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通州基督医院(下文简称医院)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自1907年创建到1951年南通专署接办,历经45年风雨历程。在这期间医院在南通医学和教育上创造了很多第一,在坎坷和大难中展现了一贯的"爱国、爱院、爱病人"的大爱,同时亦是南通民国史的缩影。研究该段历史可以将医院文化建设深化至医院精神文化的提升与浸润,拓展至近代南通医院的发展与影响,发展成近代南通研究新视角。但国内记载该段历史的史料零碎阙如,故我们探索着海外征档之路。  相似文献   

2.
《世界召唤》(World Call)是美国基督会(Disciples of Christ) 1919年创办的月刊,主要登载基督会成员在世界各地传教的情况以及见闻,1973年终刊.《世界召唤》在1919-1927年间,刊登有关南通的文章一共21篇,其中直接论及张謇的有6篇文章以及3张图片,是研究张謇的基督教观和近代南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张謇虽然不是基督徒,但他对基督教抱有欣赏态度,鼓励美国基督会在南通发展社会事业.这些史料,清晰地展示了张謇在发展南通社会事业的过程中,海纳百川、虚心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胸怀.  相似文献   

3.
潘念慈,男。1918年11月出生在綦江县万兴乡太公山万家坝(现属古南镇)。其父亲潘志寰是上世纪20年代的中共地下党员。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潘念慈继承父亲的遗志,于1938年7月经重庆、成都、西安,奔向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旬邑镇分校、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医院任指导员。管理科副科长、总务处长,第一后方医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院长。  相似文献   

4.
1937年8月17日,日本飞机轰炸南通基督医院,该院病房楼被炸,大部分医疗设备被毁。这场灾难中共有包括医师、护士、工友、病员和避难者在内的24人罹难。由于医院已成废墟,医疗器械大部份烧坏变形,无法再开展工作,除护士麦文果留守料理外,其余外籍人员撤离。该事件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5.
正翻阅渌口大革命时期的档案资料,一些人,一些事和一些感动涌上心头。1926年,安源党组织派遣中共地下党员易足山、孙小山、刘绍基等人指导醴陵地委开展农民运动来到了渌口,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以渌口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大多数农民集合在农会的组织下,进行了一场声势空前的农村大革命。  相似文献   

6.
坐落在兰考县城中心的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是1942年由中共地下党员张效儒同志带头出资创办的。历经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十几年的建设,兰考一中现已具有相当规模,在省内外有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规范医院声像档案管理若干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建红  历永鲁 《档案》2008,(1):13-15
我院创建于1907年,前身为南通州基督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作为一所百年老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医院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类活动中形成了大量对医院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的声像档案。这些声像档案以照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磁盘、光盘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声像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客观、生动、真实地记载了我院建设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葛君 《兰台内外》2024,(2):79-81
选择了2021年度南通地区41家公立医院113名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展开职业倦怠调查。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职业倦怠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该地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评分为(2.41±1.35)分,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5.22%,以轻中度职业倦怠为主(65.49%)。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是否为档案专业、是否有行政职务、职称为中级、工作年限在5年~20年是影响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南通地区公立医院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率较高,建议医院管理者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应对措施,降低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全面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吕英俊,朝鲜族,1916年1月出生在朝鲜成境北道先津郡一个佃农家庭。9岁时,随全家移居中国。其父吕湘汝是中共地下党员,因掩护我党的地下工作者被日本鬼子杀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的铜像在南通市落成。为追求真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邹韬奋历尽艰辛,于1942年从香港经上海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南通是他到达的第一站。他在南通地区活动时间较长,江海平原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为纪念韬奋诞辰95周年,中共南通市  相似文献   

11.
1927年10月24日,中共满洲省临委成立,将抚顺地区作为党组织活动中心区域之一,几次派人到抚顺秘密从事革命运动。党组织初期的发展1928年8月,中共满洲省临委派苏振久到抚顺开展工作。苏振久到抚顺后,组织当地三名党员,成立了中共抚顺特别支部,苏振久为负责人。同年11月,满洲省委派王鹤寿任抚顺特支书记,党组织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朱江 《档案与建设》2012,(6):40-41,31
这是一位孤胆女英雄,只身潜入日伪在苏中的重要据点南通城,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并打入日伪特务机构,有力地配合了苏中反"清乡"斗争。这是一位传奇巾帼,她因病住进南通基督医院,身份暴露的她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从容突围,粉碎了敌人放长线、钓大鱼的图谋。她就是马世和。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在1924年、1925年的日记中,曾8次提到一个叫作王捷三的人的名字。北平解放前以中共代表身份参与与傅作义代表谈判的地下党员、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市及卫生部领导的崔月犁同志,在其回忆北平和平解放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王捷三。  相似文献   

14.
父亲邵仲勇今年85岁,他是新中国诞生的亲历者。在欢庆新中国60华诞之际,老人家心绪难平,思绪穿越60载,又回到激情澎湃的岁月。父亲1946年21岁时参加革命,是南京国民党军联勤部四0一汽车修理厂的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相似文献   

15.
“兴华救亡歌咏话剧社”是在中共内江地下党特别支部(后成立中共内江县委)领导下组建的,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为抗日救亡而宣传呐喊的进步团体。1938年7月25日,中共地下党员吴汝翊、谢碧芳等以内江中学“兴华宣传队”和“复兴宣传队”为基础,共同筹组建立的“兴华救亡歌剧社”,便是“兴华救亡歌咏话剧社”的前身。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工人运动高潮直接影响到了海属地区(海州所属地区,主要是今连云港市及属县),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写信给领导罢工的罗章龙:"陇海罢工,捷报频传,东起连云,西达陕西,横亘中州,震动畿辅,远及南方,这是我党初显身手的重大事件。"当时整个海属地区党组织尚未建立,党的政治影响还不大。大革命失败后,江苏党组织为尽快从白色恐怖中重新站起来,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地基础上,决定通过建立党的组织来推动革命运动的开展,从而使海属地区的中共党的组织进入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陆思采(1905-1961),又名陆思晖、陆芹生,湖州菱湖镇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至1929年12月三次出任中共湖州县委书记和中心县委书记.在此期间,他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奔走呼号、不遗余力,领导工运和农运,是一位在中共湖州党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对湖州地区的早期革命斗争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后,中共地下党以各种方式进入杭州的各种新闻机构,并努力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力量,以抗衡国民党政府对新闻媒体的控制。中共地下党员在各自的新闻媒体中,以各种合法的手段和巧妙的办法进行争民主反压迫宣传,透露解放区的信息,并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保护新闻机构的人员和财产,为杭州新闻机构的顺利接管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共在杭州的新闻界的工作实践,是中共在新闻战线与国民党斗争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9.
《南通大众》是中共南通县委机关报,创办于一九四六年六月。半年之后,即一九四七年一月因形势迅速恶化被迫停刊,同年二月又复刊,一九四九年一月终刊,前后出版两年半之久。《南通大众》系油印,八开四版(有时也出两版),起初只能印二三百  相似文献   

20.
湖南《开明日报》是抗战期间一家进步报纸,1939年创刊于湖南茶陵,次年初,迁衡阳出版。该报是中共地下党员黎澍。骆何民等与民主人士刘岳厚合办的,廖沫沙同志也曾在该报工作过。它在湘、赣、粤、皖(南)、浙等省均有较大影响。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