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迥异于“自发的批评”和“职业的批评”。文章通过对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总体考察,从中把握出其独特性,源于他在从事批评时的自由心态与纯正的艺术趣味。在文学批评面临着困境的今天,重新观照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无疑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理性批评氛围的形成以及批评言说方式的丰富,具有多层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迥异于"自发的批评"和"职业的批评".文章通过对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总体考察,从中把握出其独特性,源于他在从事批评时的自由心态与纯正的艺术趣味.在文学批评面临着困境的今天,重新观照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无疑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理性批评氛围的形成以及批评言说方式的丰富,具有多层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健吾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批评家,他秉承着人本美学观将中西文化完美交融,形成了宽容与平等共存,感性和理性交织的印象主义唯美批评。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实践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面貌,他的批评观念及批评特色为当下文学批评的发展和多元审美的倡导提供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印象主义批评代表李健吾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在中国传统批评和自身京派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批评世界。本文对他的批评理论渊源及其批评文章展开分析,认为"奇遇"、"表现"、"相对"正是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精神、目的和追求。  相似文献   

5.
李健吾是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批评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批评独具一格,极具魅力,形成了一套“李健吾式”的文学批评理论。在他看来,文学批评是一门说出见解并不忘批评使命的创造性艺术。文学批评要本着公正、自由和同情的原则,以“自我存在”、人性扣以往杰作为标准,达到走进杰作、发现优劣的建设性目的。  相似文献   

6.
灵魂在杰作间的奇遇--论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吾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坛树立了一种不同流俗的文学批评模式。他使中国传统的直觉感悟式批评与西方印象主义批评实现了理论对接。李健吾既强调文学批评的主体独立性,也不忽视文学批评的“公正”性原则,并通过“人性”这一中介达到了对批评个性与批评公正性的追求。同时,他避免了印象式批评的缺陷,创造出一种融合感性与理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审美现代性理论的传入使京派批评成为20世纪30年代各批评流派中最具审美意义的批评,作为京派批评的代表人物,李健吾的印象式批评最能体现审美现代性理论对中国传统批评的改造和影响。李健吾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多元整合表现在,一方面受到了西方现代理论中有代表性的唯美主义、表现主义和实证主义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闪耀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勇慧 《培训与研究》2003,20(3):14-17
在中国20世纪学理论批评史上,李健吾的学批评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迟异于“自发的批评”和“职业的批评”。本通过对李健吾学批评的总体考察,从中把握出其独特性源于他在从事批评时的自由心态与纯正的艺术趣味。在学批评面临诸多困境的今天,重新观照李健吾的学批评,无疑对于当下学批评理论的建构、理性批评氛围的形成以及批评言说方式的丰富,具有多层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批评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主要着眼于"人",他从文本分析入手,探寻潜藏在其中的人性人格,并藉此展开对整个人生宇宙的深层看法。本文拟从批评的精神内核、人性审美视角的批评尺度、批评实践中的具体路线三个方面来探讨李健吾"以文论人"的批评模式。"人"的因素是该模式的主线,批评的最终旨归是丰富的人性。但在方法上又并不完全局限于其惯用的印象主义批评,同时还采用实证性的批评方法,二者相互补益。  相似文献   

10.
李健吾与创作主体中心论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吾与创作主体中心论的理论问题徐敏关键词李健吾,文学批评,创作主体中心论李健吾在评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时说,在许多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大都“可以清清楚楚发见作者的两种人格:一个是不由自主的政治家,一个是不由自主的字句画家。他们不能合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批评家李健吾的咀华批评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被重视,他的独特的"人性观"批评态度正是其被重视的原因.在批评文风日下的今天,李健吾咀华批评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2.
李健吾是一位具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的现代剧作家 ,他的话剧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域与表现艺术。运用尼采的戏剧理论、观点 ,深入考察李健吾的悲剧和喜剧人物所蕴涵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及其融合的不同形态 ,探讨李健吾剧作中酒神精神和日神梦幻赖以生成、发展的文化渊源 ,力求开拓李健吾戏剧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李健吾的诗学批评是在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新诗的批评中确立的,是对中国新诗现代化趋向的呼应,其同现代诗的契合之处,在于对“纯诗”的追寻和倡导。在具体批评中,李健吾注重对作品的整体审美接受,先形成“独到的印象”,再“形成条例”,基本原则是强化主体意识的“自我发现”,深入作品内部的文本分析,立足建设目的的自由批评。李健吾强调诗人的经验和批评家的经验双向交流,具有现代批评精神;同时,李健吾又强调诗学批评对诗歌作品的审美超越,可以包括阐发关系、互补关系和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健吾是一位具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的现代剧作家,他在剧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域与表现艺术。运用尼采的戏剧理论、观点,深入考察李健吾的悲剧和喜剧人物的蕴涵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及其融合的不同形态,探讨李健吾剧作中酒神精神和日神梦幻赖以生成、发展的文化渊源,力求开拓李健吾戏剧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李健吾的早期文学评论,以印象主义批评和散文鉴赏式批评话语独树一帜,在主流的现实主义社会人生批评话语语境之外,获得了独特的存在。一方面,李健吾早期文学批评坚持人性批评,着重于作家创作主体论,坚持批评的独立性,从而力求批评的公正,同时,李健吾较多地采用比较的方法,构筑自己的批评世界。另一方面,他以左翼作家、革命色彩作品为批评对象,关注社会责任、时代历史,表明了作者文学批评开始转型,而这种转型也是值得思考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常被人归诸印象主义批评。而事实上,印象主义充其量只是其文学批评的表层风貌。就其批评理论渊源而论,李健吾不仅接受了法朗士等人的印象主义批评尊崇批评主体直觉印象的理论主张,同时更吸收了以圣·佩韦为代表队的实证主义批评的科学求实精神。就其批评的特质而言,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既饱含着独特而富有灵性的艺术感悟,也表现着对批评对象准确而独特的理性分析。主体的直觉印象与理性分析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7.
批评家主体意识的形成标志着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成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成熟于 2 0世纪 3 0年代 ,当时的批评家已经开始对批评、批评家本身的价值及其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与政治、审美等诸关系进行了深入而成功的探讨。自周作人后 ,涌现了如茅盾、李健吾、朱光潜、朱自清、李长之、梁实秋等一批卓越的批评家和个性迥异的杰出评论 ,特别是李健吾、李长之和朱光潜对批评本身的反思 ,标志着现代文学批评意识的初步成熟。  相似文献   

18.
李健吾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印象式批评的典型代表。"人性"一词在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作品中出现频率甚高,"人性"是李健吾批评的标准和核心。观其著述,往往以人性为支点,以人生为根据。本文试对李健吾文学批评的人性观作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9.
文学批评首先是文学读者的批评,体现着文学读者对文学及其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文学读者有不同的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文学的政治批评;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的人生批评;三是以梁实秋、朱光潜、李长之、李健吾等学院教授或学者为代表的文学的学院批评。这三种类型之间有多种过渡形式,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观深受法国印象主义批评和西方科学实证思想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健吾在批评中以作者中心论为基础来分析作者与作品、作者与时代关系等方式是源于中国古代诗学中"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批评传统。正是受益于中国古代传统文论的滋养,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才形成其独特的型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