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青春 《物理教师》2000,21(4):34-35
估算法不纯粹是一种数学方法,而是充分利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主要数量关系,忽略次要因素进行的快速数量级计算.这类题目主要不在“数”而在“理”,不追求数据精确而追求方法正确.物理估算题,在新编的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一定数量,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频频出现.由于这类题具有文字简洁,显知条件少、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联系隐蔽等特点,往往使考生束手无策.1充分利用物理方法进行估算 估算法的基础是物理概念、规律与方法,不充分利用物理方法是难以进行准确估算的. [例 1]太阳光自表面到达地球的时间是 500…  相似文献   

2.
电学中的比值类问题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此类题目是以电路变化为基本特点,有两次或更多的物理过程.解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弄清物理过程,抓住不变的量或相同的量,寻求相应的物理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的比值关系要熟悉,以便迅速抓住要点,准确地选择物理公式.  相似文献   

3.
物理估算,是指对物理量的大致数据范围或数量级进行科学计算的推算方法。估算题主要不在“数”而在“理”,不追求数据精确而追求方法正确。能否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估算,某种程度上能体现科学素养的高低,因此在近几年的中考物理命题中,与人体有关的各种物理估算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眯。这类题目题型灵活,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不管以何种内容或形式为载体的估算类习题都能有效地考查  相似文献   

4.
在历年物理竞赛中时常出现估算类试题.所谓估算,就是根据物理数据对所求物理量的数值进行大致计算.解答的方法是先将研究对象适当理想化,突出主要因素,摈弃次要因素,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和规律对问题进行综合判断与分析,迅速求得结果.这类试题注重的是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答相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正确,并不追求数值的精确.下面结合实例介绍这类试题的常见类型与解答方法.一、采用近似计算近似计算是对数据在允许的范围内作出的合理和粗略的描述,采用近似计算来处理估算问题,其计算结果并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仍能满足题目的需要.运用此法由于抓…  相似文献   

5.
估算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和规律对问题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的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在历届高考和高中会考中,都有较多的估算类题目,现对直流电路中的估算问题分类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物理问题的估算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思想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的物理量的数量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推算.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充分利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物理本质,抓住其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这类问题主要不在"数",而在"理",不追求数据精确,而追求方法正确.估算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著名美国物理学家费米,曾用一把碎纸片从头顶撒落下来,估算出了远离试爆的第1枚原子弹的爆炸力,一时传为佳话.近几年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和高考物理试题中也出现了一些估算问题,用以考查能力,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浮力问题中,往往会遇到浮力与其他知识综合的题目,这类题能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举例谈谈这类问题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物理量的数量级大致估算的题目称为估算题.比之常规的计算题,它虽不是精确严密地求解,但其推算是合理的近似,是应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主要数量关系,忽略次要因素进行的数量级计算.这类考题主要不在“数”而在“理”,不追求数据精确而追求方法正确.由于估算题具有文字简洁、显性已知条件少、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隐蔽等特点,往往使答题者感到束手无策,望题兴叹.下面以热学中的估算题为例,谈一谈估算题的解题策略.1突出主要因素,建立物理模型估算题所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往往由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正…  相似文献   

9.
研究全国中考试题会发现,数学中考题中有不少涉及物理知识的题目.解这类题首先要明白物理概念,同时还要掌握数学解题方法.本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常见题型和解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全国高考及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出现的“黑洞”半径估算问题分别从“能量”的角度和“动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推导出“黑洞”半径估算计算式。提出了在进行“黑洞”问题分析时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弄清题目是与“能量”有关的问题还是与“动力学”有关的类型,再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物理量的数量级或大小大致估算的题目称为估算题。比之常规的计算题,它虽不是精确严密地求解,但其推算是合理的近似,是应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主要数量关系,忽略次要因素进行的数量级计算。这类考题主要不在“数”而在“理”,不追求数据精确而追求方法正确。由于估算题具有文字简洁、显性已知条件少、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隐蔽等特点,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下面通过对今年高考中出现的估算题分类赏析,探讨其解题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近几年的高考和竞赛题目中,经常会看见这样一类新题目:求解时间问题.这类问题思维跳跃大.要求学生知识全面,迁移建模能力要强.若想解决此类问题,需对所给题目的信息条件进行加工联想,并与原有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类比,从而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进而迁移,创造性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生活经验和物理基础知识,将相关数据取整、适当扩大或减小,然后通过计算求出相关量的近似值,达到快速解题的方法称为估算法.估算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认知能力以及估测或估算能力.其特点是:由题意中给出的条件不足以直接计算出需求的结果,只有通过仔细推敲及对物理知识的透彻理解,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类题目在目前的中考中是常见的一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能充分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下面对常见的估算题型进行小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8,(5)
物理开放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惟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题目。求解开放性问题,同学们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抓住题目中的重点字句进行分析、推理、比较、联想,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状  相似文献   

15.
高清江 《物理教师》2002,23(3):29-30
新的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会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会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近两年来 ,各省市中考命题 ,在这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其中有一类题目 ,已知条件是比例、字母或是物理量的关系隐藏在文字叙述中 .学生分析过程中感到已知条件抽象、不明确、不具体 ,解答起来深感棘手 .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采用将涉及到的物理量列表的方法分析这类题目 ,使物理量的关系更直观、明了 .收到较好效果 ,下面分类说明 .1 已知条件为比例形式这类题目要求经过分析、推理后判断未知物理量的比例关系 …  相似文献   

16.
物理估算,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科学的推算.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估算,是科学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对这类问题提供一些方法,愿与广大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7.
“牛顿问题“是一类广为流传的趣题,由于问题构思的巧妙和解法在其他问题中的应用,“牛顿问题“成为数学史上著名的命题.在此基础上,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又创编出许多有趣的题目.这类问题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往往感到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其实,只要仔细分析题意,抓住其中的不变量,这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我们分别用整数方法、分数方法、比例方法来解这类题.……  相似文献   

18.
例说开放题     
物理开放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题目.求解开放性问题,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推理、比较、联想,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状态、情境、图形或图象等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9.
有些力学问题中,隐含条件是两物体的运动速度相等.对这类题若不仔细分析物理过程并抓住临界状态的隐含条件,则往往会使解题思路陷入困境,现对这类问题分几种情况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20.
纵观2001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与往年相比,难度明显下降,活度大大提高,解法颇有新意。对于这类考题,若能抓住题目特点,进行估算或推理,不但能突破难点,化难为易,而且还能拓宽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从而做到难题活解。请看如下二例的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