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问:使用电子蜂鸣器为什么能驱蚊?答:电子蜂鸣器是一种类似电铃的装置,它发声的频率约955~12000赫,这声音很似雄蚊声.叮人的蚊子都是雌蚊.育卵期的雌蚊害怕雄蚊,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以为是雄蚊飞来了,于是急忙避开,逃之夭夭.问:往暖水瓶中灌水,为什么发声的音调越来越高?答: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往暖水瓶中灌水,瓶内空气柱变小,它的振动频率变大,所以,发声的音调就越来越高.掌握这个规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瓶中的水是否灌满.问:影剧院里的墙壁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1 空气柱的共鸣这个演示实验在教室内效果较差。可生活中学生都熟悉往暖水瓶里灌开水时所发出的声音,灌开水时,其音调会越来越高,所以只凭音调就可以听出水瓶接近灌满了。灌水时所产生的声音含有多种频率,但只有与瓶内空气技能产生共振的那部分频率的分量得到了加  相似文献   

3.
向保温瓶灌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并且可以根据瓶中产生的声音的变化判断水是否灌满。你是否发现,用细水流向保温瓶中灌水,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升高;用大水流灌水时,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却逐渐变低。这倒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决定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即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向保温瓶中灌水时,瓶中的水和空气柱都在振动,  相似文献   

4.
题目1取四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上质量不等的水,若用筷子敲击杯子,则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A 盛水最多的B 盛水最少的C 一样高D 无法确定题目2在向热水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 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 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 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 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错解这是两道看似相似的题目,大多数同学两道题都选答案A。同学们在思考“被敲水杯频率高低”的问题时,常常会联想到给热水瓶充开水的情形:开水充得越多,热水瓶内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相似文献   

5.
一、做实验,激活探究欲望,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是进行探究的重要途径,很多物理现象,如果补充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可以激活学生探究欲望,从而体验到物理过程的内在美和探究乐趣。如讲“声现象”时,遇到这样一道题:给开水瓶灌水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是逐渐变高还是逐渐变低?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音调变高了。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靠空气的振动发出的,当往水瓶里灌的水越多,则空气柱越短,空气的振动频率越高,学生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6.
1、听听暖水瓶唱歌(图:灌热水瓶)灌暖水瓶的时候,热气腾腾,很难看清水是否灌满,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能从音调的变化听得出来,水是不是灌满了。瓶子空的时候,发声低沉,慢慢加入水,音调也就逐渐升高。原理:声音是空气振动时发出的,音调的高低和瓶子里面空气柱的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7.
严宁 《物理教师》2001,22(5):48-48
初中学生学过乐音的三要素后,常见到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所示,在试管里装入深度不同的水,当向试管口由A向D轻轻吹气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这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学生常常出错,其主要原因是课本只说明振动的弦的长短、松紧、粗细与声音音调的关系,而未涉及振动的空气柱的长短与声音音调的关系.有必要通过实验来演示振动的空气柱长短与声音音调变化的关系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问书上说声音靠介质传播,请你把这句话说的更清楚点.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声源物体的振动,会引起它附近的介质振动,近处介质的振动会引起远处介质的振动,介质的振动又会引起耳膜振动,人就听到了声音.可见介质传播的是振动,这就是声的实质.问月球上没有空气,但如果人对着无线电话筒讲话,由电波发送出去,就可在月球上面对话,对吗?答这时讲话人的嘴与话筒之间必须有介质相连,如果这之间是真空,那么用无线电也不能直接传呼.实际上宇航员穿着充气的衣服,这衣服把人头和身体裹得很严.人讲话时引起衣内的空气振动,振动的空气使…  相似文献   

9.
题目1取四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上质量不等的水,若用筷子敲击杯子,则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A)盛水最多的(B)盛水最少的(C)一样高(D)无法确定题目2向热水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错解:这是两道看似相似的试题,从学生解答情况看,大多数同学两道题都选答案(A),同学们提到“被敲水杯频率高低”的问题时,就联想到给热水瓶充开水的情形:开水充得越多,热水瓶内发出声…  相似文献   

10.
问为什么把茶杯口或碗口贴在耳朵上就会听到嗡嗡声?答因为茶杯和碗都是共鸣器,且都能把我们周围许多极其微弱而在平时很难感觉到的声音放大了.问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为什么不烫手?答因为刚从开水里拿出来的鸡蛋表面还沾着水,水蒸发吸热而使蛋壳的温度降低,因此手并不感到很烫,但鸡蛋表面的水份完全蒸发以后,鸡蛋就会烫手了问水蒸气是什么颜色的?答准确地说,水蒸气是完全透明无色的,我们看不见它,就像看不见空气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为“白汽”的,其实不是气体,而是聚集在一起的极小的水球,是雾状的水而不是水蒸气.…  相似文献   

11.
趣味问答     
问: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时一定会沸腾吗?答:不一定。还要看是否继续向液体加热。问:音调越高的声音,它的响度一定越大吗?答:不一定。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而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初二物理实验(苏科版)中有一个小实验自制水瓶琴:用八只相同啤酒瓶,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并能演奏一曲美妙的乐曲.有经验的人冲开水时听声音就知道水瓶中的水是否满了.那么,这两种声音是靠什么振动发出来了?是空气柱的振动还是水的振动?学生感到疑惑.下面让学生设计一组实验来探究振动体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平时我们描述声音特性的词语有“大小”、“强弱”、“高低”,不少同学往往将它们混淆,并且和物理术语中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对不上号,表明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实,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相似文献   

14.
暖水瓶唱歌     
音调的高低和声源的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固体声源是这样,气体和液体声源也是这样。当你往暖水瓶里灌水时,你听到的声音会随着灌水的情况发生变化:开始音调低,慢慢音调就高了,等到快灌满时音调最高。这就是暖水瓶的“歌声”。暖水瓶唱歌的道理很简单:灌水的时候,瓶里的空气受到振动,发出声音,这部分空气就是声源。开始的时候,里边的空气多,空气柱长,它振动起来比较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也就低了。水越灌越多,空气越来越少,空气柱也就越来越短。短空气柱和短琴弦一样,是“急脾气”,振动得快,频率高,音调也就高了。找一个细口的长药瓶做实验更…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下面是两个易混的声学试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馆里,一名观众看到两排长短不同的金属管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很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同事,于是研究起来(本期封面).这是用来展示共振现象的展品,叫做排箫.如果把耳朵贴近管口,就会听到管子里发出"嗡嗡"的声音.不同的管口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不同.原来,金属管的长短不同,管子里的空气柱长度自然不同,其固有振动频率也不同,当周围环境的各种声波作用到空气柱时,只有与空气柱固有频率相同的声波才能激起空气柱的共振.管子越长,固有频率就越低,音调也就越低;管子越短,听到的"嗡嗡"声音调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它来源于生活,这在理论上怎样解释呢? 水壶中的水达到一定温度时,容器底部和器壁会出现一些小汽泡,这种小汽泡是由吸附在容器壁和溶在水中的空气形成。汽泡中除了一定量的空气外,还有因受汽热而产生的饱和水汽。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向汽泡内蒸发的水汽就逐渐增多,汽泡内的压强也就增大,导致小汽泡逐渐膨胀,在浮力作用下由底部上升。  相似文献   

18.
到郊外野游,忽然一声喇叭,有辆汽车开过来了。你听,当它向你开来的时候,喇叭的音调升高,声音变尖;开过你身边的一瞬间,音调突然降低;在离你而去的时候,音调又慢慢低下来。如果你坐火车出去游玩,听到对面开来火车的汽笛声,音调也会这样变化。汽车喇叭和火车汽笛为什么会变调呢?原来,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而音调是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当汽车向你开来的时候,喇叭发出声波,它以正常的速度加上车的速度向你传播过来,这时每秒钟向你传来的声波数会比平常多,也就是说频率加高了,所以听起来…  相似文献   

19.
声如同人的双耳,生活中太需要太重要了.但是学过后,有些同学仍有不明之处,有待澄清与阐述.如:1.振动一定发出声音吗?众所周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并不是任何振动都能听到声音.如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或将手在空中一挥,都只能看见,而不能听到声音.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2万次/秒.2.声传播与光传播声音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而光传播不仅能透过透明介质,还可在真空中传播.另外,声音的传播是由近及远向四周传播,而光在同种物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没有介质,…  相似文献   

20.
如果振动的频率和波的长度是已知的,那么声波在某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就能够被确定。在这个实验中,可以利用已知频率的声波,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该声波的波长能够利用共振的空气柱测得。本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封闭管子中的共振测定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二是利用这种测量方法计算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