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高考》2014,(4):6-6
近期“央视名嘴”崔永元与“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上展开了一场令人广泛关注的争论——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这场争论不仅引起了几千万“粉丝”的纷纷“应战”,更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热议: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政府是否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与销售呢?  相似文献   

2.
当前,苏联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如何抵制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文化的腐蚀与进攻的问题,不少人以所谓“群众文化”为由对资产阶级的“商品文化”丧失了警惕。《文学报》为此倡导了一场争论。此文出自苏联著名文学评论家库图涅佐夫之手、是一篇总结性的论著。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这场争论的梗概,并提供一个观察苏联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变与不变     
许多国画家近来正在谈论:某人的画变了,某人的画还没有变。听见他们的谈论,在我们这些外行人心里,总不免觉得有点纳闷。究竟他们所说的“变”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变”?怎样“变”才好呢?  相似文献   

4.
光的本性是什么?三百多年来,它一直是令人困扰,久盛不衰的课题。它牵动着那么多物理学家的神经,使他们忘寝废餐、苦苦求索。一代又一代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学者、泰斗被卷入争论的涡旋,一座又一座“迷宫”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场争论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的进程,直接导致了《相对论》的诞生。追寻往事,令人感叹,发人深省。 微粒说波动说双双问世 微粒说凭权威独占鳌头 远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等先哲即对光的本  相似文献   

5.
墨孟关系略论张守德为了说清墨子与孟子的关系,首先应扼要说说孔子与墨子的关系。孔墨的关系怎样呢?在血统上来说,他们都是殷人的后裔,在学术上说,他们都是“邾娄文化”的真正传人。何谓“邾娄文化”?王献唐说:“邾娄文化即东夷炎族文化”①,简称夷文化。在古代夷...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对于教师是否应搞教科研的问题,在我刊上展开了一场争论。虽然这场争论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但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虽然这场争论还未充分展开,但已体现了我刊读者和作者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一贯作风。因版面所限,这场争论到此为止。让我们另辟“战场”吧。当然,“战场规则”不变:各抒己见,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7.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的争论,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对于这场争论,我国理论界也早有定论,认定这是一场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但是,近来有的文章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是一种“左倾教条主义与宗派主义的理论与思维模式”,断言“这种研究与评价不仅是极不公正的,而且是极其有害的”,并给胡适的反对“空谈主义”口号以很高的评价.这样,究竟应当如何评价这场争论方能符合历史实际,又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了.为此,本文也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8.
由《福建教育》率先发起的小学数学“模式问题”讨论持续了好几年,引起了数学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各种意见争相发表,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解题模式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这个问题上。回顾这场讨论,觉得分歧根源于如何看待数学与教学教学。本文不揣浅陋,发表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同行们。数学究竟是怎样的一门科学?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这种观点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数学的全貌和数学的本质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英国数学哲学家怀海特与…  相似文献   

9.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关于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始终贯穿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本文通过对新技术革命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争论的回顾,提出科技文化应以人文文化为指导,二者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推动人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勇可爱的消防战士,是我们城市安全的“守护神”,哪里有火灾,那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还有他们的亲密“伙伴”——全身涂满红色的消防车。好奇的同学可能会问:消防车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么?  相似文献   

11.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关于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始终贯穿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本文通过对新技术革命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争论的回顾。提出科技文化应以人文文化为指导,二者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以推动人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两种文化和英国高等教育(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种文化和英国高等教育(上)殷企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高等教育思想界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争论,即“两种文化”之争。这场争论不仅牵涉到英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思想,而且对当今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仍然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这场争论的来龙去脉以及由此所...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问你:“整数与偶数,哪一种数多?”恐怕不少同学都会说:“当然整数比偶数多了.”进一步,恐怕还会有同学说:“偶数的个数是整数个数的一半!”他们说得是什么道理呢?  相似文献   

14.
幼儿“学科学、爱科学”兴趣的培养赵芳乔淑芳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怎样才能培养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呢?一、勇于接触大自然,开拓幼儿的视野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让幼儿亲临大...  相似文献   

15.
“文化”,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文化是什么?课堂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又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相似文献   

16.
“汉宋学之争”是清代学术史上的焦点之一。最初,以姚鼐与戴震之间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汉宋学之争”也因此而成为桐城派研究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学术界多从“扬汉抑宋”角度评论这场争论,或用戴震拒绝姚鼐师从的请求来解释这场争论的发生。“汉宋学之争”是关于儒学本质与功能之争,它是清代学术流变的产物,即“汉学”家放弃了顾炎武所倡导的“通经致用”的“实学”思想,而将经学蜕变为考据训诂之学,并以考据训诂作为汉、宋学的分界线,从而引发了“汉宋学之争”;其导火线则是戴震在谈到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关系时,以“考核”自诩而视文章为“等而末者”,贬抑了义理、文章,从而引起与姚鼐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易经》是否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激烈的争论。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必须清楚《易经》与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异同,历史上《易经》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否有过阻碍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事实等问题。这场争论的本质是百年文化论战在新时期的继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说明中国知识界仍然有太浓厚的文化情结和唯科学主义思想在中国几乎成为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体现,是近来数学教学探讨的热点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要“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而问题则是数学的心脏。问题也是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那么将数学文化与课堂数学问题设计整合会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些什么呢?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如何感受数学文化的底蕴呢?下面就从杨辉三角与“纵横路线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谈起.  相似文献   

19.
与同事交流,经常会说起彼此的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是啊,学生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的问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呢?  相似文献   

20.
陈晓晴 《山东教育》2008,(11):43-44
活动背景 银杏树是我园的宝树,孩子们在院子里活动时,发现了被风吹落的银杏叶和银杏果,他们争论着:“这是白果吧。”“不对,白果有硬硬的壳,这个果子摸上去很软呀!”“这叶子飘下来就像蝴蝶在跳舞。”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本园的优势资源带孩子们进行一番探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