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刊于1992年5月28日的《伊犁晚报》汉文版,于去年底经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今年以来,报社领导和采编人员本着地委领导“立于全国晚报之林,努力办出自己特色”的意见,使这张在全国和自治区新闻评比中五次获奖的晚报进一步展现新面貌,受到读者的喜爱。 我是《伊犁晚报》汉文版的忠实读者,认为这家地州级晚报为自治区众多报纸中的佼佼者,在全国晚报中也并不逊色。《伊犁晚报》不但姓“晚”,而且姓“党”。它跟巾央精神紧,跟实际生活近,跟读者群众  相似文献   

2.
苏华 《新闻界》2000,(3):37-37
报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竞争的方式之一就是晚报类的报纸越来越多。现在的晚报已和过去的晚报有了本质区别 ,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晚报“内容丰富”可供消遣的特点 ,更突出了“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社会”的重大主题 ,融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现在不少省级党报都办起了晚报类的子报 ,地市级党报也在发挥喉舌作用的同时 ,力求办出晚报特点、晚报风格 ,以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一、软化文章 ,增强可读性要办好一张“晚报风格”的党委机关报 ,在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要对硬文章进行技术上的“软”处理 ,使文章更有…  相似文献   

3.
“短、平、快”的“快餐式”风格是晚报的绝对优势,而“好看”的社会新闻则又是晚报的“买点”和“看点”。如何捕获高质量的社会新闻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报业竞争激烈,各报新招迭出,都在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来,羊城晚报也在朝着这一方向不断探索。 羊城晚报的特色“特”在哪里?就在一个“晚”字上。这本来是过去谈了很多的老问题。然而,最近讨论报纸改革,有的记者编辑提出要防止晚报“日报化”,要保持和增强晚报特色;有的通讯员则说,在晚报上稿很难,往往因稿件不符合要求而“石沉大海”,感到心灰意冷。因此,我们重提办晚报要突出一个“晚”字,这个“晚”字还要同“羊”字紧密结合在一起,围绕这一间题深入探讨羊城晚报的特点和风格。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活力,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很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5.
地市级晚报应对报业竞争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新闻爱好者》2008,(12):37-37
在愈来愈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报业同质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容易给人“千报一面”、“万人一言”之感。晚报在内容上跟其他综合类报纸没有太大的区别,无非是“新闻+副刊+专刊”的模式,而且由于起步晚,队伍年轻,人力、财力、采编水平、整体策划等各方面都有所限制,加上地市级晚报地域范围相对狭小,新闻资源相对匮乏。种种不利因素要求地市级晚报必须根据报业市场的现状和读者日益变化的读报要求,及早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打造自己独有的风格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何为党报性质,晚报风格?我们认为,党报,即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以“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刊行”的出版物。所谓晚报,是以刊载社会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出版物。也可能是有党派性的,也可能是无党派性的,一般说来是无党派性的。如果说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性质”的不同,作为报纸,又都是面对读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的出版物。当然,它们的内容、风格是有很大差别的。党报的宣传主次十分鲜明,有较强的指导性、思想性、政策性。晚报的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在报纸系统中为最。它的优势就在于“靠近生活,面向社会,接近群众”。坚持党报性质,发扬晚报风格,是在坚持党报性质的基础上,借鉴晚报的经验,发挥晚报优势,吸吮晚报味道,办出富有地方城市特色的机关报来。邢台晨报为了在坚持党报性质的前提下发扬晚报  相似文献   

7.
“生活列车”是《郑州晚报》都市生活版的一个拳头栏目.创办一年来,它以鲜明的时代气息、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向广大读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深受读者欢迎,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晚报的各类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随着各地晚报的厚度在不断增加,各类新闻的内容和分量也大大增加。业内人士有言:报纸要用新闻“招客”,用副刊“留客”,可谓一语中的。新形势下,怎样“转轨变型”办好地市晚报副刊,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副刊只有与晚报总体架构和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9.
报纸的头版,是新闻版,新闻精华荟萃其中,往往被人们视作报纸的“脸面”。晚报的“脸面”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新闻之窗口,亦最能体现这张新闻纸的风格。 虽说“脸面”对一张报纸至关重要,但办好“脸面”却不易。与其他报纸“脸面”相比,晚报“脸面”要“眉目清秀”就更难。晚报是一种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综合性地方报纸,它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反映生活,丰富生活,引导生活是其主要特点。它的这种性质决定了读者对头版的要求和品味不同于日报类报纸;其次是头版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所谓的“高级报纸”相比,更富有“大众化报纸”的特点。具体来说,要使晚报的要闻头版具有独特的风格,应注重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法章、纫秋同志: 你们好! 我是赞成你们扩大篇幅的,只是原以为扩大到三张十二版,至于增加一倍,却没有想到。看了你们的十六版“构想”,觉得有那么多的内容,出十六版也好,当然这中间也包括印刷和发行上的方便。预祝你们扩版成功。扩大篇幅以后,如何坚持晚报特色,想你们一定会牢牢掌握的。《新民晚报》经过几代人的耕耘,对于如何办社会主义晚报已摸索出一条路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是很宝贵的财富。我看的晚报不多,但就我所见,国内晚报中还没有一家能把自己的特色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提出:晚报要主动干预生活,正确地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晚报也是党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宣传党的主张和意图,这一点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晚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在干预生活方面应该有相对大的空间和用武之地。晚报主体新闻应当是“软新闻”,知识性、趣味性、社会性之类的内容是不可少的。但仅限于此,还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它应当以“软”为主,“软中有硬”。批评报道,舆论监督,要在群众和领导的结合点上做文章。 该文讲的是晚报进行舆论监督的问题,对办好党报,增强党报可读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把它刊登在这个专栏里。  相似文献   

12.
《郑州晚报》自1993年元旦扩为八版后,第6版经济信息版也顺应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经济信息传递之需求应运而生.它内容上追求的实用性、服务性,贴近经济建设,贴近群众生活;在形式上具有清新活泼、闲适亲切的晚报风格.为了强化这种风格,该版编辑们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一个漫画专栏“经济世象”,鲜明地打出自己的旗帜:专门刊发经济内容的世象漫画.  相似文献   

13.
一张晚报,如果形不成自我风格,就很难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我以为,晚报要吸引读者,应着力办好短、平、快的“新闻快餐”。那么,晚报如何创造新鲜味美、营养极富的“新闻快餐”呢?首要一点,就是要时刻保  相似文献   

14.
去年9月由原《雁北日报》改刊而来的《大同晚报》,迄今问世半载有余。我逐日阅读,产生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该报已逐步办出“博而精、趣而雅”的风格。 不可忘记,“晚报”首先是“报”,它是以新闻为主体,为基础的。也不可忘记,“报”而称“晚”必须具有“晚”的特点,它的新闻是以当日之“晚”为特点的。如何体现这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同晚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力求做到“博而精”。 《大同晚报》从自己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着力点不是在时效性上与日报争一日之短长,而是在内容上力求“博而精”。所谓“博”,就是努力拓宽新闻报道面,且使之具有更多的知识性。该报除重点报道当地要闻外,还报道全省、全国要闻,国际要闻;除报道经济、政治、文化新闻外,还尽力多报道社会  相似文献   

15.
晚报、都市报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当继承优良传统,重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于为市民、为百姓服务,把报纸办成报春的“燕子”。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采集、创作、传播新闻的能力。到百姓生活的海洋里抓“鱼”,是晚报、都市报的基本做法,应当坚持。记者深入下去,素材成了“这一个”,写出的东西也会是“这一个”,报纸自然就有了风格和特色,从而受到百姓的喜爱。取得广大百姓的信赖,是晚报、都市报发展的根本。提高报纸的美誉度,关键在于报纸的内容定位,要切实为百姓提供周到的服务。报社还应当搞一些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读者参与活动的频次和兴趣越高,对报纸的归依感就会增强,互动的效果就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一) 中国的晚报发展经过了几个时期。八十年代后期是第一个阶段,可称之为“生根”阶段,其标志是省级晚报的陆续开张,几年发展下来逐步形成了一个地区框架。要说竞争,主要在同一个地方的晚报和日报之间展开,地区晚报之间基本上相安无事。这个时期的日报改革尚未全面开始,因此晚报清新可人、贴近群众的风格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形象,在争取读  相似文献   

17.
有些人喜欢在“但是”后面做文章,我今天想在“还是”后面做点文章,谈一点读报后的随感与思索。日报与晚报——还是晚报好看常读报,日报、晚报都在读,读多了之后,总感到还是晚报好看些。一是内容多,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读者总可从中找到自己所爱看的信息与内容。二是晚报确是做到雅俗共赏、软中有硬、软硬结合。总体上看是符合报纸这种大众传媒的办报方向的。三是晚报有自己的特色栏目与版  相似文献   

18.
“还是”后面的思索有些人喜欢在“但是”后面作文章。我今天想在“还是”后面作点文章,谈一点读报后的随感与思索。日报与晚报——还是晚报好看常读报,日报、晚报都在读,读多了之后,总感到还是晚报好看些。一是内容多,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读者总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爱看的信息与内容。二是晚报确实作到雅俗共赏、软中有硬、软硬  相似文献   

19.
典型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作为党委机关报的日报已摸索不少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现在,日报和其他报纸纷纷借鉴“晚报风格”,在新闻的“软、杂、近、活”上下功夫,注意“微言中含大义”、“细小处见精神”。善于取人之长是我国晚报迅速崛起的“法宝”之一。作为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直接进入千家万户的晚报,也应学习日报使典型宣传成为晚报的一大优势。 长期以来,人们给晚报的定位是:知识性、趣味性、消闲性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按照这样的定位,当然不会很重视报纸的典型宣传。 其实,宣传先进典型是我们党报的光荣传统。它是一种用来引导舆论、指导工作、催人奋进的重要的报道形式。诚然,晚报要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晚报也是党报,也应坚持党的办报宗旨和党性原则,因此,作为党报的晚报必须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理直气壮地讲政治,责无旁贷地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唱响主旋律。作为讲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晚报也应重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把典型宣传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广大读者通过对典型的认识,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深化认识,增添新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伊始,众多媒体或改版或整合或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风格和完善多样的表现形式。《牛城晚报》星期刊于1月1日全面改版,对报纸版面形式及其内容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加入了日报的“快”,同时保持周报的“深”,受到读者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