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思维定势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一种思维的惯性,即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人们按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在许多情况下,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这种趋向性,有时有助于当前问题的解决,起着正效应(正迁移);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带来负效应(负迁移).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势现象人人都是存在的,人们往往会按一种固定了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表现出人们思维的一种准备状态。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势现象人人都是存在的,人们往往会按一种固定了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表现出人们思维的一种准备状态.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消极的一面常常表现为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妨碍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和形成,不利于智力的发展.产生思维定势的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所谓定式,是指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和模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思维定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双重的影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采取积极的方法,逐步消除思维定式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5.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长期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向。这种思维方向可以使人们从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飞跃”。如同归纳猜想等思维方式那样,它有助于人们探求未知的结论,以至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然而这种思维方式也存在负迁移的消极一面。当人们取得某种经验后,便自觉或不自觉地依照某种固定模式去认识事物,使思维活动走入歧途,从而导致判断错误.相声中的“逗哏”之所以令人捧腹,正说明这种思维定势所产生的负迁移确实可笑。拙文拟就学生在解三角问题中常见错误浅析思维定势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所谓定势认知是指人们按照习惯了的和比较固定的模式思考、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它被人们称为思维上的“惯性”。当多次运用相同的思维方式成功解决了某一类问题,则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倾向于选择这种思维方式,而不做新的尝试。它对解决同类问题起积极作用,对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起妨碍作用。迁移认知是学习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它是指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新认知、新技能。已有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属于正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例如,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产生消极影响称为负迁移,例如,学会了骑自行车,会妨碍学习骑三轮车。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涉及定势认知和迁移认知,初中物理的学习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所谓定势,是指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模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思维定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下面我就在物理教学中对促进积极的思维定势,克服和预防消极的思维定势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化学课学生思维定势的五种表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课学生思维定势的五种表现及对策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中学(635115)宁射贵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一定活动的动力状态。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一种“惯性”现象。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  相似文献   

9.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现为人们思维的一种趋向性与专注性,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消极的一面(即负效应),往往表现出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妨碍问题的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思维定势的负效应常常妨碍实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既定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使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常按照一定的习惯方法和思路去分析物质及其变化,去回答或解决有关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原因。如果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一思维规律,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在学生学习化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思维定势还有消极的一面,表现在思维定势的“惰性”和“功能僵化”,削弱思维的调节作用。不仅妨碍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和发展,而且有时会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面,是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常常表现为在收集信息或处理信息的环节上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思考,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因此教学中常常  相似文献   

12.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定势也叫学习定势。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有其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辩证地认识思维定势,努力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断防止和克服它的消极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而且有利于思维水平乃至整个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常常表现为收集信息或处理信息的环节上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进行思考,促…  相似文献   

13.
汪志红 《甘肃教育》2020,(3):167-167
人们对于问题的思考通常会有一种惯性,每当遇见一个问题,就会按照一种固定的思维进行思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对于小学生而言,遇见问题时他们通常会按照习惯性的思路去分析。如果这一思路和问题解决途径相同,那问题便能够迅速得到解决;如果不同便会形成负迁移,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所谓思路,是指对某一类问题形成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向,心理学上叫思维定势。它对解决同类问题有利,是一种正迁移(迁移),但对解决不同类问题是一种负迁移(干拢),是消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的思路的干拢迎合了选择题国某个“诱答”项,会造成误判。  相似文献   

15.
思维定势是人们思维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指的是人们在思维中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现了人们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同任何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以幼儿识数为例,只要注意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要使他们学会依次按序念出或写出1、2、3、……9等基本数字是不太困难的,一般也不用花多少时间。但他们一经学会这  相似文献   

16.
思维定势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又有消极的一面.其消极的一面往往表现在思维的惰性、呆板性,妨碍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总是伴随着思维进行的。就象任何客观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一样,人的思维也有一种“惯性”,它既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成果,又是新的认识的前提。思维的这种“惯性”就是思维模式。本文试图就思维模式在  相似文献   

18.
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由预先的准备状态(即定势)所决定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思维定势是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惰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思维定势是学生长期形成的一种倾向性的思维方式,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能使学生在学习与旧知识类似的新知识时得已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消极的一面,往往形成思维障碍,表现为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使学生因循守旧,习惯于照葫芦画瓢,长期以往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将逐渐泯灭。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思维变通的例子,如“司马光砸缸”,大人按照常理从水中救人总是考虑如何使“人脱离水”,而司马光则是创新地使“水脱离人”,使孩子得以  相似文献   

20.
隐喻性思维作为思维方式的一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隐喻性思维有其"意识性"的一面,也有其"无意识性"的一面。本文主要从认知和语言两个方面来说明它"无意识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