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基建在全面系统化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发挥支撑性作用。我国教育领域新基建依托“基建迭代”“范式转变”“生态重塑”等特性,通过拓展教育新动能、创造教育新供给和服务教育新需求,进而有效拉动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工作。但是,教育领域新基建在重塑教育生态系统进程中正遭遇融合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高、教育组织数字化能力建设工作停滞、区域间可能形成新的数字鸿沟等挑战。应当推行积极差异政策,强化政府在整体设计、重点投入领域和重点地区等方面的责任,全面理顺教育新基建部署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应当重点推行融合型基建部署,处理“新旧”基建、“硬软”基建的关系,夯实教育的数字基座;应当着力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管理者和师生的数字素养,积极培育和传承教育组织的数字文化基因;构建智慧教育生态,谨慎地防止新的数字鸿沟出现。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在教育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抵达了“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目前,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在顶层设计、实施路径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本文结合《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介绍了上海市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系统架构的进程,并对相关实施路径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包括通过新基建支撑教育的新愿景,通过数字基座打破数据壁垒,通过自上而下的场景规划与自下而上的案例探索共塑教育新常态,以及通过数字素养提升、评价改革、资源建设推动教育深度变革等过程,回应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系列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内外动力的驱动下,德国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通过建设先进基础设施、成立数字化管理机构、建设高水平数字化师资队伍、创设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以及校际共享阶段性转型成果五方面的措施,实现该校数字化全方位、系统性转型。该校数字化转型中具有动态调整数字化教育过程、系统规划数字化转型范围、全员参与数字化转型三大经验。我国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在数字化基建方面,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字化转型交流平台;在数字化教学中,灵活转变组织结构,建设高水平数字型师资队伍;在数字生态上,系统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打造沉浸式数字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智能时代,高校内部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治理理念的革新、数字技术及数字平台的飞速发展共同催生高校“依数治理”的新生态。数字化赋能高校内部治理并重新阐释其现代化价值,揭示出信息采集智能化、教学育人精准化、治理决策科学化、学习办公高效化、监测评估动态化、管理模式扁平化等内涵。为强化数字赋能,高校应从设施、平台、主体、理念、机制等维度探求高校数字治理转型路径,着力完善教育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大数据一体化智慧平台、建设高校信息管理人才队伍、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及“自治”意识、构建内部治理监测评估机制并警惕数字化转型中的“陷阱”,实现高校内部治理数字化。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内容,其深深植根于数智时代的土壤中。在这一语境下,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部优势主要体现为在线教育建设夯实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数字校园建设赋能数字化生态生成、教育理论研究明确了数字化转型方略,但同时仍面临传统高等教育教学体系致使数字化转型陷入路径偏差、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缺位以及学分、学位管理体系不适应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等现实劣势。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既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新型文化体系构建、数字新基建打造等时代机遇,亦要应对数字鸿沟扩大、知识碎片化、信息管理风险等外部挑战。我国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需秉持强化优势、科学发展、开拓进取、战略规避的原则,具体应遵循以下路径:以教育数字化理论研究引领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发展;依托国家在线教育平台系统性规划知识教学框架;借力数字经济发展助推数字校园建设;统筹建构数据智能基座,重点加强数据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教育数字化可以支撑和保障教育的改革措施落地;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必须以教育的改革作为目标和方向。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也特别强调:“要聚焦数字中国,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按照‘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切实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来看,在各方努力下,各高校在已有的教育信息化基础之上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然而,如何深度开展并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当前大家应着重思考的深刻命题。  相似文献   

7.
时代之势召唤着我们担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我国国情决定着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转型必须找准方向,对基础设施进行自主化建设,是夯实数字教育底座的内在要求;把生产方式推向“人-机”深度共融,是塑造数字教育新业态的关键任务;在运营模式中钩织价值共创新网络,是提升数字教育效能的重要趋向;在组织文化中纳入人文要素,是深化数字教育内涵的底层逻辑。转型必须进行技术融合,形成技术可适配、主体可协同、服务可信赖的技术应用格局,开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融合路径。转型必须完成理论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理论、方法、实践内容为指南,缔造中国数字教育的话语体系,构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范式,打造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中国模式,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其定义、内容、评价等尚未达成广泛共识。研究从实践出发,在梳理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行动举措和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发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估框架和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调研。研究发现,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政府引领为主导;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尚未进入教学核心流程;东中西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不均衡;教师数字化能力不足为数字化转型带来严峻挑战;教育新生态正在形成,但发展不均衡。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效应,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核心要素数字化转型,向西部和东北及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加强教师数字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数字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百年变局和中国复兴交相辉映。随着科技地位的日益凸显,数字创新成为引领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建设“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基础教育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数字化转型毫无疑义成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目前,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尝试从前沿技术融合和资源平台建设方面寻求突破。然而,在转型的过程中仍面临外部环境限制、信息管理不到位、教育系统保障缺失等问题。因此,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有必要从外部支持、数据安全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以便于后期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伴随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向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数字技术学理认识,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依托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过程,其具有技术革新、序次形成与范式转换的内涵特征。基于此,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体现在以老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以产教深化合作的数字技能培训为逻辑进路、以老年教育的技术理性去引导数字形态为逻辑归旨。为深入推进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应形成“虚实共在”的数字化思维,更新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开展“协同共建”的数字化项目,推进老年教育数字化建设进程;实施“智慧共治”的数字化治理,打造老年教育全域数字生态圈。  相似文献   

11.
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世界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迫切要求。21世纪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并且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特点。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国教育数字化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成就,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为此,建议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教育新基建、完善数字化协同治理体系、提升师生数字素养、释放数据红利、研制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坚持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等,使“推进教育数字化”成为我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以及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体系的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数智时代下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指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提出实现数智时代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夯实新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智慧教育环境创新应用场景,技术赋能教育主阵地,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但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尚显不足。鉴于此,以25所高校为案例样本,基于动态能力和资源编排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影响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多重并发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发现:影响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包括数字感知、数字学习、数字创新、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且任何单一因素均非影响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多因素并发是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促进高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可分为资源利用主导型和数字创新主导型两类,数字学习、数字创新是提升高校数字化转型效果的重要因素;抑制高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组合有三条,其中,数字感知因素在所有案例中均有缺失,资源构建、资源整合的缺失也是抑制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此外,高校数字化转型水平受国家和高校自身发展水平影响而存在不均衡现象,要尤其关注高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系统要素。通过阐释影响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多维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路径,反映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特征,揭示了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证基础和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与社会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新常态,高校信息化也逐渐进入改革深水区。认清形势、把握规律、顺势而为是应对高校信息化发展挑战、实现数字新常态下的转型破局、构筑未来教育新生态的关键举措。文章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以22所高校信息化关键负责人的访谈材料为研究样本,基于扎根理论进行开放式、主轴式、选择式三级编码分析,探析由目标到设计再到实施的实践演变路径以及其关键要素框架,剖析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以期为其他同类高校开展数字化转型以及实践规划提供现实基础和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育创新和变革的价值日益凸显。然而,不可否认,尽管数字化转型一词很早便已被提出,但教育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发展方向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为此,该研究首先探讨了数字化和信息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系统转型方法之间的差异,以从中透视教育数字化转型之“数字化”内涵;从创变的本源中,洞悉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转型”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随后,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框架,从教学维度、基础设施维度、管理维度和外延维度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的基础性场域。最后,从新范式、新思维、新能力、新环境、新资源、新应用和新文化的发展层面叙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能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教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省59所高职院校的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发现:教育信息化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就业质量,但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和教学应用的具体影响差异悬殊。夏普利值分解发现,随着教育信息化投入逐年增加,其对就业质量的贡献度却持续下降,应用低效问题不容小觑。对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要回归教育发展本源,以教育发展作为衡量标准,从数字基础设施、师生数字素养、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和调查评估研究等方面审慎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就业质量提升,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华中师范大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和顶层设计,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全面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建设长效的保障机制,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对高校教育信息化促进高校发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由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颠覆式变革,经济社会变迁、教育内生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了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纵观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计划,呈现出强化数字资源顶层设计、打造优质数字基础设施、制定数字素养框架、推动数字化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和评价模式、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注重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加强数字信息安全与伦理教育等一系列共同发展趋势。我国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国际社会先行经验为镜鉴,坚持线上线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数字素养教育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系统规划数字化教育发展战略、升级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构建本土化的数字素养框架、完善数字化课程体系、加快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以及形成多部门协调机制,构建与数字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数字化转型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竞争力。研究通过梳理欧盟教育数字化的关键政策及文件,将欧盟教育数字化转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转型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化数字资源顶层设计、加强优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落实公民数字权益、注重多边参与协同推进和重视数字信息安全保护等五个主要发展特征。我国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以欧盟发展经验为实践镜鉴,通过夯实数字底座,建设升级相关基础设施、增强数字合作,系统规划战略发展方向、培养数字素养,构建我国特色转型框架等措施,构建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体系。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角色,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区域教育变革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调研发现,乡村教师亟须增强数字化意识、提升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加强数字化应用、深化数字社会责任担当、增进专业化发展。建议创设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新机制,包括组织专项培训、创新激励机制等;不断推进数字化资源均衡共享,建设海量优质资源的同时降低接入成本;持续优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及时评估、更新和文化环境的创设等,以期在数字化转型中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