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志谨 《科教文汇》2011,(36):205-206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特大自然灾害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了,但是留给我们很多需要思考和学习的地方。作为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素以地震多而闻名。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全国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6级以上地震每年也有1次。  相似文献   

2.
李湘洲 《百科知识》2003,(11):26-28
自今年7月以来,我国领土和领海发生的5级以上的地震有:7月7日,西藏青海交界6.1级地震:7月18日,中国南海5.1级地震; 7月21日,云南大姚6.2级地震;8月6日,台湾花莲县5.0级地震;8月16日,内蒙古巴林、阿鲁旗间5.9级地;8月18日,西藏墨脱,波密间5.7级地震;8月21日,四川盐源县5.0级地震。与平时没有或者少有地震相比,最  相似文献   

3.
<正>"5·12"汶川地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地震了,我们怎么保护生命?亲历震觞,四川绵竹人陈典福先生在沉痛中反思了"5·12"成千上万人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惨痛教训后,发明了用钢铁和现代科技成果制造的"抗震护身空间",这不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抗震理念,而且第一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用来抗御地震,保护生命的专门产品。  相似文献   

4.
科教新闻     
《科学中国人》2013,(5):82-83
学界就"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持谨慎态度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说,尽管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多次震级较大的地震,但"我们只能说地球在运动,目前没有明显证据显示地震增加"。同属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年都会有一次8级以上地震,近20次7级以上地震,超过120次6级以上地震。因此,近年来多次大地震并不表明地震正在增加。还有学者认为,地震学界对于地球是否进入活跃期还在争论之中,尚未达成共识。有一种观点认为,自2004年印尼大地震以后,全球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两次8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众》2010,(6):10-11
<正>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由于这次地震属于浅源性强震,所以,地震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从历史上看,我们国家每年大约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而2008年一年,咱们国家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68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9次。20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地区7级以上地震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地震时间间隔短、地震频率高、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非常明显,不同月份的地震活跃程度差异很大;空间分布总体上受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作用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约束,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地震带上,在空间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性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7.
为地球把脉     
《百科知识》2003,(11):28-29
近一时期,我国相继发生多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8月16日到21日,不到一周时间里发生5级以上地震3次,的确比较少见。虽然专家认为,近期地震活动还属正常。但是,鉴于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壳活动最剧烈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地球之颤     
2010年1月13日:海地7.3级地震; 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 4月5日:墨西哥7.2级地震; 4月7日:印尼苏门答腊7.8级地震; 4月11日:所罗门群岛7.0级地震; 4月14日:中国青海省玉树县7.1级地震……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十年,地球上的大地震时有发生,中小级别的地震更是不计其数。在2010~2012这三年间,美国地震信息中心监测到了超过300次3级以上地震,平均起来一年就有超过100次。而在1967年~2000年间,发生3级以上地震的频率仅为每年21次,也就是说,最近10年之中,美国地震发生的频率翻了5倍。如此之高的地震发生频率令人不安,这究竟是地壳活动的结果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呢?  相似文献   

10.
"5·12"这组数字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个梦魇般的日子。自从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的日日夜夜,我们为昔日的青山绿水在地震的来临的霎那间化为残垣断壁而唏嘘不已、泪流满面;我们为遇难的同胞扼腕叹息,哭干了眼泪。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次,其中7级以上的地震为18~19次,而8级以上的地震平均为每年1~2次。目前,全球科学界对地震发生原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地震预测或预报也是人类的难题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11年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姚华建教授在地震破裂规律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攻读硕博阶段科研成果颇丰从硕士到博士,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姚华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用地震面波及地震台站所记录到的背景噪声去研究地球的地  相似文献   

12.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又接连发生8次7.8级以上强震,其中包括4次8级以上地震(6级以下的小震不计其数),它们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通常不视为地震强危险区的印度竟然也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们禁不住要问:地球到底怎么了? 一、地球在颤抖 也许很多年后,人类会说:我们的坏运气是从土耳其开始的!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西北部Kocaeli省省会伊兹米特市东南7km处发生7.8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共造成17127人死亡,43953人受伤,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这次地震造成财产直接损失在30亿到65亿之间,相当于土耳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5%~3.3%,众多城市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20日,在大洋另一端,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和瓦哈卡州发生7.4级(之前估计为7.8级)地震,震中位于瓦哈卡州的奥梅特佩克市以南29公里处山区,震源深度15公里。此后,墨西哥又发生40多次余震,都未造成人员死亡。直到3月22日才在格雷罗州夸希尼奎拉帕市发现两名死难者,一人被坍塌的墙壁砸伤,不治身亡;另一人在地震中受到惊吓而突发心脏病去世。  相似文献   

14.
地球到底怎么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又接连发生8次7.8级以上强震,其中包括4次8级以上地震(6级以下的小震不计其数),它们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通常不视为地震强危险区的印度竟然也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们禁不住要问:地球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5.
正每当全球发生大地震或大震连发时,常有关于"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的争论,与之相伴的则是关于"地震是否增多"的争论。自2016年4月以来,在阿富汗、缅甸、日本、厄瓜多尔、瓦努阿图群岛和南桑威奇群岛等地相继发生了6次7.0级以上地震,使得上述争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部分专家这样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蒋海昆认为,近期7.0级地震较多发生在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  相似文献   

16.
提起地震,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的凄惨景象。经历过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人们对当时的情景至会仍记忆犹新。1995年1月17日的日本兵库 7.4级大地震更给多地震国家敲响了警钟。确实,强烈地震给社会和人类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巨大的,但地震给人类造成劫难的只是极少数。据监测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1500 万次。其中3~4级有感地震年平均约 5万次;  相似文献   

17.
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为弱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5级的地震为有感地震;震级大于5级小于6级的地震为中强震;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为强震,  相似文献   

18.
2020年3月20日,西藏定日发生的5.9级地震进行灾情分析、现场地震灾害调查,编制出本次地震烈度图并得出此次地震的震害特征。结论:西藏定日5.9地震最高烈度为Ⅷ度(8度),面积为42km~2,Ⅶ度(7度)区面积为176km~2,Ⅵ度(6度)区面积为1114km~2;地震影响范围内,房屋破坏类型大部分为土石木混合结构,Ⅷ度(8度)区多数房屋墙体造成明显裂缝、少数房屋墙体交接处坍塌损毁严重,个别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出现轻度破坏、非钢筋混泥土框结构部分破坏严重,无完全倒塌房屋。灾情沿着余震分布的方向及断裂带方向呈现带状分布,此外极震区之外出现灾情异常点。此次地震是"4·25"地震(尼布尔8.1级地震)之后该地区遭受的地震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4·25"地震灾后抗震加固房屋抗震性能良好,未出现严重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08,(11):1
在"5·12"之前,汶川只是巴蜀大地一个鲜为人知的县。当突如其来的里氏8.0级地震来临时,汶川则成了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在地震发生的短短2个小时,温家宝总理心急如焚地乘坐直升飞机赶赴汶川地震灾区。他面对到处是残垣断壁,表情凝重地对解放军官兵说:"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废墟下哪怕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总结并可视化欧亚地震时空规律,对于掌握欧亚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有一定参考意义。方法:本研究摘取欧亚地震带区域自1986年到2016年间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据不完全统计48次),应用数学统计,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欧亚地震带在30年间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在时间上来看,欧亚地震带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时间间隔很短,地震频率非常高,春秋两季的发震频率明显大于夏冬两季;春季的震源平均深度最高,以春夏秋冬为序震源深度依次降低;地震平静期和活跃期交替出现,周期性明显,且与太阳黑子活动联系密切。在空间上来看,欧亚地震带的7级以上的地震高发区集中在亚洲,高密度区为东南亚,西亚以及我国的西南地区;从动态分析来看,欧亚地震带高密度区的移动轨迹呈锯齿状向东迁移,目前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及我国的西南地区。结论: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时空规律明显,未来几年内,欧亚地震带应该处于平静期,但仍要警惕地震中心向东移后,缅甸、印度、中国西部等地区发生7级以上特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