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正>赵简子是春秋后期的牛人,据说孔子都对他望而生畏,止步黄河南岸,没敢去晋国。从他考察儿子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志趣和作风。赵简子对儿子们说:"我把一个宝符藏在常山上,你们去找找吧。"儿子们骑上快马上山寻找,一无所得。地位最低、婢女生的儿子毋恤(wúxù)最后回来,却告诉父亲:"宝符找到了。"赵简子说:"呈上来。"毋恤说:"我从常山上俯瞰(kàn)山那边的代国,代国就是我们的囊中之宝啊!"赵简子毫不犹豫地废了原先  相似文献   

2.
赵简子是春秋后期的“牛人”,据说孔子都对他望而生畏,止步于黄河南岸,没敢去晋国。从赵简子考查儿子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志趣和作风。赵简子对儿子们说:“我把一个宝符藏在常山上,你们去找找吧。”儿子们骑上快马,上山寻找,一无所得。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之交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作为晋国政治家的赵简子与作为鲁国思想家的孔子无疑是当时世人瞩目的风云人物。笔者从赵简子与孔子同子太叔的交游、两人有关铸刑鼎的争论、对于阳虎的历史评价、孔子对赵简子"以晋阳畔"的批评、两人对中牟归属的政治态度、两人的相互试探以及终于擦肩而过等几方面的史迹,梳理了两位巨子微妙的关系。两人的关系从一定层面反映了春秋晚期政治思想的变化和冲突。赵简子打着维护晋公室的旗号以复兴赵氏基业,但在孔子心目中有着维护周代礼制的形象,所以孔子对赵简子有着回护和赞赏的一面;但是,赵简子毕竟是与鲁国"三桓"一样的晋国卿族,是新兴势力的代表,力图建立一种不同于过去世卿世禄制的新的君臣关系。而孔子是周朝宗法制度下的君臣等级秩序的维护者。孔子所要维系的,正是赵简子所要打破的,两人最终未能会面。  相似文献   

4.
三豕涉河     
语出《吕氏春秋·察传》:"晋师三豕涉河。"故事链接: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擅长文学。孔子死后,子夏定居魏国讲学。魏文侯尊他为师。一年,子夏到晋国去,路过卫国。在卫国,子夏见一位学者正阅读史书。学者听说子夏来了,知道他是孔子的高足,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魏国有一个大臣叫子质,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他因获罪于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子质遇见了子简,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回答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  相似文献   

6.
半途而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乐羊子的人。有一天,乐羊子在路上看到一块金子,他就捡起金子,带回了家并把它拿给妻子看。可他妻子一点儿也不高兴。这个贤惠的女人对他说:"我听人说‘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不食嗟来之食’。把别人遗失的贵重之物捡起来据为己有,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呢?"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觉得很惭愧,就把那块金子又还回原来的地方。第二年,乐羊子决定离开家去拜师求学。于是他出发了。一年后,乐羊子突然回到家中。他的妻子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之交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作为晋国政治家的赵简子与作为鲁国思想家的孔子无疑是当时世人瞩目的风云人物。笔者从赵简子与孔子同子太叔的交游、两人有关铸刑鼎的争论、对于阳虎的历史评价、孔子对赵简子"以晋阳畔"的批评、两人对中牟归属的政治态度、两人的相互试探以及终于擦肩而过等几方面的史迹,梳理了两位巨子微妙的关系。两人的关系从一定层面反映了春秋晚期政治思想的变化和冲突。赵简子打着维护晋公室的旗号以复兴赵氏基业,但在孔子心目中有着维护周代礼制的形象,所以孔子对赵简子有着回护和赞赏的一面;但是,赵简子毕竟是与鲁国"三桓"一样的晋国卿族,是新兴势力的代表,力图建立一种不同于过去世卿世禄制的新的君臣关系。而孔子是周朝宗法制度下的君臣等级秩序的维护者。孔子所要维系的,正是赵简子所要打破的,两人最终未能会面。  相似文献   

8.
半途而废     
郭倩 《下一代》2014,(5):38-39
正1.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贤慧女子。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交给他的妻子。2.他的妻子劝告他说:"我听说有道德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带有污辱性的施舍,更何况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污自己的名声呢?"3.乐羊子听了,惭愧万分,便把捡到的金子放回了原处,并且外出求学访师,以求能在学问上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9.
鲍鹏山 《新读写》2013,(7):119-120
赵简子是春秋后期的牛人,他考查儿子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志趣和作风。  相似文献   

10.
“桃李满天下”,通常用来比喻老师教育出的人才很多,遍布各地。提到这个成语,许多人耳熟能详,但是,知其来历的恐怕不多。汉朝的《韩诗外传》中记载: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曾经提拔和举荐过很多人。后来,他因得罪魏文侯,就只身跑到北方去。子质遇到一个叫简子的人,便向他发牢骚说:“以前我当魏国大臣的时候,提拔和培养了许多人。可是在我大难临头时,却没有一个肯帮我一把。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什么人了!”简子听了,笑着对他说:“春天  相似文献   

11.
三人成虎     
1.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将本国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2.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国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他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  相似文献   

12.
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安陵君是安陵国的国君。安陵国是战国时代的一个小国,原属魏国的附庸。  相似文献   

13.
统编教材将《中山狼传》中“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一句的“区区”注释为“不仅”。我认为,应注释为“辛苦”习妥。其理由是: 赵简子打猎,“驱车逐之,惊尘蔽夫,足音雷鸣,十步之外,不辨人马。”当找狼至东郭先生跟前时,人马气喘吁吁,汗流满面,不谓不苦。而东郭先生本意是要赵简子离开“大道”到歧路上去找狼,以达到他在“大道”上救助狼的目的。所以东郭先生辩道:狼比羊狡猾,你们却辛辛苦苦地沿大道找狼,这不是同守株待兔和缘木求鱼差不多吗?这样解释,似更合乎实际,顺  相似文献   

14.
<正>吴国又要跟魏国打仗了。约好了,再过十天就开打。吴国大都督周瑜对他的魔法师于吉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得侦察一下对方的军情。"于吉问:"要派间谍到魏国去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之际的赵简子、赵襄子父子,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被后人称为“简襄功烈”。赵简子名鞅,号志父。他的祖父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氏孤儿赵武,执致二十年左右,父亲赵成未曾执政,曾任过上将军,他年轻时就袭爵为卿。从公元前517年算起到公元前458年病故为止,在政治武台上活跃了六十个春秋。儿子赵襄子继承他的事业,到公元前425年病故为止,也超过了三十三个春秋。从公元前517—425年这九十多年,正是我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伟大变革时代,简襄父子又是具有开拓精神的改革者。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的建立,可以说简襄开其端,魏文侯秦孝公踵其后,秦始皇总其成。“简襄功烈”可谓大矣!  相似文献   

16.
成语故事     
半途而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乐羊子的人。有一天,乐羊子在路上看到一块金子,他就捡起金子,带回了家并把它拿给妻子看。可他的妻子一点儿也不高兴。  相似文献   

17.
魔法签名     
周锐 《小火炬》2011,(Z1):15-19
这一届魔法交流大会在魏国举行。大会期间,不仅各国魔法师可以互相切磋,而且还有公开表演,魔法爱好者们可有眼福啦。蜀国魔法师诸葛亮表演了魔法小品《鹅,鹅,鹅》。他把他的鹅毛扇变成了一群鹅。吴国魔法师于吉是位酷哥,他对观众说:"你们想不想要我的留影?"观众们问:"什么是留影?"于吉说:"你们马上就会明白。不过我只能满足一位观众。"他请一位年轻女子上台来。于吉问那女子:"你有手帕吗?"女子说:"有。"  相似文献   

18.
百步穿杨     
<正>战国时候,秦国的将军白起非常善于打仗。由他指挥的战争没有失败过,所以人们称他为"常胜将军"。有一年,秦国的国王派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如果魏国被秦国攻下,会在多个国家间引起连锁反应,所以许多人都感到担忧。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奉命前去游说白起不要攻打魏国。苏厉设法拜见白起,向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9.
秦声与越吟     
《家教世界》2012,(17):13
春秋战国时,有一次,韩国和魏国因为边境纠纷而爆发了战争。魏国派出使者向秦国的惠文王求救。要不要出兵相助?惠文王犹豫不决,正在这时,原来在秦国供职,后又到楚国做官的陈轸奉楚王之命来到秦国访问。惠文王见了陈轸,很高兴,以上国使者的礼仪接见了他,并问道:"你离开了秦国去楚国做官,还会想念我吗?"陈轸不作正面回答,而反问道:"大王,您知道越国人庄舄的故事吗?"秦惠文王摇  相似文献   

20.
周锐 《小火炬》2008,(4):10-13
想逼我诸葛亮说"像",没门!周瑜收到整形魔法师华螺从魏国寄来的信。华螺在信里告诉周瑜,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