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都叫他“老丁”。四十年前,当他二十几岁的时候,熟悉他的人就叫他“老丁”。现在四十年过去了,而与他一起工作的青年同志同样叫他“老丁”。“老丁”,是丁景唐同志引以为荣的称呼。的确,这种称呼说明了他平易近人。老丁原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和党组书记,今年刚刚退居二线。多少年来,“三位一体”的职务使他工作头绪繁多,但他从不忘记自己是个编辑。近年来,除全面负责出版社的工作外,还忙于主持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这一重大文化积累工程,既当总编,又当编辑,率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论著《矛盾论》1937年问世以来,一直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盏明灯.本文试图用《矛盾论》的基本思想来说明目前新闻报道工作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一、掌握新闻报道中的矛盾分析方法“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的一条伟大真理.也是《矛盾论》所要阐明的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以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中央先后发布了三个关于改进新闻工作的专门性件:一是《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3月),二是《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意见》(2003年8月),三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2005年4月)。这三个件都涉及新闻工作中一些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而媒体很想尽力但却没有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中央以件的形式,就这些问题作出相关的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新闻改革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读过《我是一个新闻“导演”》一文,有些人认为李贵珍同志自己做了“工作”,又自己去写新闻报道,便是个新闻的导演。我不敢认同这种看法。而从李贵珍自己的文章中看,几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都是他本人一手策划“导演”出来的,似乎他自己也默认这是新闻“导演”。然而,怎样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只要当记者不是上面所讲的有意识地故意制造虚假新闻,干记者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泗阳县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 ,新闻报道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连续4年被江苏省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提起这些成绩的取得 ,大伙都说这得归功于该部政委徐立新“工作报道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报道员成为“编外委员”这是徐立新刚到泗阳县人武部任政委主持召开的第一个党委会 ,当所有委员都到会后 ,他却还在等 ,等了一会儿他说 :“小张怎么还没有来?”便有人把报道员小张找来 ,徐政委说 :“你列席会议吧 ,并且以后的党委会你都可以参加 ,以后部里的工作还要靠你宣扬呢。”在他的带动下 ,部里其他同志也都自觉地关心支…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年九月到十一月,南方日报先后发表了二十七篇评论当前工作的通讯。这批通讯的总题叫《随行纪谈》。人民日报在今年一月间转载了其中的六篇,取名为《粤西行》。这二十七篇通讯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汇编成册,两个月内重印了三次。在出版第三版的时候,书名改成了《西行纪谈》。这批通讯是跟随陶铸同志下乡考察工作的同志,根据考察中同各级干部和群众议论的意见写成的,通讯一发表,立刻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注意。陶铸同志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说:《西行纪谈》的写作,在“三个方面”作了“试验”。这“三个方面。当中的一个方面,是“在新闻报道上的试验”。他和同志们一起去搞《西行纪谈》,目的就是要搞一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新闻”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所在单位的新闻报道工作会怎样?河南省洛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庆亮用实践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从军用余年的刘主任,直接从事新闻报道和编辑工作有17个年头。他1963年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五年后,就是这位苦学秀才,凭着一腔热情,刻苦自学,当上了河南省军区的新闻干事。两年后,他又被调到原武汉军区《战斗报》社担任编辑工作。1985年,他由《战斗报》社调到军分区做领导工作。新闻报道工作培养和锻炼了他,他以办报肘的极端负责精神,扎扎实实抓好报道工作。特别是近两年,该军分区先后在《…  相似文献   

8.
边春光同志是我国出版战线上一位老战士、老领导。在他领导下工作过的多数同志都叫他“老边同志”。这个极其平常的称呼,透着人们对他的敬重和亲和。我这里记叙的仅仅是他1983年在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抓与出书质量有关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9.
《读书》杂志1981年第4期,有一篇雷梦水同志写的《朱自清先生买书记》。看了以后,很有感触。雷梦水同志解放以前在北平琉璃厂的通学斋古书店工作,为了向各大学兜售书籍,每周都要到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去几次。有一次他扶着书来到清华大学,遇见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朱先生翻看书的时候随手挑出一本问他: “这书是干什么用的?”“这书的作家是哪一朝代人?”“这个作家还写过哪些书?”这本书有几个版本?哪个本子  相似文献   

10.
《面向新闻界》序安岗蓝鸿文同志写了一本书,叫作《面向新闻界》,这是一个深含意味的书名。鸿文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他从当地方报纸记者开始,以后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出版这一本书,是他积几十年来辛勤劳动的...  相似文献   

11.
济南军区某综合仓库政委战增忠深知新闻报道对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虽说在政委的岗位上工作繁忙,可他业余时间总是笔耕不辍,他凭着挤时间“爬格子”的这股热情,结合工作写报道,先后有近百篇稿件分别被《解放军报》和《前卫报》等报刊刊用。战政委在新闻报道中从不摆政委的架子,他乐于当学生。有一次,战政委写了一篇稿子,让报道组的同志修改,战政委像学生似的走了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稿子请报道组郭干事修改。看着政委那样诚恳,郭干事看完稿子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后,便大刀阔斧地改了起来。战政委说:“搞新闻首先要做到谦虚、好学,在知…  相似文献   

12.
他干过水电工,当过司务长,却硬是凭一份对新闻报道工作的痴迷.在新闻路上“羽化成蝶”.干出了让“科班”出身的新闻干事都佩服的成绩。入伍16、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科技日报》与《中国军工报》等军内外媒体发表各类稿件1800余篇(幅),并连续9年被基地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他所在单位也多次被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因为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他叫顾建,是总装驻豫某基地后勤部的一名士官报道员。  相似文献   

13.
关爱结硕果     
2005年,第二炮兵某部新闻报道工作在基地评比中连续四年夺冠,仅去年一年,该部就在《解放军报》、《火箭兵报》等军内外报纸杂志发稿300余篇,被基地和第二炮兵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该部报道人员说:“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任何理由不干好工作。”“支持新闻报道工作也是讲政治”“支持新闻报道工作也是讲政治。”这句话是该部政委张光的名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除了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关心新闻报道工作是党委的责任,不重视新闻报道的领导决不是明智的领导外,他还想方设法为报道员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并创造良好的办公写作环境。当他…  相似文献   

14.
在新华社上上下下,穆青同志平易近人是出了名的。同志们见了他,很少叫他“穆社长”,都直呼“穆青同志”,有的干脆叫他“老头”。这位遐迩闻名的国家通讯总社社长,衣着朴素,作风朴实,没有一点架子,的确是个好老头。这几年因工作关系,我多次去看望他,望着他那宽厚质朴的形象,听着那浓重的河南乡音,感到格外亲切。永远“勿忘人民”今年7月19日,我和《半月谈》杂志社负责人逯祖毅同志一起,再一次来到穆青同志的办公室。这是他今年元月从领导岗位上  相似文献   

15.
我叫陶传国,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二期函授学员。回顾自己一年来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的历程,真的感慨万千,可是不管怎样,我都要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向函授中心的老师们汇报:正是因为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我才从一个新闻报道方面的门外汉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一年来我经过努力,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刊稿25篇,这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成绩。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就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任何稿件。记得我开始不停地向函授中心投稿而又屡屡不中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痛苦和郁闷的,周围的同志也…  相似文献   

16.
他是全乡的党委书记,又是一位普通的新闻报道员.他关心农民通讯员,并和通讯员们一道学习,共同进步,使全乡新闻报道工作跃居全县之首. 朱学礼同志早在部队服役时,就酷爱新闻报道.常在军报上发表有分量的稿子。1987年秋,朱学礼同志从外地调到了正阳县吕河乡任党委书记。上任不久,就问身边的同志:这  相似文献   

17.
武警福建总队二支队政委林秀川关心支持支队新闻报道工作的故事一直成为支队流传的佳话,大家都亲切地称林政委是报道组的编外“总编”。在林政委的带领下,这个支队新闻报道工作蒸蒸日上,一年比一年好,仅林政委上任两年来,这个支队就有7名退伍报道骨干被地方报社聘为记者、编辑,10名报道骨干考上军校,支队保持了连续第10年被武警福建总队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林政委是从事新闻起家的,出过书,写出大量的有价值理论性文章。他再累、再忙都不忘新闻报道工作,只要一有空,他就带头写稿,仅去年一年,他就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18.
程鹤麟和他的《新闻半小时》终于成功了!当我从电视屏幕上听到宣读共青团中央表彰的十名“社会监督哨兵”,第一个就是程鹤麟时,当我看到他从中央领导同志手中接过奖状时,我为他的成功而兴奋不已。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艰辛,每一条成功之路都有坎坷,程鹤麟和他主持的《新闻半小时》也有说不尽的甜酸苦辣!还是在1985年,我在全国电视新闻理论研讨会上见到了程鹤麟,这是他毕业后到福建电视台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彭迪同志是延安时期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新华社工作了40多个春秋,近30年来一直从事国际新闻报道,他撰写的各种体裁的国际新闻报道难以数计,其中许多独具风格的国际评论尤为脍炙人口。他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国内外知名的国际问题评论家之一。新近出版的《彭迪国际评论选》中收集的只是他的部分作品,但也多少可以反映出作者在撰写国际评论方面的功力、才华和成就。这本书的出版,为从事国际新闻写作的同志,特别是年轻的同行们,提供了一份很好的研究、学习材料。党的新闻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名战士。这是党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看到某集团军“老虎团”荣誉室众多新闻奖杯和奖状时,无不感慨地说;每一个奖杯和奖状都凝聚着陈政委对新闻报道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啊!在新闻沃土里栽花育人陈政委是从新闻报道这片沃土走上团领导岗位的。在21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军内外新闻单位上稿近千篇。陈政委过去在师机关工作时,总是结合工作发现和培养新闻写作人才,先后为10多名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创造有利条件,服务上门,辅导到家。打字员王立新对新闻写作感兴趣,但基础比较差,写了好多稿子都石沉大海,他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