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体育课增强体质、体育课融合健康教育、体育课实施模块教学、体育课适宜性教材确定、体育课准确性教学目标设置等困扰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通过加强研究完善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创造条件为顺利实施课改保驾护航、开辟第二课堂有效促进体质健康水平等策略突破体育课改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访谈、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调查了福建师范大学调适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结果发现:调适体育课自开设以来,受到同行、学生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专业领域教师的完善、课程学时的分配、特殊体育经费投入是影响课程开展的关键因素。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特殊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从而进一步完善调适体育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学评价难以操作的问题,重点从对学生、体育教师和体育课3个角度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注意事项,以促进新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进展状况、主要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师资、器材、经费等不足,选项教学困难重重;考勤困难与教学管理困难;在同一年级里出现同一项不同模块的交叉。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课程资源;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合作学习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交流体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连云港财经高职校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体育课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体育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传统,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课程设置不合理且课时短;学生体育需求和认知水平不高.对策: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体育课教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体感受,倡导快乐体育;把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7.
石庆福 《体育世界》2013,(6):133-134
为了提高大学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课中广泛使用,通过分析大学体育课中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现状,进一步认识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功能、作用、特点与分类,研究表明: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课中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体育游戏教学为体育课做好课前准备;体育游戏教学在大学体育课中的具体应用中要求教师要考虑全面、细致,提高教师素质,合理利用体育游戏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基本情况、体育课程建设等方面了解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并加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普通高中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现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南通市普通高中学生对场地器材使用和体育课的安排满意度较低;课外活动管理松散;体育教师课堂管理中奖惩运用不合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足;学校体育信息资源匮乏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推进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2008年9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就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提出意见,其中第6条规定:"初中学段要实行男女生分班教学……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确保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本栏目在2008年11期开辟了关于"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的专题讨论,刊登了《推行男女生分班教学,确保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实效》、《对中学体育课男女生分班上课的探讨》、《初中生男女分班上课好处多》等文章,学者、教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们对男女生分班上课的看法,文章普遍持肯定态度,主张推行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的模式。其实,男女生分班、分校上课的讨论由来已久,许多中学相继试行了男女生分班上课的举措,学者、教师、家长、学生包括媒体等众说纷纭,《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欢迎广大读者开展讨论分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