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国在战国七雄中较早地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和与之相应的官僚体制。赵国实行的郡县制、"因能而授官"和强化君权的考课制度,都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赵国官职分为以相邦和大将军为首的文官系统和武官系统,官制体系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2.
陈莉 《华章》2011,(20)
官僚制凭借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曾一度在西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传统官僚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我国目前正处于非常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迫切要求转变行政组织模式来与之相适应.因此,解剖传统官僚制的特征与缺陷,分析后官僚制的理念变化和技术创新,建立一种超越传统官僚制的行政模式,对我国的行政组织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官僚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韦伯从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官僚制的内涵及其特征构建了官僚制,官僚制从诞生以来不断地遭到各种批评与指责,但是韦伯所开创的理性与科学的研究范式在目前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中国面对当前"官僚制"发展不足的现状,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吸收官僚制的合理因素,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体系。  相似文献   

4.
理性官僚制肇始于对专制的反动,却又深陷反民主的"泥潭",是现代性之祸还是官僚制自身逻辑使然?抑或两者皆有?探究其中原由,以期对官僚制提供某种解救之道。对官僚制的修修补补并不是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是完全抛弃官僚制在现代社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或许可以选择一条中间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官僚制传统,沿袭至今已经衍生了官僚主义倾向,导致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社会公平,而且危害社会稳定。而西方倡导的韦伯式理性官僚制带给了西方国家在那个特定发展阶段以突飞猛进的进步,中国是否要反思,我们的官僚制传统历史悠久。为何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效果?这两种官僚制之间究竞有哪些本质的不同?而在现阶段西方国家在理性官僚制基础上高度发展以后,开始对官僚制进行批判反思,是否在我国现在还未进入如西方国家一样高度的发展阶段时摒弃官僚制?文章力图分析两种官僚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中国官僚制的前景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6.
自官僚制诞生以来,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或支持或反对,或维护或批判。纵观众学者对现代官僚制的批评,主要是由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对官僚制的"低效率"进行批评;另一条则是从民主的角度来对现代官僚制的民主价值进行批评。本文将以民主为线索,对西方理性官僚制的民主走向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新公共管理运动与官僚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西方社会由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变 ,传统的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已逐渐显现出它的弊端。在这一背景下 ,产生了以“摒弃官僚制”为口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但是官僚制在当代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简单摒弃官僚制也会使我们重新陷入困境。因此 ,新公共管理运动实际上是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对官僚制进行修正 ,从而使改造后的官僚制政府更能适应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在当代中国 ,既不能简单地以发展官僚制为目标 ,也不能简单地以摒弃官僚制为目标 ;而且 ,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于组织结构或行政层面 ,而应扩展到政治、社会、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8.
官僚制是马克斯·韦伯政治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产生于20世纪初,应当时资本主义国家高速工业化之要求,被广泛采用。当代社会,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官僚制也因此受到诸多挑战,但官僚制仍是当代社会公共行政的合理选择。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官僚制发展不足。正由于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对我国的官僚制进行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与古代贵族政治下各级官吏具有凝固性的身份特征不同,秦汉官僚政治下的各级官僚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官僚的流动性促使整个官僚队伍在类型和结构上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扩大统治基础,并可能地吸收和同化各类社会势力,将他们的纳入官僚制之中。社会势力的官经也是他们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政治联系的唯一通道。秦汉官僚的类型及其演变,奠定了中国古代官僚类型和结构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流行的观点看来,"官僚制组织"问题丛生,是社会腐败和堕落的根源,那么,究竟怎样认识和理解"官僚制组织"的存在价值呢?本文认为"官僚制组织"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价值:体现了非市场化的社会功能、形成了综合的"技术优势"。"官僚制组织"的非市场化的社会功能是其它组织所不能代替的。"官僚制组织"的综合的"技术优势"决定了"官僚制组织"的表现是受到限制的,"官僚制组织"虽然不可能达到人们所期待的"完美"的要求,却是社会和人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学界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官僚资本的研究比较集中的讨论了统制经济政策与国家资本的形成及扩张的关系、官僚资本的垄断程度及其对民族资本的影响、官僚资本的积极作用、国家资本向官僚私人资本的转化等内容,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但是基本概念仍需进一步界定,研究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12.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其官吏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试从明代的官吏选任制度、任官的回避制度、官吏的考课制度、官吏的监察制度、官吏的俸禄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周时期,我国早期国家进入了成熟阶段。周王室自建国后就通过“新封”与“褒封”等形式封建诸候以拱卫疆土,设置卿事察、太史察来完善官僚制度,采取旨在巩固王室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等措施加强对辖区的管理。这些政治制度的推行成为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先声。  相似文献   

14.
效率与民主:公共服务中的价值共容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效率与民主的共容是公共服务的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关于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存在三种基本模式:官僚垄断、市场竞争以及社区自治。不同的公共服务模式所追求的价值共容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异。官僚垄断模式追求的是效率与政治民主的共容,市场竞争模式追求的是效率与顾客民主的共容,社区自治模式追求的则是效率与社会民主的共容。  相似文献   

15.
基层公务员是最前线的政府工作人员,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市场监管等职能的直接履行者,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会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从西方街头官僚理论出发,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行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完善我国基层公务员的自由裁量权使用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官场小说从清末到现在历经了一个很长的发展周期,近20年是风行的黄金期。但是中国官场小说作为现实主义的题材,存在严重不足,创作思想高度不够,缺乏富有时代精神的正义之气,艺术质量欠缺,要达到现实主义艺术的已有深度与高度,这类作品还有较大距离,缺乏应有的“文学气韵”。在文学层面上与其销售的风行相比。处在很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宋代统治者“以儒立国”、“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治国方略,将古代中国的文人政治推向了极致,以科举出身为核心的士大夫阶层已经形成。在崇儒礼士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宋代士大夫表现出一种愈益自觉的群体凝聚意识,他们不仅能超越个人的利害得失,同以天下为己任,论道经邦,积极干预政治,而且不避朋党之嫌,高倡君子有党论,体现出一种志在经世、舍我其谁的党派意识。宋代士大夫的群体凝聚意识,凸显出士大夫阶层兴起后的一种整体心态,即从追求个人的进退荣辱转向对于社会及阶层利益的群体关怀。  相似文献   

18.
理性官僚制的困境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作为一种现代组织形式的理性官僚制在世界各国政府和大的企事业机构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信息经济时代和后工业化社会中它的致命弱点。借鉴国外在这个领域里的新探索,总结改革的经验和价值取向,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推进,共产党接管城市、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和各项措施走向成熟。最突出的主张就是反对并制止对城市和官僚资本企业的破坏和肢解,实行"原封原样,原封不动"的接管方式。官僚资本一般集中在城市,没收之后属于国有企业,共产党对其一般都实行了"国营"。共产党对所接管的旧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在管理体制上一些共产党人主张实行厂长负责制,毛泽东则强调集体领导;在经营方面共产党人主张实行经济核算制,强调增产节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对建国前后共产党接管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及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20.
竹在士人园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文人都将其拟人化以比德自喻。其原因不仅在于竹的独特形貌 ,而且还源自于中国封建集权社会的固有矛盾 ,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的士人隐逸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