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倩 《中国广播》2013,(11):59-61
随着全球新闻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以严谨、枯燥、高端著称的广播电视财经节目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娱乐化倾向。本文对财经娱乐化的界定及基本形式、发展特征、需求、负面影响以及未来方向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财经类节目都要融入娱乐化因素,好的娱乐化财经节目的宗旨应该是差异化表达、多样化表现、平民化视角。  相似文献   

2.
张婷 《视听界》2009,(3):82-83
《上班这点事》是由唯众传播联手上海文广第一财经频道推出的中国第一档轻喜剧风格日播职场谈话节目。在目前财经娱乐化的大背景下,《上班这点事》引领了电视节目的新风潮,该节目在2008年7月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经济委员会评选的全国创优栏目奖,并入围2008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  相似文献   

3.
张嘉斌 《东南传播》2012,(8):168-170
国家广电总局在2011年7月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随后的10月21日,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民间俗称"限娱令"),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本文从政策解读、总体战略、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就《意见》提出后地方电视台发展的前景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限娱令”一出,似乎闻风而动的都是些电视台,其实广电总局限的是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而不是这些节目本身.微博时代,让这个世界的道德底线和隐私权像高山上的雪线一样一再退缩,什么事都可以拿来娱乐一把.过度娱乐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电视上,还出现在众多平面媒体上.  相似文献   

5.
研发评估,在整个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中是首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环,也可以叫节目播前评估系统。可以说,节目播后评估是节目播前评估的延伸,播前评估是播后评估的一个基准值,是节目运作目标的事前预测。在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中,播前评估并非简单的"防患于未然",或者防止质量不高的广播电视节目出现在屏幕上,没有播前评估,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前民众消费意识和娱乐意识的迅速提高,许多广播电视节目为了赚取收视率而过分地迎合当前大众的娱乐口味,将过多的娱乐化语言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之中,这不仅违背了国家对于电视媒体的相关条例规定,同时也是对广大民众的一种语言误导。因此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工作者,我们应该承担起电视媒体对于标准的普通话的推广责任,在语言规范方面起到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为民众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7.
“限娱令”     
2011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专门召开"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会上由专门邀请各大卫视的相关负责人参与讨论关于"限娱令"的意见。2011年9月14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国台办  相似文献   

8.
马皓 《今传媒》2013,(2):88-90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发,再次引起了各界人士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热议。娱乐节目的宗旨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而如今的娱乐节目越来越走向低俗化的全民娱乐进程,众多上星卫视策划了各种具有轰动效应的相亲交友节目,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炒作甚至以冲击道德底线来博取收视率,使得节目导向游移,造成全民娱乐化的影响。"限娱令"的出台,正是对这种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悬崖勒马,不仅对电视相亲节目在道德价值上起到约束作用,更是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伦理失范现象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9.
为了追求目标受众的最大化,时下的电视节目普遍有一种娱乐化倾向。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众渴望媒体为他们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消遣。 我台大型人文类谈话节目《开坛》,以人文精神的张扬之地、知识才骏的精神大餐为自己的传播理念。由于它是一种窄播化的节目.因此受众范围相对较窄,成为屏幕上的“阳春白雪”,是一种雅文化。依托《开坛》栏目的大型文化活动金庸“华山论剑”,在雅与俗的统一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使文化和娱乐实现了一次成功的链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受众的影响力、广播电视媒介"窄播"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以及国内外著名节目主持人的成功经验等方面,论述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具备专业素质的必要性,指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在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水平上不断训练自己、不断学习提高,尽量达到比较高的专业素质;广播电视媒介还应打破常规吸纳专业人士来担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1.
广播影视     
《传媒》2009,(5)
《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建议稿)》发布4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发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建议稿)》。《审议规则》共分6章48条,是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播前审查的标准,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组织处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后因节目内容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依据,适用于公共广播电视频率或频道,公共广播电视频率或频道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参照执行。中国广播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是创新广播电视制播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改革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节目制作的问题、社会制作公司生存的问题、政府规制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人事、节目知识版权、节目质量评估机制、制播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本文从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传播和宣传过程控制角度看,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可分为播前管理和播后管理两个环节、两种方式。播前管理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之前,由管理部门提出宣传报道口径和相关要求,然后由政府部门或媒体自身对相关节目进行审查,尽量避免政治导向、价值取向和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11,(7):58-59
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移动外场网络制播系统(以下简称移动外场系统),是中央电视台应对大型节目制播的一项创新型应用和工程技术实践。移动外场系统是一个高标清兼容、全网络、全文件化一体的制播系统,为节目制播提供了信号收录、节目编辑、演播室文件化播出、前后场素材/节目交换以及媒资归档回迁等全功能的网络制播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内容,以普法、释法和指导用法避免或减少犯罪为宗旨,关注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电视节目,为我国实现法治化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法制节目的繁荣,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除目前法制节目娱乐化、同质化现象备受关注之外,法制节目本身存在的"乱象"也愈渐明显,这与法制节目倡导的法治精神是相违背的。本文从"乱象"入手,探讨法制节目"乱象"的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春理 《中国广播》2012,(11):45-48
加快推进广播电视节目资源确权工作的进程,是当下电台电视台版权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确权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节目确权问题的现实路径,包括重新评估市场价值、制订科学合理的开发计划与合作模式、合情合理解决职务作品问题、解决好在播节目确权、为开发积累版权资源等。  相似文献   

17.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意见》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群众对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反映强烈问:最近,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  相似文献   

18.
陈洁 《视听界》2013,(3):62-64
一、美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流行趋势 1.新闻节目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就是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里挖掘其娱乐价值,实现“硬新闻、软着陆”。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文学化道路。在新闻报道中娱乐的比例加大,严肃新闻也开始用娱乐的手法包装,一些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的界限趋向模糊。  相似文献   

19.
张迪 《记者摇篮》2010,(3):76-77
如今,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该肯定它积极的意义,因为它既是在报道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凸现细节,深化新闻主题。既然娱乐是观众的普遍要求,那么大量制作、播出娱乐性节目甚至将新闻也用娱乐化手段来制作就成为一种选择。因此可以说,电视把一切都变成了娱乐,新闻也变成了娱乐。但是,在娱乐化新闻创造较高收视率的时候,过度娱乐化也会对电视新闻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娱乐类电视声乐节目是近几年较受关注的一类电视节目,它一经播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捧,因此该类节目一定有自己的成功因素,如节目的娱乐化定位、平民化倾向,节目形式活跃、互动性强,节目中草根偶像的魅力等等。但与此同时,该类节目也不断遭到很多观众批评。文章主要就当前娱乐类电视声乐节目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应的节目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