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铁皮石斛组培苗经过多次继代之后,退化严重.利用不同的外源激素及配比、不同浓度Co2+离子和不同的天然添加物,优化组培苗的培养基.结果表明,MS+2.0mg/L6-BA(6-苄基腺嘌呤)+0.10mg/L NAA(萘乙酸)为较好的复壮激素配方,采用1.250倍正常Co2+浓度、150g/L香蕉汁的培养基,对组培苗的复壮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秋水仙碱诱导菘蓝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直接浸渍和加入培养基法对菘蓝种子进行诱导,探讨秋水仙碱诱导菘蓝多倍体的方法。结果表明:用秋水仙碱诱导菘蓝多倍体植株是有效的,已有部分植株已加倍成为同源多倍体。  相似文献   

3.
从唐山师范学院花房中采集菘蓝根腐病病根并对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及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菘蓝根腐病病原菌的室内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致病菌经鉴定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Stilbellales)、瘤座孢科(Tuborculadales)、镰刀属(Fusarium)真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分子量为3KD、50KD的壳聚糖随着浓度的提高,其抑菌效果也逐渐增强,6mg/ml的效果最好;分子量为150KD时,3mg/ml的效果最好;在一定分子量范围内,除0.75mg/ml的浓度外,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提高,其抑菌效果也逐渐增强,分子量150KD的效果最好;本试验中,最大抑菌率为61%。  相似文献   

4.
菘蓝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菘蓝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分析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对菘蓝愈伤组织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MS BA 1.0 mg·L-1 2,4-D 0.1 mg·L-1 IAA 0.2 mg·L-1对菘蓝愈伤组织的增殖、分化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菘蓝种子萌发后,以菘蓝幼苗的上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菘蓝愈伤组织的生成、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 mg/L 6-BA.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菘蓝种子萌发后,以菘蓝幼苗的上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菘蓝愈伤组织的生成、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 mg/L 6-BA.  相似文献   

7.
几种因子对香石竹组培玻璃苗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石竹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很容易玻璃化,形成玻璃苗.通过几种培养因素对影响香石竹玻璃化的对比试验,可知,增加光照时间与强度、加大琼脂含量、降低细胞分裂素浓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香石竹玻璃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以菘蓝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种类和浓度、接种方式、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建立了菘蓝离体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MS+6-BA2.0 mg/L+NAA0.2 mg/L+3%蔗糖为培养基,接种后暗培养5天转到光下培养,叶片远轴面向下接触培养基对不定芽的再生最为有效,不定芽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从叶片上分化产生,再生率高达93.10%.以1/2MS为培养基附加0.1 mg/LNAA可使不定芽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醇水溶液在^60Coγ射线照射下的交联效应。结果表明,聚乙烯醇浓度越低,吸收剂量越大,其交联度也越大。当其浓度为2%-3%时,其凝胶化剂量约为5kGy,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其影响则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0.
菘蓝易感病品种窄叶植株的患病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加强,并且产生2条新的Rf=0.11和Rf=0.5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抗病植株与易感病植株的正常叶片中同工酶酶谱基本一致,但后者的酶带强度高于前者。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菘蓝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霜霉病有一定关系。叶片感病后,POD活性增强。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菘蓝品种鉴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发泡聚乙烯醇(PVOH)吸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对发泡聚乙烯醇(PVOH)试样吸收水、酒精的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发泡PVOH试样在承受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吸水性能略有降低;试样被压缩至8000N后平衡吸水量明显升高;试样自然吸收酒精量约为自然吸水量的5.2倍;吸收酒精后,试样尺寸约增加了20%;压缩至8000N后,再做吸酒精试验,其平衡吸酒精量基本不变,且达到吸收平衡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以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在氯仿溶剂中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考察该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间歇式吸附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较快,最大表观结合量近270μg/g。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在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流涎法制备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的共混膜(CS/PVA).研究了共混膜吸附剂对SDBS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浓度、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和Tempkin方程.在热力学研究表中,ΔGo〈0,ΔHo〉0,ΔSo〉0,表明此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玉米淀粉进行氧化、交联及聚乙烯醇改性,制得适合高速卷烟机用的快干、速粘卷烟胶,探讨了影响卷烟胶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发泡聚乙烯醇是一种环保型的泡沫塑料,广泛应用于在清洁材料、过滤材料、医用材料等领域,但尚未见在包装领域应用的报道.本文详细讨论了发泡聚乙烯醇的3种发泡方法(机械发泡法、化学发泡法、成孔剂发泡法)、制备技术以及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力学性能、吸液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液态产品缓冲吸液包装上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50、60、70、80℃下,聚合醋酸乙烯酯( VAc)制得一系列聚醋酸乙烯酯(PVAc),并在氢氧化钠作用下醇解制得聚乙烯醇( PVA);通过黏度法测定聚乙烯醇被高碘酸钾降解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计算出聚乙烯醇中“头碰头”的键合几率;然后聚乙烯醇与甲醛在酸催化作用下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并计算出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缩醛度;最后得出聚合温度对聚乙烯醇键合方式和聚乙烯醇缩甲醛缩醛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温度低,聚乙烯醇的聚合度大、相对分子质量大、黏度大,而且聚乙烯醇分子中“头碰头”键合几率小,最佳的聚合温度是60℃;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缩醛度则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农作物秸杆为主料的新型可降解绿色环保餐具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对秸秆的粒度、高岭土用量、聚乙烯醇用量、板材厚度等参数的优化,制备了具有可降解性能的餐具材料,并利用简易抗冲实验装置对该材料的抗冲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农作物秸杆为主料的新型可降解绿色环保餐具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对秸秆的粒度、高岭土用量、聚乙烯醇用量、板材厚度等参数的优化,制备了具有可降解性能的餐具材料,并利用简易抗冲实验装置对该材料的抗冲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将磺化聚氯乙烯催化剂应用于乳酸正丁酯的合成中,由乳酸和正丁醇反应生成乳酸正了酯.当0.1摩尔乳酸,0.4摩尔正丁醇和1.0克催化剂回流反应2小时,产品收率达85.6%.同时研究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