色,为传播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观作出了努力。但也应该承认,不少论著往往只停留在着重论述五种社会形  相似文献   

9.
<正> 如果地球上只有人类。世界将会怎样?虽然没有了熊猫和天鹅、鸟语虫鸣,人们还是可以生存下去,但却很少有人想生活在一个连这样的动物都不复存在的世界里。 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目前仍有非常多的物种没能发现并得到研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23,(1):136-137
<正>本书从“生命是什么”“生命进化为什么有性别之分”“多样化的动植物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灵长类是人类的近亲”“人类是谁”,一直讲到“人类是怎样进化的”,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过去是所有事件发生的原动力”的大历史思维和跨学科知识体系,在宇宙、自然和文明中进行自我定位,并找到如何更好生活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50万年以前,人类还在“沉睡”,而地球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北京周口店,在古人类占据主宰地位之前,大型哺乳动物是那里的主人。然而,随着第四纪冰川运动进入间冰期,动物们无法适应环境,只好逐渐由北往南迁移,找寻更舒适的栖居之地。20世纪60年代末,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了这种古动物的骨骼化石。于是,一个“谜”随之产生——古动物们究竟选择了什么方式、花了多少时间、以什么样的路线来到了台湾?再久远的历史也终会留下蛛丝马迹,真相“蒙尘”再深也有大白的一天。不久以前,随着一次偶然的考古发现,考古学家终于找到了线…  相似文献   

12.
县报,在我国通常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县级委员会领导下的全县人民的报纸。县报的历史不是很长,它最早零星地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县报曾有一度发展。自那以来,因受国内政治经济情况变化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县报一直处于办办停停,停停办办的不稳定状态中。到了“文革”期间,县报几乎被一扫而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地回春,百业俱兴,新闻事业领域中的县报这片小小的园地,也开始复苏了,县报纷纷复刊、创刊,到目前巳达百家左右,展现了稳步发展的趋势。县报,在我国社会主义报业结构中,巳经形成了一个重要层次。它扎根基层,面向千家万户,和  相似文献   

13.
引力助推     
《全国新书目》2022,(8):52-53
<正>本书讲述了妙趣横生和震撼人心的航天故事,展示了人类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中做过的了不起的事情,以及人类文明发生的改变,为读者梳理了人类航天的历史脉络——从古代的飞天传奇到大国之间的太空探索竞赛,让读者理解探索太空对人类、国家和个人的现实意义。如果有人问你,人类飞向太空的第一阻力是什么?大多数人会不约而同地回答:是引力。的确如此,人类实现飞天梦的最大困难就是克服地球的引力。我们在中学物理中就学到了如何计算宇宙速度,那是人类摆脱地球或太阳引力的束缚冲向太空的门槛: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km/s),能让物体围绕地球旋转;  相似文献   

14.
会议史话     
有考古者发现,从远古开始,人类就产生了开会的形式。当时,大家聚集在一块空地上,讨论一块肉或一张兽皮如何分配,以及安全等问题。现在看来,这是人作为群居动物的本能需要。  相似文献   

15.
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报道,暗物质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它代表了宇宙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人类可以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不到10%。美国科学家称,地球和月球之间其实隐藏着大量神秘的暗物质。暗物质无法被人类直接观测到,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这一观点也许可以用来解释所谓的“飞行异常”现象。当太空飞行器进入太空之前、尚在地球周围不断加速的过程中,所有飞行器都曾有过奇怪的速率变化过程,有的出现减速现象,有的出现加速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只要人类历史上产生一种新鲜事物,就会对人类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在当今网络时代体现的更加明显,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是人类获取新信息的首当其冲选择,成为了21世纪最受人类欢迎的模式,那么,微博作为网络世界正火热的传播模式,其强大的个性特点,在出现后不久就被越来越多的人迷恋。那么,作为传统传播方式的新闻媒体表示压力巨大,那么二者如何共存、有怎样的联系?这是当今社会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徐启雄前得知,在 他之前,浙江美术界也曾有过一位全国政协委 员,那就是黄宾虹大师。从黄先生逝世的1955年到1993年这38年间,浙江美术家中再也没有人能进入全国政协。浙江画院的徐启雄得此殊荣,不容易! 画美反被美所累 徐启雄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工笔”:说话一字一句一板一眼,严谨得我插不上一句问话。 满头银发的徐启雄,人长得也很“工笔”。当年把徐启雄从中央美术学院选调到人民日报社的华君武,曾有入木三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博物顺生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人类、人类的创造物,都一定要毁灭。问题不在于是否会毁灭,而是何时毁灭,如何推迟毁灭。"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个生,是生成、演化的意思,不限于与人类相关的事物,它道出了古人对世界流变、演替过程的深刻理解。生成与毁灭不完全是对立的,在更高一层观察,它们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毁灭就不会有新生。做冷静的自然哲学思考,我们清晰地确认,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必然是昙花一现,不管我们如何留恋。但由此并不能必然推出消极遁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
《五元“特别奖”》那篇豆腐块大的批评文章,在青海省引起反响,省委书记赵海峰亲自过问。经重新审定,曾在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获奖的杨向东同志被授予“青海省劳动模范”称号,除巳晋升一级工资外,再发给奖金一百五十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细心的读者都会感觉到,平时人们每周必看的“节目报”,已经不仅仅是一张节目单,也不仅仅是对节目的简单预告,它巳经逐步成为广播电视的百花园、信息源、知识库、评议厅。在名称上,已由“××广播电视”变成“××广播电视报”。在数量上,它一般都是各省、市期发量最大的一份报纸。在版面形式上,已经从四开二版发展到四开四版、四开八版或对开四版,广东已经出版了象国外及香港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