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代爱情传奇被誉为唐代传奇中成就最高者。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号称中唐"三大爱情传奇"。小说中的三位女子李娃、莺莺、霍小玉皆为美而多才、积极追求爱情婚姻幸福的女性。然而她们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一个皆大欢喜,一个则另嫁他人,一个以死殉情。正是因为三位女性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她们命运迥异。而这迥异的命运却共同折射出一个制度森严、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
范秀利 《现代语文》2007,(10):85-86
蒋防的传奇作品《霍小玉传》一直被认为是唐传奇中的扛鼎之作,作品中最触动人心灵的是霍小玉不幸的爱情和人生遭遇,本文试从唐代的法律制度、社会风习及霍小玉自身的思想性格三个层面分析造成女主人公悲剧结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唐宋之际,传奇作者开始较多关注女性,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女性由此进入传奇并成为主角。《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分别是唐、宋传奇的优秀作品,从《霍小玉传》到《谭意歌记》足以见出埋没已久的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逐渐复苏。本文从《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的对比入手,分析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呈现及其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爱情小说在唐传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描写书生爱情故事的小说是这类小说中的重要类型。仔细分析这些小说,可以发现男女主人公都难以避免被抛弃的命运,而产生这一悲剧的深层原因则是以家长意志为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文章对《莺莺传》《霍小玉传》和《李娃传》这三部传奇名篇进行了分析,对这类爱情小说的悲剧性进行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中表现士人与地位较低女子恋爱的小说颇多,《李娃传》和《霍小玉传》都是其中的名篇,但是结局却不同,一是喜剧、一是悲剧。从郑生和李益两位男性形象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士人心中对浪漫爱情的渴求,但他们的婚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却受到门阀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芸 《文学教育(上)》2008,(15):134-135
唐传奇中表现士人与地位较低女子恋爱的小说颇多,《李娃传》和《霍小玉传》都是其中的名篇,但是结局却不同,一是喜剧、一是悲剧。从郑生和李益两位男性形象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士人心中对浪漫爱情的渴求,但他们的婚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却受到门阀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徐娟丽 《考试周刊》2014,(29):17-18
正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这类作品主要描写唐代士子的婚宦习俗,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因为仕宦之途是唐代士子平生的主要追求,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婚姻,主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这些作品中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流传至广。一具体说来,唐传奇中有关爱情婚姻的人物关系大体可以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霍小玉传》是著名的爱情悲剧,讲述的是中唐大历年间的诗人李益与名妓霍小玉的爱情悲剧.其悲剧性有着深刻的根源:从外部因素来看,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李益的轻薄无品,导致了霍小玉的爱情悲剧乃至人生悲剧.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状况,女性与男性对待爱情不同的态度,导致了女性在恋爱关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从最终极的社会制度层面来说,严酷的封建等级门阀制度,是造成霍小玉悲剧的最为根本性的原因.从传主霍小玉自身来看,其性格中有着柔弱与刚硬的两个方面,当霍小玉起而反抗封建等级社会时,她性格中刚硬的一面便占据主导;霍小玉的反抗力量不足以抗衡强大的封建等级制度,她的刚硬给她的人生带来毁灭性的后果.霍小玉的思想性格与她的身份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终使霍小玉陷于毁灭.  相似文献   

9.
《诗经·卫风·氓》叙述了女主人公"我"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终遭遗弃的悲剧故事。作者的主观目的在于"情鉴",客观上塑造了痴情女子"我"的动人形象,并且构建了始乱终弃的悲剧模式。唐传奇名篇《莺莺传》和《霍小玉传》创造性地继承了这一悲剧模式,并加入了丰富的时代色彩,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霍小玉两位女性形象。《氓》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传统题材"始乱终弃"的悲剧模式的先声。  相似文献   

10.
霍小玉是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在作品中都是典型的风尘女子。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但她们都经历了十分相似的悲剧式命运,上演了一幕人生悲剧。她们出淤泥而不染,并在污泥中追求真挚纯洁的爱情,但由于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等原因,她们都难逃悲剧命运的摆布。这两个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文本中有了相似的悲剧命运,本文将对这两篇小说的悲剧性及造成这种悲剧性的根源作一个初步的比较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