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指导性教与主动性学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指导性教是指为实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师按照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引导组织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使之占有和掌握学习材料和内容,形成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在指导性教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确定无疑的。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性教将不复存在。但是指导性教必须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必须作用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并受制于主动性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指导性教中,教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表现、发挥,是以引发和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前提的。在这里,教师的作用十分鲜明地体现在是否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机制上。是否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否挖掘出了线个学生的潜能,是否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了自主学习活动。是否能给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以恰到好处地指导。  相似文献   

2.
周志亮 《广西教育》2011,(23):34-35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相似文献   

3.
研究 性学 习 是指 学生 在 教 师 指导 下 ,从 学 习 生 活和社 会生 活中 选 择并 确 定专 题 , 用 类似 科 学 研 究的 方 式 主动 获取知 识、应 用知 识、解决 问题 的学习 活动 。开展研究 性学 习 ,不仅 是 适应 当 前 中学 课 程 改 革中 的 研 究 性课程 的 需 要 ,也 是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着 力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精 神和实 践能力 的需 要。因此,探讨“研究 性学 习”的课 堂 教学 特 征 ,对 于 当 前 的 教 学 改 革 无 疑 会 有 重 大 的 意 义 一 、教 学目 标 的整 合化 传 统 的 历 史 教 学 倡 导“ 维 持 性 学 习 …  相似文献   

4.
综合构建指导性教与主动性学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指导性教与主动性学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指导性教是指为实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教师按照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引导组织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 ,使之占有和掌握学习材料和内容 ,形成知识 ,发展能力 ,培养个性。在指导性教中 ,教师的主导地位是确定无疑的 ,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指导性教将不复存在 ,但是指导性教必须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过程 ,必须作用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并受制于主动性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指导性教中 ,教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表现、发挥 ,是以引发和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构成的双向活动。而以往的教学多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学生的“学”,由于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不好,一些学生学到的都是一些死知识,一些就根本什么也学不到,那些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发展,也是现行教育的宿疾所在。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指导其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无颖是扭转这一局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最突出的表现是教师要求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并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世界观,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对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恩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逐步形成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注重学生情商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想学、要学、会学。  相似文献   

8.
教得有方学才有道──两种历史教学方法的实践嫩江县一中马志仁,张景义根据新编历史教材知识点层次清晰、选材生动具体、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强化了能力培养等特点,笔者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而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主要做法如下:一、采用指导性阅读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李梅 《考试周刊》2010,(23):226-227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活动更靠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被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学习不是孤立的活动,与教师的“教”是互相联系的,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领。相反新教材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以教为主、教牵制学的思想无法满足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新的课堂教学需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理念的支撑,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积极鼓励督促而不强加逼迫:启发思考主动获取而不给予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师教学的重点就应该由重知识传授向学生的发展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和合作。”注重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要突出这一转变,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这是叶圣陶的话,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只有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索。汲取经验和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龙超 《小学生》2011,(4):55-5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突破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能秉承这一理念,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宗旨,积极探索与实践。在此,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略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13.
周德 《广西教育》2008,(26):18-19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观点认为:学习是人的各种主动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教育者应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理清尚存的困惑、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落实在课堂上,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善于尝试的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丽  薛博 《考试周刊》2014,(78):49-50
现在的教学只注重知识和结论而忽视能力和能力过程;学生主动性不强,教学方法老套,从而导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强。学生学习应该以主动的学习方式为主,而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就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陛、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作为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善于教、学生要善于学,尤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十八世纪德国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不好,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古今中外的教学实践充分表明,教师传授  相似文献   

18.
夸美纽斯明确指出:“教师要教的使人愉快,才会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课堂设计成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轨道上来。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而教,教是为了乐学而教”。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是现阶段新课改的一个热点话题。我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如何上新授体育实践课总结了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学活动化,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领悟、净化和升华,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在对待这对关系上,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与学”本末倒置、越俎代疱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