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按着李鹏总理关于“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优化结构,提高水平上面”的指示和我省今年高师会议精神,根据十年来高师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师专化学教育的改革必须与本地区教育现状匹配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目前,我省师专化学专业毕业生出现供大于求,分配疲软势头,其主要的弊端是:师范专科学校布点重复过多;没有树立师专教育为本地区农村(农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缺乏彼此间的横向联系与相互咨询;对本专业“外延”与“内涵”自我认识不足,整体效益低;缺乏改革意识,特别是适当超前改革。为扩大和增强专业的社会功能与活力,现就师专  相似文献   

2.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推动了师专教育的改革,而当前普通教育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即普通教育指导思想应当从“升学教育”轨道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具体说来就是普通教育应当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职业技术和劳动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同时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必将进一步促进师专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因为师专教育是为普通教育服务的,普通教育这种战略性的转变不可能不给师专教育带来重大的、深刻的影响。因此,以尽快适应普通教育转轨现状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师专教育改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因此 ,必须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 ,提出民族师专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 (专科 )“综合培养”和“分向选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与“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设置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的师专地理教育面临着来自科技、社会及教育自身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针对师专地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存的弊端,根据课程设置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面向21世纪师专地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并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现行师专地理教育的“主辅修”制如何与新的课程改革接轨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总结交流和推广中学,县(区)教育局以及师专多年来组织教育实习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以便进一步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肇庆师专于今年5月份召开了教育实习工作研讨会,邀请实习中学、县教育局、市教委、市教育局的代表参加。肇庆师专副校长吴汉明在专题报告中回顾了师专近年来在教育实习工作上的改革和探索,分析了教育实习旧模式的弊端、新实习模式的整个过程和具体措施,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改进实习工作提出新的设想。与会代表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委托实习”模式、怎样加强师专与实习中学的  相似文献   

6.
罗建华 《柳州师专学报》1995,10(3):39-42,85
深化师专英语专业的改革,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转轨”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英语教育人才,是我国师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招生、学制等方面对师专英语专业教育的整体改革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为指导,根据师专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师专综合改革的五点意见,即: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把握住改革的正确方向;改单一的传统办学模式为多层次、多功能的办学模式;死死抓住教育、教学这一主体改革,突出其中心地位;服务体系的配套改革与立体改革同步进行,并服从于、服务于主体改革;千方百计搞好增收节支,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增强改革后劲。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达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校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多次讨论,探索、研究各科的教改问题.文科的教学改革怎样进行,讨论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意见针锋相对.现就文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改革问题,谈一孔之见,实为引玉而抛砖.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师专是培养初中师资的,师专中文系(科)将给初中不断输送合格的语文教师.根据学校这样的性质和任务,我认为师专文科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坚持“高教性”和  相似文献   

9.
我校从1993年下期开始,实行第三轮教育综合改革。这一轮改革是把师专教育综合改革与农村初中教育综合改革紧密联系起来,捆在一起,同步实施,协调推进。我们简称为“对接研究”。“对接研究”实际上是把师专的教育综合  相似文献   

10.
对零陵师专与农村初中教育综合改革对接研究的调查蒋易春,左清,刘少波零陵师专的教育综合改革是湖南省教委确定和指导的一项重大改革试验项目,迄今已历时10年。这项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山乡初中培养合格教师。第二阶段是改革师专培养模式,加强专业...  相似文献   

11.
<正> 一 “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师范教育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组第三子课题组围绕初中教师的培养规格设计问题开展了长达四年之久的调查研究工作,最后根据调查结论对师专的培养规格进行了重新设计,出台了由国家教委颁布的《二、三年制师专教育教学方案》,目前全国师专都在克服困难,执行这个方案。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逐步普及初中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地位所决定的。培养“合格的农村初中教师”,是师专当前的主要任务。而在师专教学改革中,如何坚持人才质量标准,如何面向农村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则是师专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我校从1988年起,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五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做了一些工作,有经验教训,有认识体会,深感不成熟,改革尚须继续。 一、深入调查研究,选准师专教学改革突破口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我国教育战线教育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直接冲击着师专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师法》的颁布执行,师专教学改革如何起步?突破口在何处?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来选准师专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正> 师专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培养培训初中师资,同时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为本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目前师专培养的人才是否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是否适应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要求?怎样科学地规划师专“八五”期间以及今后十年的发展方向?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师范专科学校工作会议指出,“八五”期间,师范专科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师专如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师专如何主动适应、服务和服从当地基础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师专贯彻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课题。本文拟就我校实施“主辅修”教学体制的探索与实践.谈谈我校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正> 1992年8月,在全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研究会年会(黄山会议)期间,《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编辑部藉年会邀请了部分师专校长就师专综合改革问题进行座谈。参加座谈会的有荆州师专关春明,徽州师专方前,昆明师专雷勉、杨家寿、黄启后,黄冈师专蓝葆春、李金奇,孝感师专吴崇恕,零陵师专唐朝阔,内江师专何斯宣,张家口师专郭占  相似文献   

16.
<正> 高等师范专科教育,就其性质来说,属高教范畴,但又与一般大学和师范大学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服务范围和所担负的任务不同。师专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为初级中学培养合格的师资。因此,作为直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初中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思想,立足师专层次,办出师专特色,加快师资培养步伐,逐步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以适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高师为中等教育服务,师专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这一办学思想,本是十分明确的。但是近两年来,在克服师专单一形式办学弊端的过程中,有人竟提出,“师专要冲破师范框框,向综合大学过渡”,这说明教育界特别是从事师专教育工作的同志,对如何改革师专教育的问题,至今仍然未能统一认识。我们认为,师专的多种形式办学,应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培养教师和提高在职教师方面的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负责培养初中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省师专作了哪些改革的尝试?面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师专又将如何谋求新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了惠阳师专,广州师专和佛山师专,对这几所学校的领导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19.
师专政教专业如何适应21世纪乡镇中学各方面改革发展的需要,如何适应乡镇各方面建设的需要,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八年来,我系根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乡镇中学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及我系的学科特点和已有条件,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高度,探索出以复合专业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专业教改的一168”模式。一、政教专业教改的必要性”’师范高等专科教育是为初级中学培养合格教师的。其中主要是为农村初中…  相似文献   

20.
一、“对接研究”的基本总路与提出“对接研究”的背景 (一) “对接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目的 零陵师专与农村初中综合教育改革对接研究,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原则,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面向农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零陵师专的教育改革置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来运筹和深化,使师专教育改革与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紧密衔接,相互渗透,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