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新区"二次创业",特别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对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出发,构建高新区创新与创业环境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从创新转化效率和创新产出效益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横向对比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相结合方法,对2013—2018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内部3个高新区及其与全国其他1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水平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转化效率和产出效益不一定成正比;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绩效整体呈上升态势,且主要依赖于技术变动,但目前整体水平都不高,与山东半岛、西安、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处于"低效率-低效益"区间,位于全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游水平;郑州、新乡高新区的创新效率都获得较大提升,创新效益则为郑州高新区一家独大.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持续增加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发挥政府的指导、计划和协调作用等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构七要素模型对创新资源予以定义和分类,总结创新资源七大特征,基于创新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创新,指出国家高新区在创新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国家高新区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为主旨,提出建构自主创新产业联盟体系,加强创新型人力资本共享等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主要载体,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赖以生存的平台。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极大地推动高新区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对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功能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近日,为了解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掌握高新区科技需求,更好的从加强原始创新、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与发展服好务,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率领基础处、高新处相关负责人到成都高新区调研,听取了高新区科技局局长林涛的专题介绍,并对加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全创区改革等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成都高新区于1991年被国务院批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高新区区域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对典型企业和案例进行系统调查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南京高新区创新的三种模式,即原创性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模式、跨国并购后消化吸收再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模式、优势环境吸引集聚创新及产业化模式,探讨了各模式的结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西部非中心城市高新区实现技术创新突破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技术创新的新突破,推动高新区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西部非中心城市高新区要深刻把握自主创新的意义和内涵,准确定位和选择自主创新模式;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快速提升区内创新实力;筑巢引凤,全方位破解科技智力支撑不足的难题;健全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为核心,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强化管理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力度,全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李凯  任晓艳  向涛 《科学学研究》2007,25(3):448-452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的说法,把产业集群分解成四方面的因素,分别分析它们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并对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进行实证分析,讨论这四方面因素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的贡献,指出国家高新区的自主创新未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十五“期间广东6个国家级高新区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了广东国家级高新区总体发展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向型特色明显、对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同时在比较6个高新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的发展势头、特点以及差距.在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广东国家级高新区要在开展区域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体制创新优势、保持外向型特色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在二次创业中取得快速发展,从而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对高新区的7大运行机制即市场选择机制、政府支持机制、自主创新机制、合作竞争机制、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技术创新协调机制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必须通过运行机制的激发和调节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而产生出更多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企业成长内涵的探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问题特征,提出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并分析了影响创新的因素,阐释了由创新推动的企业自适应机制的一般模式。最后,对企业成长的两种实现方式(增量型成长、跳跃型成长)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企业再造成功与失败的生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嘉骅  仝岩林 《软科学》2002,16(2):84-86,89
20世纪90年代哈默的企业再造,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革命。然而,连哈默本人亦认为企业再造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实践表明其成功率仅在20%左右。本文对企业再造的成功与失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知识与企业转型升级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转型企业的内涵、动因、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论述企业的知识基础论,提出转型的内涵本质上是企业原有知识存量、特征和组合的变革,转型的动因就是以知识认知为基础的环境的变化;最后提出基于知识的企业转型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内部市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贤裕  钟胜  王虹 《软科学》2001,15(1):79-82
本文引入了企业内部市场和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这两个概念,并就企业内部市场的特征、企业内部市场管理的内涵及管理方式作了一些探讨。本文认为企业存在内部市场,企业是在内、外部市场双重作用下开展其经营管理活动,因而企业应将市场机制全方位地引入企业管理,开展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我们认为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概念的提出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基因到绩效-管理研究的路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借鉴和类比人类的基因图谱研究,发现由企业中的个体DNA和企业DNA共同组成的企业基因是决定企业一切战略、行为与结果的最根本原因。进一步地,整个战略管理乃至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都遵循一个潜在的模式和研究链条,即企业基因的作用路径:企业基因决定其态度,态度决定结构和行为,行为最终决定结果。无论是直接研究企业基因与绩效的关系还是通过不同的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进行研究,目前所有的管理研究,都是企业基因图谱中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6.
马勤  刘青松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140-143,152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视角,企业向生态成长模式转变,需要从企业自身方面创新成长理念,更新企业知识,确立新的企业成长目标并制定新的企业成长战略;同时,也需要政府、社会营造相应的环境以促进企业生态成长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根据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分析了X效率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探讨了高技术企业X低效率的原因及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必然,提出了通过高技术企业文化建设来改善其X低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初探武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朱浩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6):121-123
民营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企业文化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即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劣势的企业文化不仅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终结。因此,主要分析了武汉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民营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初探不同阶段的文化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19.
王鹏 《科教文汇》2012,(3):191-192
我们从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调查问卷出发,以高校的创业教育效果为题,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情况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今大学生的创业情况。  相似文献   

20.
企业诊断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