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手机电视节目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玮  李胜 《声屏世界》2009,(12):24-25
手机电视节目的内容创新 目前,手机电视在内容提供上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电视节目资源为主,这显然不适合手机电视用户的口味。真正的手机电视业务内容应该是根据用户需求的差异而量身定做的。因此,手机电视必须实现内容创新。  相似文献   

2.
手机电视对电视节目形态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作为电视节目接收终端的新型电视传播媒介。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①作为新兴媒体,手机为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从内容提供商的角度来讲,电视节目制作者需要根据新媒体特性创造新的产品形态。将传统电视节目简单搬到手机上是不能发挥应用特性的,必须进行改进和重构,综合手机媒体的特质,有计划地为不同平台设计相应环节,从而构成手机电视新的节目形态。这种节目形态,又是以形式、内容及生产三个层面来构建的。  相似文献   

3.
曹文阳 《新闻世界》2009,(3):104-106
随着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风生水起,手机电视业务引起了各方关注。毫无疑问,手机电视的出现将会丰富我们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生活,填补日常工作生活中细碎的时间缝隙。这里面,高新科技的吸引力自不必说,手机电视有效而持久的美丽却更在于高科技所包装承载的精彩内容。人们会喜欢什么样的手机电视节目呢?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手机电视发展现况对此作一个整体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手机报已经普及的今天,手机电视在国家标准出炉之后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以来内容制作是媒介的核心竞争力,手机电视的发展也不无例外。现阶段我国手机电视的内容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传统电视内容;二是自制电视内容。目前手机电视是以将传统电视内容搬上手机屏幕为主,主要分为新闻资讯和娱乐两大类。手机电视要想以内容取胜,突出差异化传播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必须在自制节目内容上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5.
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社交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即时发微博——时下,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接收电视讯息的同时,与身处不同地方的朋友乃至陌生人分享、交流观感。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电视的观看方式也渐渐发生转变,注重观众与观众以及电视内容间互动的“社交电视”,或许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电视的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6.
3G时代下我国手机电视节目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电信业已全面进入3G时代。作为3G业务的主打应用,手机电视已成为业界、学界乃至政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受众的视角,结合用户需求,对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进行调查,分析3G时代下的手机电视节目及其制作应注意的事项,为手机电视节目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娱乐类节目的发展现状电视自从进入人们的生活,电视节目就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大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电视节目在创作上也推新求异,种类日益繁多。在电视节目发展初期,娱乐类节目种类单一,传统类的综艺比较受到大众的欢迎,但是随着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8.
动态     
《中国传媒科技》2004,(1):61-64
芬兰将向手机用户试播电视节目据芬兰《赫尔辛基新闻》12月16日报道,芬兰电视一台、电视二台、电视四台、广告电视台、索内拉电信公司和诺基亚公司等7家公司将同芬兰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于2004年秋季首先在首都赫尔辛基地区向使用诺基亚新型手机的500个用户发送电视节目,并提供商业性的电视服务。这类电视节目将通过能够传送广播和电视信号的数字网络发送。据估计,芬兰消费者对收看手机电视节目表示出极大兴趣。参与这一项目的芬兰公司也认为这将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商机。诺基亚公司将根据试播情况,决定是否将其研制的电视手机大量投放市场。中…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视媒体应运而生,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塑造主流价值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电视的存在,它俨然成了我们的一个亲人、一个朋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表现直观、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电视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和大众造成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电视历来受到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约束,基本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电视的制作和放映领域引入了审查制度。随着越来越丰富的电视节目的涌现,如何做好电视节目播出前的内容审核工作,是每个电视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2.0时代的到来和3G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手机电视和手机网络的发展已成为业界.学界乃至政界关注的热点。在一年一度的全美电视节目展(NATPE)上,手机电视不期而然地成为讨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欧美传媒公司在2008NATPE上展现的丰富多彩的手机电视服务内容相比,国内手机电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缺乏动力,且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本文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内手机电视的“引爆点”。  相似文献   

11.
电视制作中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技术是影响电视节目效果的关键因素,在电视制作中也占有主导地位。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创新摄影技术和改革传统的剪辑方式,将会对电视节目的特性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电视制作摄影技术及剪辑的主要作用出发,探讨了电视制作中摄影技术的创新,并详细的分析了电视制作的剪辑技术。  相似文献   

12.
邵国松 《今传媒》2007,(12):34-35
手机电视正在全球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都将部分电视节目内容转移到手机上.比如,美国的弗莱森(Verizon)和广播公司合作推出一项名为V-Cast的手机电视服务,弗莱森的手机用户因此可通过该服务收看那些现场直播或按需索取的电视节目.中国的中央电视台(CCTV)最近也联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启动CCTV手机电视业务.CCTV的电视节目得以通过移动网络方式向大众传播,并提供直播、点播、下载等个性服务.  相似文献   

13.
电视看似被新媒体所冲击以致失去大量受众,但其实是危机与机遇并存,载体的转移使电视机不再是电视的唯一播出平台.作为新兴媒体,手机为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从内容提供商的角度讲,电视节目制作者需要根据新媒体特性创造新的产品形态.传统电视节目必须综合手机媒体的特质,找到适当的内容和形式承载手机电视受众期待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三网融合是目前我国媒体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实现互联网、电信网与广电网之间的优势互补,为观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收看方式与更加多样的节目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传统电视媒体表现形式的变革与转型。目前电视节目传播新载体中发展比较好的主要是IPTV电视、手机电视和互联网视频,本文结合三网融合社会大环境,从传统电视媒体表现形式创新方面对电视节目传播新载体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三网融合是目前我国媒体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实现互联网、电信网与广电网之间的优势互补,为观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收看方式与更加多样的节目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传统电视媒体表现形式的变革与转型.目前电视节目传播新载体中发展比较好的主要是IPTV电视、手机电视和互联网视频,本文结合三网融合社会大环境,从传统电视媒体表现形式创新方面对电视节目传播新载体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已经深入到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电视行业特别是收视率调查,电视媒体开始重新思考和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电视节目现已不局限于电视荧屏这一"大屏",电脑屏幕"中屏"、手机等移动媒体"小屏"终端分散着传统电视节目视频的受众,单一以电视终端为收视调查的手段,已难以准确反映全媒体环境下的收视结果,重建收视率调查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何佳 《视听》2016,(12):79-80
2014至2015年,随着视频网站自制内容井喷期的到来,传统卫视和视频网站的内容供销关系也悄然改变,视频网站已逐渐从电视内容的"搬运工",转变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的"神助攻",再到如今成为电视内容的"输血者"。优质的网络自制内容反输电视平台的现象将会愈发普遍,并成为2016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与电视综艺节目的结合是目前很多电视节目都采取的方式。目的是强化电视综艺节目的趣味性,提高收视效果。电视综艺节目与新媒体的互动让电视节目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以此为例,通过研究新媒体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影响,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2012年末湖南卫视启动"呼啦"移动社交APP为开端,短短两年时间里,电视APP一下子火了起来,有视频聚合、新闻客户端、社交互动、游戏、生活服务等多种类型,将电视内容变成移动式的,让"看电视"变成了"玩手机"。据统计,目前国内传媒界的新闻APP达1300多个,卫视、地面频道、热门电视节目、知名电视人的APP也达数百个,移动互联网的广电系已蔚然成型。此番传统电视如过江之鲫纷纷进军移动互联网,几乎重现了当年传统媒体到互联网跑马圈地突击建站的景观,但与触网之初相比还是有了不小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奥运电视的新媒体传播途径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和楼宇电视四个角度,探讨了这些相关的新媒体传播奥运电视节目的方式。并建议传统电视媒体等部门抓住奥运的机遇,加快电视新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