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郑继明 《柳州师专学报》2007,22(1):105-106,133
为了了解师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对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英语的结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都存在问题,学习动力不足,急需教师引导和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样本,以外语和母语阅读动机问卷和阅读能力测试卷为调查工具,以SPSS for Windows13.0软件为分析工具,对大学生外语阅读动机进行实证性的比较研究:外语和母语阅读动机比较,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外语阅读动机的比较,不同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动机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外语阅读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而母语阅读动机则内外部动机兼有;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阅读动机整体上来看较非外语专业学生强;无论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在部分外语阅读动机上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某校的二个非英语专业班级98名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动机衰竭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存在动机衰竭现象;教师、学生、学习目的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动机衰竭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文章也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语院校主要学科为语言专业。本文探讨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类语言学习者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与英语专业学生不同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始学习其专业之前,都有英语学习的经验,其对英语国家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因此,对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对中国文化,目标语国家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之上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师范类院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对比研究,认为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的动机强度、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上都强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性别差异方面,女生对英语更感兴趣,学习动机也更强烈。研究发现,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动机强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Horwitz设计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了中国专科类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和对此采取的措施,得出了外语学习焦虑普遍存在于专科类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大学生在外语焦虑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外语学习焦虑与大学英语成绩呈负相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李丹 《考试周刊》2015,(8):67-69
学习动机是驱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所在。然而,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特别是高职院校的非英专业学生中,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现象普遍存在。本文在Dornyei的动机三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现象,并针对该现象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蓝宁 《现代职业教育》2024,(12):117-120
以某中西部地区地方院校21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受试对象,调查其外语学习焦虑概况,从学习主体的认知出发,将元认知策略训练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探讨元认知策略训练对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定量及定性分析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CALLA模式下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可有效降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水平。研究结果为预防和干预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提供实证支持,也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校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动机调查,研究发现:(1)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专业本,专科和非英语专业本科)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是双重的(融合型和工具型并存),一方面对学习英语学习有着内在的兴趣,希望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另一方面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得文凭,找份好工作,通过电大的各种考试等;(2)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学历对于英语专业学习者(本科与专科)学习动机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0.
吴健昭 《考试周刊》2008,(19):93-94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生源的特点,结合自主学习方法论,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精心设计情景、鼓励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方面,详尽地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学习动机的释义和动机类型的分析,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以及教师激发、维持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其学习自主性及学习效能。通过问卷形式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非英语专业普高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现较强的英语学习动机,其中外在动机强于内在动机,而且动机的强弱在专业性质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应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重新修订英语教学计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3.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motiv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EFL learning.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ype of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s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s within non-English majors' students(Bilingual program in Highway School and Architecture) in Chang'an University, who has been considered English as the foreign language. This thesis intends to put forward certain strategies in promot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不同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明显地强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基于"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本文浅析了这些动机因素及其表现,希望广大的英语专业授课教师能更加重视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种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具体内容、方法、最终目的也不同。然而,他们学习英语这个科目的目标是一致的。文章从教育部颁发的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入手,比较了两个纲领性文件对两种学生提出的要求,找出了其英语学习目标的共性,同时从英语教师的教学角度,提出了对两种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采用“一体化”和“多维化”的培养模式,从而达到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又有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从中发现对我国普通高校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涉及不多。为此,以某普通高校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外在动机相对较强,排在第二位的是学习情境动机,最弱的是内在动机。在此基础上,探讨激发、强化并维持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军校作为特殊的高校,其学员的外语学习动机有其特性,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外语学习动机是提高军校外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适用于军校学员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励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军校教师指导学员进行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励行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部分非英语专业新生在英语课堂里有较高的焦虑度,而部分英语学习信念与英语课堂焦虑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英语学习信念可能是导致焦虑的原因之一。外语学习信念和外语课堂焦虑是二语学习过程中两个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二语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set out to explore non-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use of motiva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English learning. Subjects for this study were 156 Chinese postgraduates studying in a n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in central China. A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 and individual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mplementarily employed to gather data. The non-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were found to have adopted ten types of strategy to regulate their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English, but that these strategies were used infrequentl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despite the general absenc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few that could be ascertained were associated with gender, specialty, and grade. The results suggest a need to provide motiva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training, and nurture students’ intrinsic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through curricular, instructional and assessment ref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