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友善用脑的课堂强调让学生在学会学习中学会发展,重点落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通过友善用脑的多种策略使学生健康地、智慧地学习,实现全脑学习,努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用自己的学习方式高效地学习。路径一:依据学情调查,科学组建团队友善用脑课堂路径一是科学分组,分组的依据是友善用脑学情调查,主要调查班上所有学生的思维类型、认知倾向性、学习快乐度,使每个团队中会有不同思维类型、认知倾向性、学习快乐  相似文献   

2.
友善用脑教学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友善用脑”提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理念,这与中职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谋而合。友善用脑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着力使用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感官教学、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教学手段和策略,以学生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会学习为目标,让教师获得教学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学习过程中一系列的团队行为,让“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理念鼓舞学生,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友善用脑以在学会学习中学会发展为课堂教学理念,具有音乐、健脑操、多感官教学、冥想、思维导图、团队学习等教学策略。友善用脑以教研工作者自身理论建设、深化一线教师思想认识、补充跨学科知识和方法、注重学生课堂体验作为教研内容,以理论研究联系实践策略、重塑研究职能、深度参与一线教学活动、教学指导到位而不越位作为教研方式,从关注教师表现到关注学生感受,从教研员专业展示到教师成长需求,为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友善用脑最先由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提出。她把脑科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出了"友善用脑"的理论和方法,让教师有课堂教学的成就感,学生有了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友善用脑所追求的是让学生在安全、友好、快乐中学会学习,发挥每个个体的才能,并且利用这个长处促进其他弱项的转化,使得学生好学、乐学,最终成为终身学习者。推行并实施友善用脑,可以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体会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个性被发现、被尊重和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所总结和倡导的一种教育方法,推崇"让学生以自己的方法轻松学习"的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克里斯蒂强调要给学生"冥想时间",目的在于用少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整理和存储知识信息。在"友善用脑"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注意学生冥想时间的选择、冥想形式的选择以及冥想环境的创设三个方面问题,着力探究语文课堂"友善用脑"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6.
"友善用脑"这一教学理念的出现,为推行素质教育和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友善用脑",努力营造愉快、轻松、高效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友善用脑”是以人本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学校在“友善用脑”教与学的实践研究中,以“友善用脑”教与学的科学要素引领参与;把“友善用脑”教与学的思想融入教学实践;让“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根植课堂;以课题为抓手突破难点,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以脑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会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家长、学生互动,为推进新课改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友善用脑所追求的是让学生在安全、友好、快乐中学会学习,发挥每个个体的才能,发现个体的长处,并且利用这个长处促进相对弱项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市澳罗拉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四期赴新西兰"友善用脑"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体验了在"友善用脑"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友善用脑"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友善用脑"的知识,受益匪浅.下面以一节历史课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友善用脑"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着力使用音乐、运动、多感官教学、思维导图、冥想,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教学手段和策略(简称6M),以学生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会学习为目标.通过构建友善的情境、有效的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意识与情感,让精彩在课堂驻留,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1.
"友善用脑"理念下的数学学习,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自学导航"是"友善用脑"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基于学生学会新知、学会学习的预习文案。学生完成"自学导航"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最终效果。如何正确指导学生高效完成"自学导航"就成为重中之重!归根结底,还是要指导学生"用好书",做到"三学"!  相似文献   

12.
新西兰教育学家克里斯蒂为中国教育带来了崭新的理念———"友善用脑"。克里斯蒂提出要把"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友善用脑"能给学生带来自信,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本文浅谈了友善用脑在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元月赴新西兰学习《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归国后,我一直在努力寻找如何将“友善用脑”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年来,我始终将该理念贯穿于我的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之中,品尝到了教学的快乐。下面,通过《“定义法”求圆锥曲线的轨迹方程》一课,我谈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实施“友善用脑”。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做人。"这句话深深体现了大教育家对学生的爱和人文关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我们不仅要爱学生,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因为课堂是所有学生的,不只是一部分优生或"精英"的,每个学生都应该学有所成。因此,笔者认为,要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学习,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才是教育的真谛。一、了解"学困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1.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友善用脑"是学习科学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中具体运用的一个主要流派,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应用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她一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克里斯蒂·沃德女士研究健脑操,并将其引入"友善用脑"教学理念,带入"友善用脑"课堂教学。健脑操由教育肌动学创始人保罗·丹尼逊(Paul Dennison Ph.D.)博士创立开发,它通过运动重塑和健脑操活动,让学习者得以接通脑中本来无法接通的部分,从而改变学习和行为。"友善  相似文献   

1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振兴的大事,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海淀区引进“友善用脑”的课题是因为“友善用脑”既能带给孩子自信,培养孩子团队合作、互相沟通的能力,让孩子轻松地学习,也能让教师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快乐。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希望能够不断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吴月才 《辅导员》2010,(18):56-56
“友善用脑理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条件适合,学生就能够轻松快捷地学习。人的学习潜能是无限的,人类的大脑天生就可以在令人愉快的条件下高速运转。疲惫不堪、暴躁任性、注意力不集中、消极以及其他不良的行为都是由于大脑的不健康状态引起的。“友善用脑”可帮助改变这种状态,营造有益于大脑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方启兴 《考试周刊》2008,(18):65-6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  相似文献   

1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振兴的大事,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海淀区引进“友善用脑”的课题是因为“友善用脑”既能带给孩子自信,培养孩子团队合作、互相沟通的能力,让孩子轻松地学习,也能让教师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快乐。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希望能够不断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  相似文献   

2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振兴的大事,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海淀区引进“友善用脑”的课题是因为“友善用脑”既能带给孩子自信,培养孩子团队合作、互相沟通的能力,让孩子轻松地学习,也能让教师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快乐。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希望能够不断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