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闭关锁国是清朝对外政策总体描述。不论是顺康时期的“禁海”,还是乾嘉道时期的一口通商,清朝也没有完全割断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总览鸦片战争前的西器东传和西学东渐,呈现出西器东传宽,西学东渐紧;西器东传快,西学东渐缨;西器东传畅,西学东渐塞的特点。天朝自大和文化专制促使朝廷错误地选择西器与西学,报复性的惩罚终于在鸦片战争中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国与国的关系中,诸多例证表明暂时的妥协退让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中也多次提到“清朝迎战必败,应当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其相对有利的和约”,并以日本为例证明其观点的合理。但实质上,当时的中国不是当时的日本,面对西力冲击,作为封建王朝的清政府无外乎沿用传统的两种对外政策:剿夷和抚夷。琦善的早签和约则是后者的体现。而所谓琦善签约,不如说是道光签约。此等中世纪的外交思维与学生的幻想差距甚大。  相似文献   

3.
魏源(1794—1857),中国近代鸦片战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者发功的一场图谋征服中国的殖民战争。在鸦片战争中,“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遭受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鸦片战争把古老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辛丑条约》最后一条:“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前。”对此学生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这有何实质性的变化吗?这个问题涉及我国近代外交机构的演变,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一、鸦片战争前的外交机构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负责外交事务的机构是礼部和理藩院。礼部负责管理对外礼仪贡举以及学校科举等内部事务;理藩院为清朝首创,主管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的地区事务,也参与对俄国的外交工作。  相似文献   

5.
“光绪是洋务派的皇帝”辩析买买提祖农,白云清朝末年的光绪皇帝(1871-1908),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对其评价,一直存在着分歧。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认为:“拿光绪皇帝在百日维新期间的许多实行新政的诏书的内容看,拿光绪对于维新派...  相似文献   

6.
林逸 《神州学人》2001,(4):24-24
历史是很有意思的。它可以知古,可以鉴今,为人所用。以免一错再错。茅海建在其轰动学界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的绪论中坦率直言:“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而我们如不能借鉴历史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那可真是历史罪人了。今天的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一事,也不例外,断断不可判断了留学史的脉搏来谋篇布局。 其实,“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历史并不悠久。自1872的幼童留美开始算来,约有一百余年。说长不长,但要总结经验,确实有值得回味之处。早在1928年,教育史家舒新城即著《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7.
“科学救国”思潮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救国”思潮考略王桂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时代主题,即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生活在相应时代的每个阶级、阶层无不围绕该主题拟定纲领、组织活动。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天朝大国“与世隔绝,万世长存”的迷梦,清王朝的声威在列强...  相似文献   

8.
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时间内,中国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尤其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和日本帝国主义长达14年侵略中国这两件事,更是让中华民族刻骨铭心。这种野蛮的军事侵略相对来说容易让国人觉醒……而“文化侵略”却是没有“炮火硝烟的战争”,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很容易让人接受,甚至麻醉了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年轻人是民族和祖国的未来,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不是作者危言耸听。请看“文化侵略”的现象与事实: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他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以很大的注意力研究中国问题,特别对有关鸦片战争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博大精深的政治论文。如今,这些论文已成了我们从事中国近代史学习、研究和教学的光辉指南。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是外国资本主义的炮舰轰击古老的中国封建主义的战争。中国封建制度到了清朝末年,已病入膏肓,以致英国用四千名军队就能把拥有四亿人口的“天朝大国”打败!战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  相似文献   

10.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对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诚然,天朝观念和天朝体制的确是造成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是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传统政治体制的合理性,更不能因此而延伸到否定中国的传统文明和文化。否则将会使得人们失去统一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清朝前期处理中外关系,以传统的“朝贡体系”为框架。在中央政府体制中,没有专掌外交的机构。外来使节被视为“贡使”,由礼部或理藩院接待。为“册封藩属”而派出的使节,也是事毕即返。康熙、雍正年间,遣使俄罗斯敦好睦谊,亦属临时性质,尚无派遣使节常驻外国之惯例。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叩开中国大门,随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和中外交涉事务的日益繁重,在外人的敦促和自身对国际形势体认的基础上,清政府逐步转变心态与观念,建立了驻外使馆制度,渐由“天朝上国”融人多元的国际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12.
据初步统计,在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像“新思想”、“新学校”、“新阶段”这样具有“新”字的叙述有二十多处,本文试对其中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略作解释。1.“新思想的萌发”。(《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P29,以下简称“上册”或“下册”)新思想是指:鸦片战争时期,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天朝上国”的虚妄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先进之处,逐渐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向西方学习。2.“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上册P39)新式学校是指:洋务派用于培养兴办近代工业和近代海军以…  相似文献   

13.
“老头子”这一称谓,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相传.乾隆年间.纪晓岚在翰林院编撰《四库全书》。有一天.纪晓岚和同僚们开玩笑称皇帝为“老头子”,恰好被乾隆皇帝听到。乾隆怒问纪晓岚:“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若能讲出道理.可免你一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并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时提出来的。“复兴”就是再次兴盛的意思,这是相对于汉、唐的国力强盛,宋、元的科技先进提出来的,也是针对明、清的衰落提出的。一个曾经强盛和先进的民族,由于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地域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明、清之际放弃了开放选择了封闭,放弃了进取选择了保守,沉湎于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终于导致“天朝上国”在西方殖民强盗的炮舰叩关时束手无策,赔款开埠、割地求和,输掉了列强强加的战争,也输掉了独立和强盛。1945…  相似文献   

15.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人教版)在评价这一纲领时说:“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教材没有就这一观点做深层分析,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及相关知识的匮乏,也就无法理解上述观点.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就成为教师的教学难点及学生学习的难点。本人仅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金娟 《江苏教育》2023,(6):78-79
<正>大学时,我无意中读到朱熹的一句话:“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那时候,我只觉得那是一种学习规律和思想,并没有深入思考。再次听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这八个字是在一次德育讲座中,听着主讲老师讲述自己转变学生习惯的一个个案例,我若有所悟:原来它还与习惯有联系,是一种教育思想。不知不觉中,我走上工作岗位已三年,回想自己与“名师有约”走过的三年,是“炼狱”般的三年,更是接受熏陶、获得成长的三年。“名师有约”活动是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南化实小”)的一大特色,一周一次。  相似文献   

17.
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人家讲“科学”,你总不好讲“反科学”;人家讲“民主”,你也不好讲“反民主”,于是就提出一个含糊其辞的概念:“国学”。那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18.
义和团运动蓬勃兴起后,清政府起初对之大肆“剿灭”、疯狂镇压,而后来则实行“招抚”政策,承认义和团合法。导致清政府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教材和教参谈了两点:一是义和团声势浩大,直接危及清朝统治,清政府不敢镇压。二是清政府想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第一个原因学生容易理解,对第二个原因,学生必然会问:清政府为什么要对付列强?中外反动势力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矛盾?要解开这些疑团,就必须知道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守旧派与列强在“废帝立储”问题上的尖锐矛盾。笔者试就这一问题作几点分析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2l页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这表明《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但是,有一些学生提出:“既然《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那么它也具有进步性。”  相似文献   

20.
驳《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科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有一道课后练习题:“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编者安排这道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评西方学者的谬论,深化对鸦片战争的认识。编者曾到全国许多省市介绍教科书。每次都特别强调所谓“维护商业”的战争是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御用文人歪曲鸦片战争性质的谬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