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志红  杨文慧 《大观周刊》2011,(44):248-249
列宁说:“概念是高级产物”。小学数学中得概念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必须掌握清晰,完整,准确地概念为前提。因此把我数学概念的教学十分重要,本文从直观教学,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比手段,建立概念体系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小学概念的数学。  相似文献   

2.
刘华荣 《大观周刊》2012,(23):202-203
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的教学与对学生概念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中学数学里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利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概念,学生不但有意义地获得了概念,而且通过对概念获得的过程,发展了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相比灌输的方式教授概念的模式而言,可以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郑传玉 《大观周刊》2011,(30):246-246
初中数学课衣中的例题教学是教师讲课时用以阐明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及初步应用的.它是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基本技能的附体,体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揭示题目的思路和方法。为了做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从讲好与改编例题和设置规律性例题,以及讲清数学例题的方法入手来完成。  相似文献   

4.
修安吉 《大观周刊》2012,(4):247-247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学习,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从而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韦清会 《大观周刊》2011,(20):227-227
数学概括是一种特殊的概括.这种能力是在数学、符号和图形范围内的概括能力,她是求同、求异、比较、联系,不断综合的过程,例如,学生掌握整数、分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归纳有理数,使概念扩大,学生了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从而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乐远光 《大观周刊》2013,(1):151-151
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质量,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介绍了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种应用模式,对促进数学教学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金彩虹 《大观周刊》2011,(48):165-165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交,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数学知识、学会质疑数学问题、学会探究和实践数学知识、学会反思数学学习等有效策略初探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期共勉。  相似文献   

8.
赵增富 《大观周刊》2012,(4):205-205
学习数学,不仅要获取数学知识,而且要重视获取这些数学知识的过程即亲身经历的数学探究活动。我想数学之所以能赋予人以创造性,就因为数学的探究充满无穷的魅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思维,享受数学思想之美、数学方法之美,陶冶人的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真谛是探究。  相似文献   

9.
郭红欣 《大观周刊》2011,(36):137-137
学习数学,不仅要获取数学知识,而且要重视获取这些数学知识的过程即亲身经历的数学探究活动。我想数学之所以能赋予人以创造性,就因为数学的探究充满无穷的魅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思维,享受数学思想之美、数学方法之美,陶冶人的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真谛是探究。  相似文献   

10.
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两条主线。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它被明明白白地写在教科书上,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条暗线,需要教师挖掘、提炼,并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本文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阐述,以期引起大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学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贾俊彦 《大观周刊》2013,(3):156-156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计划和内容之中,要明确每一阶段的载体内容、教学目标、展开步骤、教学程序和操作要点。数学教案则要就每一节课的概念、命题、公式、法则以至单元结构等教学过程进行渗透思想方法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2.
柏绍英 《大观周刊》2012,(46):299-299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并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3.
任茂 《大观周刊》2012,(11):218-218
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数学学科作为工具性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殿勇 《大观周刊》2012,(45):346-346
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无论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吴平强 《大观周刊》2011,(18):118-118
对于我们农村的中学生来说,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还是不够的,常常出现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今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我们的课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要求。于是我们可以从构建数学课堂生活化和在生活中去揭示数学并发现数学问题,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践数学问题,来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6.
郑宏波 《大观周刊》2011,(14):149-149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数学新课标上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无处不在。通过联系实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结合一些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件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看来,概念的抽象,恐怕莫过于数学了吧.可是,凡是看过科教片《唐老鸭漫游数学迷宫》的人,无不为那生动形象的数学画面而惊叹.那神秘莫测的毕达哥拉斯命题,那"天然合理"的黄金分割点……巧妙地与建筑艺术、造型艺术、舞蹈艺术等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寓数学规律、数学语言于艺术画面之中,使人在美的享受中,获取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是何等高超的科学普及艺术啊!由此,我想到了科普编辑.好的科教片要有好的脚本、好的  相似文献   

18.
侯喜森 《大观周刊》2012,(33):323-323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9.
韦明美 《大观周刊》2012,(27):247-247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学生就不会再把数学课看成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而是将数学看成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学前班教育是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也是幼儿接受数学知识(“数”和“形”)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老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寓教于乐,使他们在玩中认识最简单的“数”和“形”的概念,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现结合我在学前班数学教学中的经验,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